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简洁雯;刘慧

关键词:医学检验, 实践教学, 综合型人才, 教学体系, 医学教学
摘要:医学检验专业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对其质量要求进一步上升是时代的要求.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医学检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以说医疗检验准确性是保证医疗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相关部门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这就导致理论和实践脱节,进而使得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岗位的需求,这将直接对医学检验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影响,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这对于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和完善都有着极大的意义.文章就当下的医学检验专业实践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定的问题,分析相应的解决方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评价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患者例数为100例,对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11月,100例患者均采用多旋螺旋CT以及B超进行诊断.结果 虽然CT扫描时间平均为(31.22±2.05)min,比B超(13.55±1.74)min长,但是CT的诊断准确率为95.00%,明显高于B超的82.00%,同样误诊率低于B超诊断,P<0.05.在CT诊断下,发现常见的损伤类型为肝脏损伤、肾脏损伤、脾脏损伤、肠系膜和肠管损伤以及复合型实质脏器损伤等,主要的影像学表现为肝、脾以及肾等轮廓较为模糊,并且混有高密度影,同时还伴随腹腔积血、腹膜后血肿以及包膜下积血等.结论 采用多层螺旋CT对胸腹部创伤的诊断效果较高,并且有效的观察到病灶和脏器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数据.

    作者:简永劼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泪道激光术联合通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患者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泪道激光成形术后再通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患者的护理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门诊2017年1—7月收治的50例泪道阻塞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泪道激光成形术后再通管植入治疗术后冲洗一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系统护理,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均成功随访,无失访病例,观察组随访总有效率96.0%(24/25)较对照组的68.0%(17/25)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出现少数局部肿痛肿胀、出血等轻微并发症,但两组并发症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泪道激光成形术后再通管植入治疗的泪道阻塞患者给予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伍婵芝;金露;黄晶晶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来我院就医的脑出血患者(110例、2016年11月22日—2017年11月11日),分组方法主要是根据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基础性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3.54±2.22)天、住院费用为(8888.87±100.54)元、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评分为(88.69±7.78)分、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1.69±6.87)分,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干预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丽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脑出血患者术后鼻饲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分析脑出血患者术后鼻饲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神经科2016年2月—2018年1月脑出血术后由于鼻饲出现并发症的患者53例,根据随机数字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26例,实验组患者2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实验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鼻饲并发症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是96.30%;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是76.92%;P<0.05.结论 在对脑出血术后由于鼻饲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护理时,找出其引发的诱因,根据诱因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杨洁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经椎旁肌间隙与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后效果

    目的 探讨分析经椎旁肌间隙与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0例,常规组使用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情况、炎症反应、成骨代谢指标以及破骨代谢指标.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CRP、OC、CTX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疼状况,并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康复,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喻亮;邹三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开展临床营养学教育的必要性

    目的 通过对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学员进行调查,了解规培医师的营养知识状况,阐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设置临床营养学课程,加强临床营养学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营养学课程设置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问卷采用自填调查表方式.结果 大部分学员在规范化培训中未接受营养相关教育,营养知识缺乏.结论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临床医师提高诊断和治疗能力的必要阶段,也是临床医学人才成长的特有阶段.建议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实际工作对规培学员开展临床营养教育,对于提高卫生人才水平,提高医疗工作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逊;龚沺沺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6例阴道异物患儿的护理

    目的 观察幼女阴道异物取出效果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对2017年1—12月在我院行阴道异物取出术的6例阴道异物患儿,实施入院、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出院健康指导、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 6例患儿术中发现阴道异物,成功取出.患儿术后无并发症,住院5~7天康复出院.结论 心理护理可降低阴道异物患儿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了患儿治疗依从性.个性化专科护理能提高临床疗效,对患儿治疗起到重要作用,可促进患儿快速康复.

    作者:景琴;张春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我院100例哮喘患儿,将上述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加用孟鲁司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50例,临床控制13例,显效23例,有效12例,治疗有效率为96.0%,优于对照组的78.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第1秒用力呼气量(2.7±0.2)L、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62.5±7.2)%,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蒋超锋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孕妇产后出血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2例产后出血孕产妇按照不同治疗方案采用电脑随机分配法分为实验组(51例,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和对照组(51例,采用缩宫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1%)高于对照组(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产妇产后出血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减少孕产妇产后出血量,快速止血.

