陈小波
目的 分析研究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以62名实习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其中31名实验组实习人员在接受护理操作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护理安全教育,另外31名对照组人员则仅接受常规教育.对比分析两组学习结束后产生的效果.结果 数据统计表明,实验组成员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成员,且实验组出现不良事件的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开展护理技术操作教学的过程当中,进行必要的护理安全教育教学,能够在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理解度的同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安全护理操作观念.
作者:高雪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究在冠心病的诊断方法中,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两种心电图检查,以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各项指标作为参照组,另以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各项指标作为探究组,对比两种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 探究组的阳性发现人数比率、阴性发现人数比率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探究组的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房室阻滞、阵发性室上速发现比率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推荐动态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进行充分应用.
作者:朱丹琼 刊期: 2018年第25期
脑卒中患者常伴有上肢功能障碍,上肢可以根据需要,能准确、灵敏、快速地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一旦丧失功能,不仅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丧失劳动力,而且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目前,脑卒中后的上肢功能恢复训练除了传统的康复训练以外,逐步引进上肢机器人康复训练系统,帮助患者更好的提高上肢功能,上肢机器人可用于辅助脑卒中后上肢功能的恢复训练.本文拟对上肢机器人的种类、作用机制和优势,国内外上肢机器人介入的时间、脑卒中患者的恢复情况及训练费用进行阐述.
作者:朱朝叠;董娅南;郑发宇;乔娜;陈颖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200例,随机将20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模式下的ACT评分、CAT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CT评分与CAT评分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为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给予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韩冰冰;韩敏;李广森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剖宫产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256例产妇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128例,行剖宫产术后放置吉妮环)和对照组(128例,行剖宫产术后放置普通T型节育环),对比两组意外妊娠率.结果 实验组产妇产后3个月(0%)、6个月(0.8%)、12个月(2.3%)意外妊娠率均低于对照组5.5%、9.4%、13.3%.结论 剖宫产后放置吉妮环可有效减少产妇产后意外妊娠的发生,避孕效果良好.
作者:姚文蕾;王永芳;孙绮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双向思维与案例模拟复合教学法在诊断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60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60名学生采用双向思维与案例模拟复合教学法,经学科成绩、教学效果评价等内容比较,评价两组教学效果差异情况.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为(81.3±1.6)分、实践考核成绩为(93.2±2.1)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学生对诊断学课程内容、授课形式、学习兴趣、知识理解与记忆方面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双向思维与案例模拟复合教学法在诊断学课程教学中优于传统教学法,有助于医学生创新性临床思维模式的培养.
作者:魏兵;李怡然;张鹏;郝崴;王敏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究氯吡格雷抵抗对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收的60例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患者,根据是否氯吡格雷抵抗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血小板抑制率超过50%,氯吡格雷抵抗);观察组35例(血小板抑制率低于50%,非氯吡格雷抵抗),两组均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介入治疗指标与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靶病变位置、植入支架数、支架总长度等介入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肌梗死、院内不良预后1例,占2.86%,死亡0例,占0.00%,对照组心肌梗死、院内不良预后9例,占36.00%,死亡5例,占2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抵抗对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预后的影响不利,需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杨纪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究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中采用小剂量轻重比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月收入我院的进行老年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84例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患者实施小剂量轻重比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为(10.4±1.3)s,麻醉药物使用剂量为(17.7±1.8)mg;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为(5.4±0.4)s,麻醉药物使用剂量为(6.5±0.9)mg,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患者(t=23.824,36.067,P<0.05).结论 对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手术麻醉方式采取小剂量轻重比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效果优良,患者生命体征良好.
作者:张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曲美布汀+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8例FD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29例.A组给予曲美布汀+莫沙必利联合治疗,B组给予莫沙必利单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B组为72.41%,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上腹痛与恶心等症状评分均低于B组(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B组为10.34%,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FD患者行曲美布汀+莫沙必利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董群英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对比不同麻醉方法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7年1—10月为研究时间,选取69例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全身麻醉组麻醉方法采取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情况、麻醉优良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组麻醉情况、麻醉优良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与全身麻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效果优于全身麻醉,在该手术治疗中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陈莹昊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分析经椎旁肌间隙与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0例,常规组使用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情况、炎症反应、成骨代谢指标以及破骨代谢指标.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CRP、OC、CTX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疼状况,并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康复,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喻亮;邹三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自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择86例,根据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43例)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比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度仅为79.07%,而观察组则高达97.67%,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将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水平也会有明显提高.
