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青;刘刚;冉浩;李长顺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流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9日—3月29日本科收治的流感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一般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每组各28例.将两组流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流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4.29%)、护理满意度(100.00%)以及住院时间(14.77±4.56)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流感患者中效果显著且应用价值高.
作者:付学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究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开腹手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经开腹手术治疗手术时间为(145.2±43.6)min,术中出血量为(159.0±32.6)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96%,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手术时间短,但常伴有并发症等不良反应发生,术中出血量需经过严格控制,术后经规范预后方可恢复良好.
作者:王建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现代医学教育不仅要包括技术技能,还要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ACGME和ABMS制定的六项核心能力中,职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能力而被列入.文章阐述了我国古代、现代以及国外医师职业精神的内涵.探讨了在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形势下,培养医师职业精神的重要意义.住院医师职业精神的培养是一项持续性的系统工程,一项伟大的实践.职业精神的培养应从加强人文课程建设;树立医院文化;从实践中学习,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使其融入到医师自己的价值体系中,成为价值观的一部分.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具体途径进行实际性操作能够培养出更高素养的医学人才.希望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作者:薛东波;王强;马骉;孟宪志;孙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在晚期肺腺癌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予以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VAS、QO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VAS评分均有所下降,QOL评分均有所提高,但实验组患者SAS、SDS、VAS评分低于常规组,QOL评分高于常规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常规组(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4).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达95.00%,高于常规组(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2).结论 在晚期肺腺癌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同时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保证良好的治疗心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菲;徐然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及其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抽取冠心病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优质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模式处理,而优质护理组则采取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服务进行干预.比较分析两组血压、心率、心功能,以及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优质护理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LVESD、LVED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优质护理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冠心病围手术期中可以改善血压、心率、心功能及心理状态.
作者:占秀娟;李晓琴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分析在肝硬化背景下对肝内微小结节采用超声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肝硬化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证实,同时采用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并将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准确率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共68例肝硬化患者,共有72个肝内微小结节,其中肝细胞癌共有31个,良性病灶共有41个;共41个良性病灶中,有37个肝硬化再生结节,1个陈旧性血吸虫结节,1个炎性假瘤,2个血管瘤.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5.59%(65/68),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100.00%)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硬化患者肝内微小结节临床诊断中,实施超声造影检查诊断技术,具有十分显著的诊断效果.
作者:鲍昌初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抽取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子宫肌瘤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与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150例子宫肌瘤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146例,确诊率97.33%,误诊2例,漏诊2例,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具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并能提示子宫肌瘤恶性病变,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善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结节应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并发症情况及预防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38例经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38例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38例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为39.47%(15/38),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颈部疼痛、术后放射性耳根痛、术后放射性牙痛、出血等;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治疗总有效率100.00%(15/15).结论 甲状腺结节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后容易出现各类并发症,应加强患者的安全管理,预防并发症发生.
作者:刘娴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补肾法治疗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益气活血补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及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E/Ea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A和Ea/Aa显著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SBP水平、DBP水平、E/Ea相对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A、Ea/Aa水平相对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治疗中,益气活血补肾降压法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作者:屈长宏;蒋红心;王小斌;徐斌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人性化管理用于骨外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骨外科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150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人性化护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为(7.01±1.14)分,对照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为(10.89±2.30)分,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4.19±6.68)分,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74.58±6.42)分,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外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能够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莉;代春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教育越来越看重.健康教育是一项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人们从中可以获取到健康的行为以及生活方式,以此降低影响健康的因素.为了解我市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构成状况.我们对全市健康教育专业人员进行了一次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我市健康教育人员数量偏少,业务素质偏低,是影响工作的重要因素,为改善我市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建议:(1)合理调配专业技术力量,及时充实健康教育队伍;(2)实施多渠道学习、培训计划,提高健康教育人员业务水平;(3)建立考核监管机制,保障健康教育队伍整体素质稳定.
