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外科护理中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

陈莉;代春英

关键词:骨外科, 护理, 人性化管理, 重要性, 方法,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研究人性化管理用于骨外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骨外科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150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人性化护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为(7.01±1.14)分,对照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为(10.89±2.30)分,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4.19±6.68)分,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74.58±6.42)分,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外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能够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在晚期肺腺癌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在晚期肺腺癌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予以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VAS、QO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VAS评分均有所下降,QOL评分均有所提高,但实验组患者SAS、SDS、VAS评分低于常规组,QOL评分高于常规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常规组(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4).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达95.00%,高于常规组(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2).结论 在晚期肺腺癌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同时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保证良好的治疗心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菲;徐然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意义及其与病情关系

    目的 检测对比类风湿关节炎(RA)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液中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的水平,系统评价能用于RA准确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的相关血清学指标.方法 将患者按标准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液中抗CCP抗体和RF的水平,对两者在两组患者中阳性检出率差异性进行比较,并分析两者联合检测的特点.比较分析抗CCP抗体浓度与RA患者DAS 28评估得分的关系,分析抗CCP抗体浓度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结果 RA患者中抗CCP抗体阳性率高于非RA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20,P=0.000<0.050).RA患者中RF阳性率高于非RA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87,P=0.000<0.050).单独检测抗CCP抗体的灵敏度为69.47%,特异度为88.61%;RF的灵敏度为77.10%,特异度为47.46%;两者串联检测的灵敏度为58.02%,特异度为90.51%;并联检测时灵敏度为84.73%,特异度为46.20%.准确诊断RA时并联实验应用价值较高.抗CCP抗体的浓度与RA患者的DAS 28评估分值两者呈正相关(R=0.907).结论 对于RA的诊断抗CCP抗体和RF并联实验是一种很好的检测方法.抗CCP抗体浓度与患者DAS 28评估得分高度相关,可用于临床疾病进展判断和用药指导.

    作者:常会忠;张立群;孙秀明;孙晶;彭庆兵;张加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并绞痛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在输尿管结石并绞痛患者中应用输尿管镜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收治的60例输尿管结石并绞痛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应用输尿管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碎石成功率、疼痛缓解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且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输尿管结石并绞痛患者中应用输尿管镜治疗,有效提高碎石率,缓解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殷中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超声联合法拔除低位阻生智齿中循证护理价值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超声骨刀联合高速涡轮机拔除低位阻生智齿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100例符合条件的低位阻生智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采取的手术方式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张口受限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超声骨刀联合高速涡轮机拔除低位阻生智齿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得到良好的效果,可以减少术后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张口受限程度.

    作者:杜青;刘刚;冉浩;李长顺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CY及NT-Pro BNP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CY与NT-Pro BNP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血清指标检测,对血清HCY、NT-Pro BNP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各指标水平.结果 实验组血清HCY、NT-Pro BNP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CY与NT-Pro BNP水平高于健康人员,且与高血压病症严重程度呈现出正相关,两种指标联合检测是原发性高血压病症发展评估指标.

    作者:王琼;唐伟;王云龙;陈继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患者给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效果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踝关节恢复,安全性高.

    作者:郭广军;史彩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远程实时心电监测在心电图危急值处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远程实时心电监测在心电图危急值处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于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远程实时心电监测进行诊断,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心电图危急值检出率及危急值处理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心电图危急值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危急值处理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远程实时心电监测较常规心电图发现心电图危急值阳性率高;对恶性心律失常等心电图危急值处理并无延迟,重复性好,更有利于心电图危急值患者病情的及时治疗、评估及实时掌控.

    作者:黄涛;丁建平;向明钧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在老年眼部整形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在老年眼部整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2例老年眼部整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61例,应用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和对照组(61例,应用传统下睑皮肤入路去除眼袋手术).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老年眼部整形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总满意率.结果 实验组老年眼部整形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老年眼部整形患者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在老年眼部整形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朱京成;綦孝堃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乳腺癌住院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乳腺癌住院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202例三级甲医院患者住院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事件冲击量表(IES-R)、自我效能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其实施问卷调查.结果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乳腺癌结果的应激障碍总分为(28.64±15.33)分,其中重度、中度及轻度症状各占比2.00%、25.70% 及57.40%,其临床症状阳性的检出率为26.70%;其文化程度、年龄、计划生育情况、临床分期及化疗反应程度为对乳腺癌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评分差异的影响因素;乳腺癌患者创伤后的应激障碍症状及一般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等呈现负相关性.结论 乳腺癌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为轻、中度,其出现癌症晚期、生育计划及化疗反应较重的患者创伤应激的发生概率显著提高,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支持度较低的患者,其应激症状障碍较重.

    作者:李玉香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肝血管瘤三维适形放疗1例报告

    肝血管瘤是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其发病率较高,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肝血管瘤治疗方法众多,包括肝切除术、血管瘤剥除术、肝动脉结扎术、肝移植、射频消融、硬化剂注射和放射治疗等.外科手术是彻底、直接的治疗措施,但是风险相对较高.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血管瘤,可考虑非手术疗法,如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主要用于恶性肿瘤,少数良性肿瘤也是放射治疗的较好适应症,如肝血管瘤.本文报道1例肝血管瘤经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的案例.肝血管瘤的放射治疗风险小、不良反应轻,疗效确切.