作者:金美英;金香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研究型案例教学是案例教学改革的一种模式,是一种基于知识体验和发现学习的创新教育和学习理念的应用.《药理学》是联系医学与药学的桥梁课程,也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如何能够以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讲授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注重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是我们在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从研究型案例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实施与评估等方面探讨了将研究型案例引入到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作者:杨宏艳;都晓辉;丛欢;王玉春;林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联合胃镜行早期胃癌手术治疗的护理配合情况.方法 选择来我院就医的早期胃癌手术患者(98例、2016年11月22日—2017年11月11日),分组方法主要是根据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式(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之后分别给予基础性护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33±1.11)d、肛门排气时间为(32.58±2.28)h、并发症发生例数有2例,数据与对照组数据之间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胃镜行早期胃癌手术治疗并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获得了较佳的效果.
作者:余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究城市社区居民对高血压和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知晓情况.方法 选取新疆有色金属公司医院公共卫生科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820例社区居民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其高血压及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知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社区居民的高血压、糖尿病危险因素知晓率与性别无关(P>0.05);但与社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状态、是否患病、年龄等因素相关(P<0.05).结论 在城市社区居民的高血压、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中,要加强对老年人群、离退休人群、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人群进行强化教育,以提升其疾病认知能力,降低患病风险.
作者:王治琴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式的临床效果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2月就诊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130例,将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65例)、对照组(65例),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NIHSS量表)、运动功能(FMA评分)、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后的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P<0.01);FMA评分为(42.00±7.02)分、MBI评分为(65.20±10.0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对早期脑梗死预后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丛丹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分析孕妇产后出血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2例产后出血孕产妇按照不同治疗方案采用电脑随机分配法分为实验组(51例,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和对照组(51例,采用缩宫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1%)高于对照组(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产妇产后出血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减少孕产妇产后出血量,快速止血.
作者:于秋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的影响及对策.方法 抽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1326例住院病案首页数据按照《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进行评估,对其数据质量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结果 主要缺陷内容包括:患者信息缺陷占比23.08%,家属信息缺陷占比18.25%,手术与操作缺陷占比10.41%,出院诊断信息缺陷占比13.27%,质控信息缺陷占比13.65%.结论 造成医院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影响的主要原因是医院管理与信息系统不完善,加强病案首页数据管理、培养专业数据管理团队是提升病案信息精准度的重要条件.
作者:陈小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患者例数为100例,对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11月,100例患者均采用多旋螺旋CT以及B超进行诊断.结果 虽然CT扫描时间平均为(31.22±2.05)min,比B超(13.55±1.74)min长,但是CT的诊断准确率为95.00%,明显高于B超的82.00%,同样误诊率低于B超诊断,P<0.05.在CT诊断下,发现常见的损伤类型为肝脏损伤、肾脏损伤、脾脏损伤、肠系膜和肠管损伤以及复合型实质脏器损伤等,主要的影像学表现为肝、脾以及肾等轮廓较为模糊,并且混有高密度影,同时还伴随腹腔积血、腹膜后血肿以及包膜下积血等.结论 采用多层螺旋CT对胸腹部创伤的诊断效果较高,并且有效的观察到病灶和脏器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数据.
作者:简永劼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影响围绝经期取环困难的因素,探讨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绝经后取环98例妇女的临床资料,比较取环顺利及取环困难两组妇女年龄、置环时机、置环时间、环形宫内节育器、绝经年限、合并妇科疾病等差异.结果 98例中妇女取环顺利68例(69.39%)、取环困难30例(30.61%),取环困难组不当置环时机40.00%、环形宫内节育器66.67%、绝经年限(2.97±0.68)年、合并妇科疾病30.00%,高于取环顺利组的20.59%、39.71%、(1.12±0.46)年、14.71%(χ2=4.02、χ2=5.98、t=4.58、χ2=4.11,P<0.05),为影响围绝经期取环成功相关因素;两组年龄[(54.89±2.15)岁vs.(53.62±2.44)岁]、置环时间[(19.13±5.56)年vs.(18.02±5.97)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t=0.89,P>0.05).结论 造成围绝经期带环妇女取环手术困难有着多种因素,须根据不同的原因使用相应的措施,从而提高取环成功率.
作者:沈银峰 刊期: 2018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