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兵;李怡然;张鹏;郝崴;王敏
目的 探究氯吡格雷抵抗对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收的60例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患者,根据是否氯吡格雷抵抗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血小板抑制率超过50%,氯吡格雷抵抗);观察组35例(血小板抑制率低于50%,非氯吡格雷抵抗),两组均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介入治疗指标与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靶病变位置、植入支架数、支架总长度等介入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肌梗死、院内不良预后1例,占2.86%,死亡0例,占0.00%,对照组心肌梗死、院内不良预后9例,占36.00%,死亡5例,占2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抵抗对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预后的影响不利,需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杨纪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机械通气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0.6μg/(kg·h)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1.0μg/(kg·h)的右美托咪定,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小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低浓度右美托咪定在镇静中的血流动力变化较小,能在保证患者身体稳定条件下达到较好的镇静效果,临床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进行右美托咪定浓度选用.
作者:向志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在医学生考研热潮的背景下,培养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增强我国医学生就业质量、提高医学生考研通过率.方法 基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三届临床医学和麻醉学专业664名毕业生考研数据,通过Office 2016 Excel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结果 得出本科平时成绩和考研成绩成正相关.结论 构建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的培养方式,通过严格的教学管理、系统的考研指导、考研期过程式心理疏导、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等方法,提高医学生考研质量和通过率,为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和借鉴.
作者:祖胥;宋安琪;彭影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针对甲状腺术后患者采用等效剂量地佐辛与芬太尼镇痛对其呼吸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收集4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有关资料,按照采用地佐辛与芬太尼将患者分为两组,术后患者首次有疼痛感时分别进行0.15 mg/kg地佐辛或1.5μg/kg芬太尼静脉注入.对患者用药前后的情况进行记录并进行VAS评分及BCS评分.结果 用药后两组患者VAS、BC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在用药后10、20 min与用药前相比降低明显,芬太尼组患者比地佐辛组患者低(P<0.05),芬太尼组中有2例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患者.结论 与芬太尼相比,在甲状腺术后应用地佐辛等效剂量镇痛抑制呼吸的作用较弱.
作者:黄剑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超声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96例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另设同一时间段在我院接受体检的96例健康群体为对照组,予以所有入组者盆底超声检查,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超声诊断结果.结果 对照组膀胱颈移动度为(0.87±0.12)cm、尿道膀胱后角为(95.2±1.5)°,膀胱颈旋转角为(16.8±1.2)°,耻骨联合后下缘参考线到膀胱颈的距离为(2.68±0.42)cm,观察组膀胱颈移动度、尿道膀胱后角、膀胱颈旋转角和耻骨联合后下缘参考线到膀胱颈的距离分别为(1.59±0.18)cm、(118.5±2.7)°、(32.9±2.5)°和(3.72±0.3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超声检查即有利于区分健康人与产后压力行尿失禁患者,又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李晓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腹膜透析致腹膜感染患者的心理护理和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2例腹膜透析期间腹膜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31例作为对照组,心理护理干预31例作为试验组,评定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6.8%,对照组为77.4%,试验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腹膜透析致腹膜感染患者,加强心理护理能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医护人员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玉香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究在冠心病的诊断方法中,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两种心电图检查,以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各项指标作为参照组,另以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各项指标作为探究组,对比两种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 探究组的阳性发现人数比率、阴性发现人数比率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探究组的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房室阻滞、阵发性室上速发现比率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推荐动态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进行充分应用.
作者:朱丹琼 刊期: 2018年第25期
转变药学教学模式,促进药学教育改革,提高药物治疗水平,成为当今医院药学发展的新方向和药学学科研究的新领域.问题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目前医学界对实习生教学研究中的热门方法,已成为国际医学教育改革的热点和趋势.通过将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法应用于药学教学实践,不仅体现了教学工作的改革创新,而且推动着我国药学基础教育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该篇阐述了PBL结合CBL教学法的概念、优势、具体实施过程、需解决的问题和重要意义.
作者:郑文灿;黄梅芬;法艳梅;吴琼莲;朱秀芬;何惠群;张烨;钱垚鑫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双向思维与案例模拟复合教学法在诊断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60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60名学生采用双向思维与案例模拟复合教学法,经学科成绩、教学效果评价等内容比较,评价两组教学效果差异情况.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为(81.3±1.6)分、实践考核成绩为(93.2±2.1)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学生对诊断学课程内容、授课形式、学习兴趣、知识理解与记忆方面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双向思维与案例模拟复合教学法在诊断学课程教学中优于传统教学法,有助于医学生创新性临床思维模式的培养.
作者:魏兵;李怡然;张鹏;郝崴;王敏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究分析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行TURP同期辅以电切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择取2009年1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患者87例,作为治疗组,行TURP同期行电切镜下钬激光碎石术.选择我院同期单纯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共1372例作为对照组,行TURP治疗.选择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TURS为术中指标,术后出血、感染为并发症指标,IPSS降低值为疗效指标,比较两组术中指标、术后并发症、疗效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比较,手术中指标、并发症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效果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患者行TURP同期行电切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不增加手术风险,效果好,可作为该类患者的治疗首选.