    作者:于秋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氯吡格雷抵抗对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究氯吡格雷抵抗对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收的60例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患者,根据是否氯吡格雷抵抗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血小板抑制率超过50%,氯吡格雷抵抗);观察组35例(血小板抑制率低于50%,非氯吡格雷抵抗),两组均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介入治疗指标与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靶病变位置、植入支架数、支架总长度等介入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肌梗死、院内不良预后1例,占2.86%,死亡0例,占0.00%,对照组心肌梗死、院内不良预后9例,占36.00%,死亡5例,占2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抵抗对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预后的影响不利,需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杨纪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在子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子宫颈疾病筛查中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临床意义.方法 我院2015年4月—2018年6月联合液基细胞学(TCT)与HR-HPV检测者414例,其中384例细胞学正常但HR-HPV检测阳性或细胞学正常、HR-HPV检测阴性但高度怀疑病变患者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TCT联合HR-HPV检测的414例患者中,TCT正常或炎症、ASC-H和ASC-US、LSIL、HSIL的HR-HPV阳性率分别为22.4%、47.2%、71.8%、88.9%,随着细胞学诊断级别的升高,HR-HPV阳性率显著上升(P<0.05).结合病理诊断的384例患者中,正常或炎症、CIN1、CIN2、CIN3、SCC、湿疣的HPV-DNA阳性率分别为21.3%、83.3%、86.1%、87.5%、91.7%、72.5%,与正常或炎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细胞学形态异型病变级别的升高,HR-HPV阳性率逐渐上升,其与宫颈病变的演进密切相关,用于子宫颈癌筛查对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海霞;司百会;吴建龙;杜薇;尹国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腓骨近端截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研究

    目的 探讨对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行腓骨近端截骨、关节镜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入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所接收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共8例,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清理联合腓骨近端截骨手术治疗,对患者手术前以及手术后的VAS评分、HSS评分等指标进行评定.结果 8例患者切口愈合完全,只有1例患者手术后出现了足背麻木感,踝关节功能正常.手术后对患者随访1年,7例患者较手术前有一定改善,1例没有改善.结论 通过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行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临床操作方法简单,对患者的创伤性小,有效对膝关节功能进行改善.

    作者:杨卫保;段毅;朱乐全;吴相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丁苯酞软胶囊结合依达拉奉用于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丁苯酞软胶囊结合依达拉奉用于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6月,于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选取500例,以治疗方式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联合应用依达拉奉与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9.2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I评分有所提高,NIHSS评分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结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

    作者:顾法欣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奥拉西坦注射液在老年痴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2月—2017年9月本科接诊的老年痴呆患者74例,利用数字抽签法分成A、B两组(n=37).对所有患者都施以常规治疗,A组同时加用奥拉西坦注射液.分析两组临床病症的缓解情况,比较MMSE评分等指标.结果 A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为(21.58±2.73)分、ADL评分为(59.05±4.52)分,明显优于B组的(16.24±1.91)分、(48.76±3.92)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对老年痴呆患者施以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认知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于红岩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

    目的 探讨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200例,随机将20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模式下的ACT评分、CAT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CT评分与CAT评分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为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给予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韩冰冰;韩敏;李广森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Mini-CEX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Mini-CEX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7年1—12月进入黑龙江省医院内分泌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Mini-CEX教学方法.在入科及出科时分别用Mini-CEX量表对学员进行评分.结果 学员出科测评分数均有所上升,实验组Mini-CEX各项考核分数提高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ni-CEX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改善教学质量.

    作者:杨筱瑶;王亦薇;冷卓雪;金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颅脑CT运用于脑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价

    目的 评价颅脑CT运用于脑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6月我科室收治的100例脑出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过颅脑CT检查,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颅脑CT影像结果,对比不同出血部位死亡率、不同出血量死亡率、不同时期CT表现.结果 不同出血部位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30 ml与出血量≤10 ml及出血量10~30 ml死亡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10 ml与出血量10~30 ml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患者入院一周与入院两周后颅脑CT检查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颅脑CT运用于脑出血诊断过程,不仅可以对出血情况作出准确诊断,还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向倩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两种类型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骨水泥型和生物型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7年4月收治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共11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6例)和B组(56例),分别采用骨水泥型和生物型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水平、Harris评分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手术用时和术中失血量均少于A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骨水泥型和生物型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接近,但生物型股骨头置换术应用有助于降低操作难度和手术创伤,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小林;李伟;张孝鹤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盆底超声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96例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另设同一时间段在我院接受体检的96例健康群体为对照组,予以所有入组者盆底超声检查,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超声诊断结果.结果 对照组膀胱颈移动度为(0.87±0.12)cm、尿道膀胱后角为(95.2±1.5)°,膀胱颈旋转角为(16.8±1.2)°,耻骨联合后下缘参考线到膀胱颈的距离为(2.68±0.42)cm,观察组膀胱颈移动度、尿道膀胱后角、膀胱颈旋转角和耻骨联合后下缘参考线到膀胱颈的距离分别为(1.59±0.18)cm、(118.5±2.7)°、(32.9±2.5)°和(3.72±0.3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超声检查即有利于区分健康人与产后压力行尿失禁患者,又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李晓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重型脑外伤行开颅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分析重型脑外伤患者行开颅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诊断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30例本院自2016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重型脑外伤行开颅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患者,分析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原因,同时实施针对性治疗措施,分析诊断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患者在初诊时与诊疗时,有以下特点:用手触摸膨出脑组织较软或较硬,且术中出现低血压;经CT检查硬膜下出现血肿;广泛脑组织水肿.通过实施去骨瓣、颞肌甚至颞叶脑组织减压治疗,死亡率为43.3%.结论 重型脑外伤患者在行开颅手术时,易出现急性脑膨出症状,给予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提高预后效果.

    作者:吕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