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分析

王建明

关键词:结直肠癌, 开腹, 手术, 疗效, 并发症,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究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开腹手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经开腹手术治疗手术时间为(145.2±43.6)min,术中出血量为(159.0±32.6)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96%,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手术时间短,但常伴有并发症等不良反应发生,术中出血量需经过严格控制,术后经规范预后方可恢复良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保守手术、根治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研究药物、保守手术、根治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 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收的输卵管妊娠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药物治疗组30例,保守手术组34例,根治手术组26例.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率、再次妊娠率、再次异位妊娠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 保守手术组输卵管通畅率为91.18%,高于药物治疗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手术组再次宫内妊娠率为88.23%,高于药物治疗组的16.67% 和根治手术组的3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的住院时间高于保守手术组和根治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手术组和根治手术组治疗费用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输卵管异位妊娠的治疗中,根治手术治疗适合在包块较大妊娠患者中应用.药物治疗无创,住院时间长,住院费用低,适合有生育需求的患者.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的通畅率高,适合有生育需求的患者.保守手术治疗效果高于药物治疗,临床治疗要根据患者要求,针对性实施.

    作者:杨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对全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研究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应用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麻醉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9月—2017年9月纳入的68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行托咪酯麻醉,实验组行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参照组和实验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T2时刻的MAP、HR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T2时,实验组患者MAP指标为(130.21±2.32)mmHg,HR为(75.32±3.33)次/min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对比参照组的(120.21±3.36)mmHg、(72.32±4.21)次/min、20.5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麻醉应用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展现更优异的作用,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改善患者各项指标,提升麻醉效果.

    作者:邓长流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开腹手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经开腹手术治疗手术时间为(145.2±43.6)min,术中出血量为(159.0±32.6)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96%,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手术时间短,但常伴有并发症等不良反应发生,术中出血量需经过严格控制,术后经规范预后方可恢复良好.

    作者:王建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氧化应激分析

    目的 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氧化应激状态进行评估,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70例LADA患者、100例2型糖尿病(T2DM)、1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标本及临床随访资料,检测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氧化应激指标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和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 LADA组的HDL-C高于T2DM组,而LDL-C和TG低于T2D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DA组的8-isoPGF2α 低于T2DM组而高于体检组,而SOD高于T2DM组但低于体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DA组8-isoPGF2α 与HbA1C、LDL-C及病程呈正相关;SOD与HbA1C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LADA患者随访半年时HbA1C和8-isoPGF2α 较住院时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DA患者具有独特的氧化应激及抗氧化机制,短期血糖控制可以改善氧化应激,但对抗氧化无显著影响.

    作者:李金金;董荣娜;郭娟娟;时建英;张秋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子宫输卵管造影与腹腔镜输卵管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症

    目的 评价子宫输卵管造影(HSG)与腹腔镜输卵管检查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46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均给予子宫输卵管造影与腹腔镜输卵管检查,观察比较检查结果.结果(1)腹腔镜检查,57条输卵管通畅,18条输卵管通但不畅,17条输卵管阻塞.输卵管造影,54条输卵管通畅,19条输卵管通但不畅,19条输卵管阻塞.(2)输卵管梗阻部位分析,腹腔镜检查显示12例伞端,1例壶腹部,2例间质部,2例峡部,输卵管造影显示13例伞端,1例壶腹部,3例间质部,2例峡部.结论 HSG 与腹腔镜输卵管检查均是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渝军;王霞;陶承颜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腹腔镜胃肠癌手术扶镜经验技巧总结

    腹腔镜下胃肠癌手术在我国临床的应用率较高,与本类手术相关的研究多见,手术效果影响因素较多,其中扶镜经验是重要因素之一,其关系到手术的顺利程度及手术效果,因此对于腹腔镜胃肠癌手术扶镜经验的总结要求较高.其中对手术设备、手术流程及手术技巧的掌握是重要前提,而扶镜经验的积累来源于工作过程中,对其进行总结有助于扶镜工作的顺利开展,以为腹腔镜胃肠癌手术的效果提升奠定基础,达到改善胃肠癌手术患者预后的目的.

    作者:张洪强;曲兴龙;柴宇啸;韩毓;张怡;王炳;屈国伦;王洪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形成性评价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意义初探

    目的 探讨形成性评价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本院消化内科进行规培的临床医学专业的住院医师共102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终结性评价考核)及试验组(形成性评价考核),每组各51人.以中期、出科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试验组出科考核及总评成绩的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形成性评价成绩与出科考试成绩呈正相关(r=0.869,P<0.01).试验组对规范化培训的总体满意程度高,学习积极性及互动性有所提高.结论 形成性评价能够增强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

    作者:刘肇修;管程齐;瞿利帅;倪润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超声联合法拔除低位阻生智齿中循证护理价值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超声骨刀联合高速涡轮机拔除低位阻生智齿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100例符合条件的低位阻生智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采取的手术方式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张口受限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超声骨刀联合高速涡轮机拔除低位阻生智齿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得到良好的效果,可以减少术后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张口受限程度.