    作者:胡林;陈顺;肖骁;罗利琼;张小丽;马玉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足月再次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将其分为阴道分娩组(37例)与剖宫产组(49例);另选取同时期我院阴道分娩无瘢痕子宫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临床观察指标,阴道分娩组与对照组临床观察指标.结果 剖宫产组孕妇与阴道分娩组产褥病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孕妇出血量低于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与对照组产褥病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出血量、产程时间、阴道分娩成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孕妇再妊娠可选择阴道分娩,在监测产程、把握适应证的情况下,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罗彩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对全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研究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应用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麻醉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9月—2017年9月纳入的68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行托咪酯麻醉,实验组行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参照组和实验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T2时刻的MAP、HR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T2时,实验组患者MAP指标为(130.21±2.32)mmHg,HR为(75.32±3.33)次/min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对比参照组的(120.21±3.36)mmHg、(72.32±4.21)次/min、20.5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麻醉应用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展现更优异的作用,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改善患者各项指标,提升麻醉效果.

    作者:邓长流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TSP教学模式在停留T管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普外科运用TSP教学模式对护理本科生进行停留T管护理教学教学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在我科实习的护生的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将2015年9月—2016年7月在我科实习的40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7月在我科实习的40名实习护生作为干预组,给予TSP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考核,对比较结果展开研究,分析TSP教学模式在停留T管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结果 干预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操作考核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在停留T管护理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满意.

    作者:许红红;陈凤玲;甘媚珍;陈丽若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检测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能对诊治的作用

    目的 分析血脂、血糖和肝功能检测在脂肪肝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日—8月31日我院收治的脂肪肝患者42例作为研究组,给予积极治疗;再选取同期4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血脂、血糖及肝功能及脂肪肝患者治疗前后的指标.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的血脂、血糖水平及肝功能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血糖及肝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可为脂肪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恩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子宫输卵管造影与腹腔镜输卵管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症

    目的 评价子宫输卵管造影(HSG)与腹腔镜输卵管检查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46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均给予子宫输卵管造影与腹腔镜输卵管检查,观察比较检查结果.结果(1)腹腔镜检查,57条输卵管通畅,18条输卵管通但不畅,17条输卵管阻塞.输卵管造影,54条输卵管通畅,19条输卵管通但不畅,19条输卵管阻塞.(2)输卵管梗阻部位分析,腹腔镜检查显示12例伞端,1例壶腹部,2例间质部,2例峡部,输卵管造影显示13例伞端,1例壶腹部,3例间质部,2例峡部.结论 HSG 与腹腔镜输卵管检查均是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渝军;王霞;陶承颜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次全切术后低血压的探讨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术后低血压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后进行血压观察与监测,根据是否为低血压分为观察组(低血压,n=32)与对照组(非低血压,n=28),回顾性分析两组资料,并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指标上,两组患者的钠、氯、钾、尿素氮、血肌酐、钙、磷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iPTH与AngⅡ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后低血压比较常见,相比未发生低血压的患者而言,两组一般资料及常见的实验室指标无差异,但低血压者iPTH与AngⅡ水平更低.

    作者:李方圆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

    目的 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的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低流量吸氧,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结果 两组治疗前肺功能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 d后,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石宏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84例老年食管贲门癌的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人食管贲门癌的手术方案选择,术后并发症的因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手术情况进行分析,男60例,女24例,其中食管癌中上胸段3例,中下段23例,贲门癌58例.结果 本组84例患者中,治愈83例,3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其中2例治愈,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心肺功能衰竭.结论 年龄大不是手术禁忌,术前常规检查排除远处转移和明显手术禁忌证后,均可行手术治疗.

    作者:闵庭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低钠血症诊治的相关研究进展分析

    低钠血症是临床常见病,属于电解质紊乱,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乏力、头昏,由于症状无特异性,早期极易被患者及医务人员忽视,引起误诊或漏诊,往往病情加重出现神志改变后才引起关注,使治疗的难度增加、不良愈后比率上升;同时,引起低钠血症的原因较多,目前临床对于低钠血症的病因诊断准确性仍旧不能确定,而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关系到了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患者预后,因此如何确诊低钠血症是当前临床高度关注的内容;此外,低钠血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限水、补钠、使用减少钠排出的药物、停用导致低钠的可疑药物、治疗原发病等.文章主要针对低钠血症的诊断与治疗展开了论述.

    作者:伍军伟;凌俊宏;谭欣;李彬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微视频教学模式在麻醉实验课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微视频教学模式在麻醉实验课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名实习生,所有学生的收取时间(2017年1月2日—2018年1月3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50名学生)、对照组(50名学生),分别实施微视频教学模式以及常规教学模式进行麻醉学实验课教学,将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评分(8.31±1.51)分、教学满意度评分(8.91±1.01)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的麻醉测试分数为(18.21±0.25)分,高于对照组学生麻醉测试分数(15.23±0.4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麻醉教学实验课中实施微视频教学模式后,取得显著效果,能提高课堂积极性评分、教学满意度评分、麻醉测试分数,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曹嵩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