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兴
目的 分析对肝癌介入术后恶心呕吐应用个性化护理的缓解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应用肝癌介入术治疗的40例肝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两组患者均进行介入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介入术后恶心呕吐的控制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有效控制率(80.00%)优于对照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可以减少肝癌介入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的现象,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郝海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200例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所有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10月18日—2017年12月26日),电脑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100)、对照组(n=100),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以及CT诊断,对两组诊断符合率以及误诊率和漏诊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诊断符合率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漏诊率、误诊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避免误诊和漏诊现象的发生.
作者:万新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麻醉学专业研究生生源多样化,致使研究生培养的水平参差不齐.目前,大多数医院把重点集中在研究生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不注重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致使大多数研究生在毕业后不具有独立开展临床实验研究的能力.因此,如何制定专业型麻醉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既培养了其临床工作能力,又锻炼其科研能力,使其适应当前社会对麻醉学人才的需要,这一直是麻醉学研究生教育领域里的难点.通过预先设立亚麻醉专科的课题方向,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不仅能提高临床操作技能,还能开阔科研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成为从事临床麻醉的高水平人才.在此基础上就预设麻醉亚专业课题方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方法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晶;丁文刚;杨鑫;孙迎新;李文志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血脂、血糖和肝功能检测在脂肪肝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日—8月31日我院收治的脂肪肝患者42例作为研究组,给予积极治疗;再选取同期4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血脂、血糖及肝功能及脂肪肝患者治疗前后的指标.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的血脂、血糖水平及肝功能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血糖及肝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可为脂肪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恩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我院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肠功能康复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在摘除病变的肠管标本的同时,可减少切口肿瘤种植以及降低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的创伤.
作者:郭杰明;徐婷婷;韩元圣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专项护理措施在预防开胸手术低体温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开胸手术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专项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体温、术毕体温、术中出血量、离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PT、APTT监测值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项护理措施在预防开胸手术低体温方面的效果确切,可提升满意度.
作者:蔡小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普外科运用TSP教学模式对护理本科生进行停留T管护理教学教学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在我科实习的护生的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将2015年9月—2016年7月在我科实习的40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7月在我科实习的40名实习护生作为干预组,给予TSP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考核,对比较结果展开研究,分析TSP教学模式在停留T管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结果 干预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操作考核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在停留T管护理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满意.
作者:许红红;陈凤玲;甘媚珍;陈丽若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低钠血症是临床常见病,属于电解质紊乱,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乏力、头昏,由于症状无特异性,早期极易被患者及医务人员忽视,引起误诊或漏诊,往往病情加重出现神志改变后才引起关注,使治疗的难度增加、不良愈后比率上升;同时,引起低钠血症的原因较多,目前临床对于低钠血症的病因诊断准确性仍旧不能确定,而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关系到了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患者预后,因此如何确诊低钠血症是当前临床高度关注的内容;此外,低钠血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限水、补钠、使用减少钠排出的药物、停用导致低钠的可疑药物、治疗原发病等.文章主要针对低钠血症的诊断与治疗展开了论述.
作者:伍军伟;凌俊宏;谭欣;李彬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氧化应激状态进行评估,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70例LADA患者、100例2型糖尿病(T2DM)、1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标本及临床随访资料,检测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氧化应激指标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和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 LADA组的HDL-C高于T2DM组,而LDL-C和TG低于T2D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DA组的8-isoPGF2α 低于T2DM组而高于体检组,而SOD高于T2DM组但低于体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DA组8-isoPGF2α 与HbA1C、LDL-C及病程呈正相关;SOD与HbA1C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LADA患者随访半年时HbA1C和8-isoPGF2α 较住院时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DA患者具有独特的氧化应激及抗氧化机制,短期血糖控制可以改善氧化应激,但对抗氧化无显著影响.
作者:李金金;董荣娜;郭娟娟;时建英;张秋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分析在肝硬化背景下对肝内微小结节采用超声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肝硬化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证实,同时采用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并将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准确率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共68例肝硬化患者,共有72个肝内微小结节,其中肝细胞癌共有31个,良性病灶共有41个;共41个良性病灶中,有37个肝硬化再生结节,1个陈旧性血吸虫结节,1个炎性假瘤,2个血管瘤.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5.59%(65/68),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100.00%)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硬化患者肝内微小结节临床诊断中,实施超声造影检查诊断技术,具有十分显著的诊断效果.
作者:鲍昌初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人性化管理用于骨外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骨外科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150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人性化护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为(7.01±1.14)分,对照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为(10.89±2.30)分,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4.19±6.68)分,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74.58±6.42)分,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外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能够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莉;代春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超声骨刀联合高速涡轮机拔除低位阻生智齿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100例符合条件的低位阻生智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采取的手术方式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张口受限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超声骨刀联合高速涡轮机拔除低位阻生智齿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得到良好的效果,可以减少术后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张口受限程度.
作者:杜青;刘刚;冉浩;李长顺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应用双歧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以双歧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GC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Hb、TP和ALB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CS评分均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较对照组的66.67% 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早期应用双歧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满足机体营养需求,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军英;赵建军;郑炜;杨万春;雷罗春;魏民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注射用硝普钠治疗高血压伴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6例高血压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患者给予注射用硝普钠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硝普钠治疗高血压伴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结节应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并发症情况及预防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38例经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38例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38例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为39.47%(15/38),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颈部疼痛、术后放射性耳根痛、术后放射性牙痛、出血等;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治疗总有效率100.00%(15/15).结论 甲状腺结节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后容易出现各类并发症,应加强患者的安全管理,预防并发症发生.
作者:刘娴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手术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与实验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总结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感染症状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疼痛度优于常规组,实验组II级、IV级疼痛患者数量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93.02%)高于常规组(7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总共有1例患者出现1次术后感染;常规组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总共有10例患者出现过术后感染,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过2次.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手术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效益,改善患者预后效果以及生存质量.
作者:高淑芹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分析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在老年眼部整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2例老年眼部整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61例,应用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和对照组(61例,应用传统下睑皮肤入路去除眼袋手术).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老年眼部整形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总满意率.结果 实验组老年眼部整形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老年眼部整形患者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在老年眼部整形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朱京成;綦孝堃 刊期: 2018年第26期
肝血管瘤是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其发病率较高,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肝血管瘤治疗方法众多,包括肝切除术、血管瘤剥除术、肝动脉结扎术、肝移植、射频消融、硬化剂注射和放射治疗等.外科手术是彻底、直接的治疗措施,但是风险相对较高.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血管瘤,可考虑非手术疗法,如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主要用于恶性肿瘤,少数良性肿瘤也是放射治疗的较好适应症,如肝血管瘤.本文报道1例肝血管瘤经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的案例.肝血管瘤的放射治疗风险小、不良反应轻,疗效确切.
作者:胡林;陈顺;肖骁;罗利琼;张小丽;马玉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患者给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效果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踝关节恢复,安全性高.
作者:郭广军;史彩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及其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抽取冠心病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优质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模式处理,而优质护理组则采取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服务进行干预.比较分析两组血压、心率、心功能,以及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优质护理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LVESD、LVED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优质护理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冠心病围手术期中可以改善血压、心率、心功能及心理状态.
作者:占秀娟;李晓琴 刊期: 201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