作者:唐心敏 刊期: 2018年第26期
腹腔镜下胃肠癌手术在我国临床的应用率较高,与本类手术相关的研究多见,手术效果影响因素较多,其中扶镜经验是重要因素之一,其关系到手术的顺利程度及手术效果,因此对于腹腔镜胃肠癌手术扶镜经验的总结要求较高.其中对手术设备、手术流程及手术技巧的掌握是重要前提,而扶镜经验的积累来源于工作过程中,对其进行总结有助于扶镜工作的顺利开展,以为腹腔镜胃肠癌手术的效果提升奠定基础,达到改善胃肠癌手术患者预后的目的.
作者:张洪强;曲兴龙;柴宇啸;韩毓;张怡;王炳;屈国伦;王洪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抑郁相关失眠的应用与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1月收治的抑郁相关失眠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措施,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观察组采用针灸+药物,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96.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低,且两组患者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针灸治疗抑郁相关失眠症,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并降低患者的抑郁心理,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丁望良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超声骨刀联合高速涡轮机拔除低位阻生智齿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100例符合条件的低位阻生智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采取的手术方式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张口受限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超声骨刀联合高速涡轮机拔除低位阻生智齿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得到良好的效果,可以减少术后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张口受限程度.
作者:杜青;刘刚;冉浩;李长顺 刊期: 2018年第26期
麻醉学专业研究生生源多样化,致使研究生培养的水平参差不齐.目前,大多数医院把重点集中在研究生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不注重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致使大多数研究生在毕业后不具有独立开展临床实验研究的能力.因此,如何制定专业型麻醉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既培养了其临床工作能力,又锻炼其科研能力,使其适应当前社会对麻醉学人才的需要,这一直是麻醉学研究生教育领域里的难点.通过预先设立亚麻醉专科的课题方向,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不仅能提高临床操作技能,还能开阔科研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成为从事临床麻醉的高水平人才.在此基础上就预设麻醉亚专业课题方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方法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晶;丁文刚;杨鑫;孙迎新;李文志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手术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与实验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总结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感染症状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疼痛度优于常规组,实验组II级、IV级疼痛患者数量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93.02%)高于常规组(7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总共有1例患者出现1次术后感染;常规组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总共有10例患者出现过术后感染,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过2次.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手术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效益,改善患者预后效果以及生存质量.
作者:高淑芹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继续医学教育是一种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终生教育.对于从事卫生技术工作的人员有着其必要性.网络教育凭借其本身的资源丰富,灵活开放,在线互动,实时更新等优势对于继续医学教育有着十分有利的促进创新发展的作用.但是网络教育也有着比较明显的缺点和局限性,平台功能不成熟,高质量课程少,监管评价体系不完善,实践机会少等.基于网络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的特点,希望通过网上平台功能,增加高质量课程数量,设计监管评价反馈体系,实现线上线下合作等方式使网络教育更好的服务继续医学教育.通过信息化、网络化使继续医学教育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薛金龙;王军;高菲;张坤;卢永平;蒋卫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神经介入技术对于治疗脑血管疾病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培训更多合格的神经介入医师十分重要.目前培训神经介入医师的工作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重技术培养,轻人文教育的特点,对于神经介入的工作的发展较为不利.本文通过分析神经介入医师对于治疗脑血管工作中特殊情况,明晰人文教育对于神经介入医师培养的重要意义.将神经介入医师日常工作分解为门诊接诊、术前交代病情、术中决策和操作、术后监护、出院随访等部分,具体研究每一个部分中人文教育的方法和意义.通过加强神经介入培训中的人文教育,对于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手术成功率及防治过度医疗现象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向宇;伍思婷;张增强;林佳才;李剑勇;崔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微视频教学模式在麻醉实验课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名实习生,所有学生的收取时间(2017年1月2日—2018年1月3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50名学生)、对照组(50名学生),分别实施微视频教学模式以及常规教学模式进行麻醉学实验课教学,将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评分(8.31±1.51)分、教学满意度评分(8.91±1.01)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的麻醉测试分数为(18.21±0.25)分,高于对照组学生麻醉测试分数(15.23±0.4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麻醉教学实验课中实施微视频教学模式后,取得显著效果,能提高课堂积极性评分、教学满意度评分、麻醉测试分数,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曹嵩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行活血化瘀药辅助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3月—2016年2月,依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研究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活血化瘀药物辅助治疗,并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急性脑出血患者经治疗的总好转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行活血化瘀药辅助治疗的疗效显著.
作者:何洪春 刊期: 201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