    作者:杜青;刘刚;冉浩;李长顺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乳腺癌住院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乳腺癌住院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202例三级甲医院患者住院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事件冲击量表(IES-R)、自我效能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其实施问卷调查.结果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乳腺癌结果的应激障碍总分为(28.64±15.33)分,其中重度、中度及轻度症状各占比2.00%、25.70% 及57.40%,其临床症状阳性的检出率为26.70%;其文化程度、年龄、计划生育情况、临床分期及化疗反应程度为对乳腺癌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评分差异的影响因素;乳腺癌患者创伤后的应激障碍症状及一般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等呈现负相关性.结论 乳腺癌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为轻、中度,其出现癌症晚期、生育计划及化疗反应较重的患者创伤应激的发生概率显著提高,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支持度较低的患者,其应激症状障碍较重.

    作者:李玉香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意义及其与病情关系

    目的 检测对比类风湿关节炎(RA)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液中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的水平,系统评价能用于RA准确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的相关血清学指标.方法 将患者按标准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液中抗CCP抗体和RF的水平,对两者在两组患者中阳性检出率差异性进行比较,并分析两者联合检测的特点.比较分析抗CCP抗体浓度与RA患者DAS 28评估得分的关系,分析抗CCP抗体浓度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结果 RA患者中抗CCP抗体阳性率高于非RA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20,P=0.000<0.050).RA患者中RF阳性率高于非RA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87,P=0.000<0.050).单独检测抗CCP抗体的灵敏度为69.47%,特异度为88.61%;RF的灵敏度为77.10%,特异度为47.46%;两者串联检测的灵敏度为58.02%,特异度为90.51%;并联检测时灵敏度为84.73%,特异度为46.20%.准确诊断RA时并联实验应用价值较高.抗CCP抗体的浓度与RA患者的DAS 28评估分值两者呈正相关(R=0.907).结论 对于RA的诊断抗CCP抗体和RF并联实验是一种很好的检测方法.抗CCP抗体浓度与患者DAS 28评估得分高度相关,可用于临床疾病进展判断和用药指导.

    作者:常会忠;张立群;孙秀明;孙晶;彭庆兵;张加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

    目的 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的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低流量吸氧,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结果 两组治疗前肺功能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 d后,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石宏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针对临床医生开展显微外科技术培训的探索与实践

    以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要求为背景,结合临床外科医生繁重的工作压力为考虑,为临床外科医师开设显微外科技术的培训课程不失为提高其手术技术储备和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故文章从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外科医师业务能力等方面对显微外科技术教学培训的重要性展开论述,并从其基础理论、基本操作技术等方面对如何进行有效技术培训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思考和探讨.实践表明,从实际出发开设显微外科技术培训,不仅丰富了医生的技术储备,提升了他们的业务能力,还培养了他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磨练了他们对显微外科手术的耐心和毅力.

    作者:谈伟强;胡艳艳;张丁叮;郑彬;陈春野;赵婉意;王晓凤;张敏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护理干预在流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流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9日—3月29日本科收治的流感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一般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每组各28例.将两组流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流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4.29%)、护理满意度(100.00%)以及住院时间(14.77±4.56)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流感患者中效果显著且应用价值高.

    作者:付学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远程实时心电监测在心电图危急值处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远程实时心电监测在心电图危急值处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于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远程实时心电监测进行诊断,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心电图危急值检出率及危急值处理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心电图危急值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危急值处理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远程实时心电监测较常规心电图发现心电图危急值阳性率高;对恶性心律失常等心电图危急值处理并无延迟,重复性好,更有利于心电图危急值患者病情的及时治疗、评估及实时掌控.

    作者:黄涛;丁建平;向明钧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核磁共振成像与CT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核磁共振成像和CT检查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参考组,每组各50例患者.参考组采用CT检查,研究组采用核磁共振检查.结果 研究组急性颅脑损伤检出阳性率高于参考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损伤病症的检查诊断采取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病症阳性检出率,且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要明显优于CT检查诊断方式.

    作者:蒋兴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预设麻醉亚专业课题方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

    麻醉学专业研究生生源多样化,致使研究生培养的水平参差不齐.目前,大多数医院把重点集中在研究生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不注重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致使大多数研究生在毕业后不具有独立开展临床实验研究的能力.因此,如何制定专业型麻醉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既培养了其临床工作能力,又锻炼其科研能力,使其适应当前社会对麻醉学人才的需要,这一直是麻醉学研究生教育领域里的难点.通过预先设立亚麻醉专科的课题方向,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不仅能提高临床操作技能,还能开阔科研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成为从事临床麻醉的高水平人才.在此基础上就预设麻醉亚专业课题方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方法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晶;丁文刚;杨鑫;孙迎新;李文志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检测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能对诊治的作用

    目的 分析血脂、血糖和肝功能检测在脂肪肝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日—8月31日我院收治的脂肪肝患者42例作为研究组,给予积极治疗;再选取同期4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血脂、血糖及肝功能及脂肪肝患者治疗前后的指标.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的血脂、血糖水平及肝功能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血糖及肝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可为脂肪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恩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究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治疗组采取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无效者为2例,对照组治疗无效者为9例,治疗组患者的总疗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的总疗效率为55.00%,治疗组患者的总疗效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血肿清除术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陈修斌;万发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针灸治疗抑郁相关失眠的应用与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抑郁相关失眠的应用与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1月收治的抑郁相关失眠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措施,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观察组采用针灸+药物,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96.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低,且两组患者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针灸治疗抑郁相关失眠症,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并降低患者的抑郁心理,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丁望良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我院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肠功能康复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在摘除病变的肠管标本的同时,可减少切口肿瘤种植以及降低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的创伤.

    作者:郭杰明;徐婷婷;韩元圣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