作者:陶绪来;张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前期患者并发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以及胰岛素抵抗程度与甲状腺结节TI-RADS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糖尿病前期患者115例,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甲状腺结节组(TN)和非甲状腺结节组(Non-TN),对甲状腺结节组进行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级,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测定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及促甲状腺激素(TSH),计算腰/臀(WHC)、体质量指数(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甲状腺结节组与非甲状腺结节组患者的BMI、WHR、HOMA-IR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与甲状腺结节TI-RADS分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抵抗和与甲状腺结节的发病是明显相关的,随着胰岛素抵抗程度的增加,甲状腺结节的TI-RADS分级也随之增高,恶性结节的可能性也越大.
作者:徐明艳;冯琨;杨玉芝;梅艳;张秀坤;齐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泪道激光成形术后再通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患者的护理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门诊2017年1—7月收治的50例泪道阻塞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泪道激光成形术后再通管植入治疗术后冲洗一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系统护理,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均成功随访,无失访病例,观察组随访总有效率96.0%(24/25)较对照组的68.0%(17/25)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出现少数局部肿痛肿胀、出血等轻微并发症,但两组并发症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泪道激光成形术后再通管植入治疗的泪道阻塞患者给予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伍婵芝;金露;黄晶晶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对比不同麻醉方法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7年1—10月为研究时间,选取69例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全身麻醉组麻醉方法采取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情况、麻醉优良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组麻醉情况、麻醉优良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与全身麻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效果优于全身麻醉,在该手术治疗中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陈莹昊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防己黄芪汤结合非布司他治疗脾虚湿阻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脾虚湿阻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非布司他片,40 mg/次,每天1次,口服.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防己黄芪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血尿酸、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非布司他治疗的基础上,防己黄芪汤能有效缓解脾虚湿阻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改善中医证候,同时降低血尿酸及炎症指标的水平,疗效确切.
作者:杨晓凌;刘欢;陈亮;高维琴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妇科门诊宫颈癌高危人群实施阴道镜检查与宫颈细胞学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本科室2014年1月—2017年1月妇科门诊90例宫颈癌高危人群,均进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细胞学检查,分析总结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细胞学检查的诊断效果及差异性.结果 实施细胞学检查敏感性为83.3%,明显高于阴道镜检查50.0%(P<0.05),实施细胞学检查特异性为87.5%,明显低于阴道镜检查97.2%(P<0.05).结论 妇科门诊宫颈癌高危人群实施阴道镜及宫颈细胞学检查各具优势,可将两者联合能够提升诊断效果.
作者:冯胜利;张秀丽;陶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的影响及对策.方法 抽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1326例住院病案首页数据按照《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进行评估,对其数据质量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结果 主要缺陷内容包括:患者信息缺陷占比23.08%,家属信息缺陷占比18.25%,手术与操作缺陷占比10.41%,出院诊断信息缺陷占比13.27%,质控信息缺陷占比13.65%.结论 造成医院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影响的主要原因是医院管理与信息系统不完善,加强病案首页数据管理、培养专业数据管理团队是提升病案信息精准度的重要条件.
作者:陈小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医学检验专业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对其质量要求进一步上升是时代的要求.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医学检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以说医疗检验准确性是保证医疗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相关部门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这就导致理论和实践脱节,进而使得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岗位的需求,这将直接对医学检验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影响,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这对于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和完善都有着极大的意义.文章就当下的医学检验专业实践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定的问题,分析相应的解决方式.
作者:简洁雯;刘慧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分析改良双环法在乳房下垂整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搜集的53例乳房下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乳房下垂患者均应用改良双环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乳房下垂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总满意率.结果 53例乳房下垂患者中良好率占98.11%(52/53)、效果一般率占1.89%(1/53,出现乳晕切口感染);总满意率为94.34%(50/53),不满意率为5.67%(3/53).结论 改良双环法在乳房下垂整形中的应用价值比较高.
作者:朱京成;綦孝堃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重型脑外伤患者行开颅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诊断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30例本院自2016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重型脑外伤行开颅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患者,分析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原因,同时实施针对性治疗措施,分析诊断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患者在初诊时与诊疗时,有以下特点:用手触摸膨出脑组织较软或较硬,且术中出现低血压;经CT检查硬膜下出现血肿;广泛脑组织水肿.通过实施去骨瓣、颞肌甚至颞叶脑组织减压治疗,死亡率为43.3%.结论 重型脑外伤患者在行开颅手术时,易出现急性脑膨出症状,给予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提高预后效果.
作者:吕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曲美布汀+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8例FD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29例.A组给予曲美布汀+莫沙必利联合治疗,B组给予莫沙必利单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B组为72.41%,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上腹痛与恶心等症状评分均低于B组(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B组为10.34%,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FD患者行曲美布汀+莫沙必利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董群英 刊期: 2018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