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李善娟

关键词:经阴道, 彩色多普勒超声, 子宫肌瘤, 病理, 诊断, 准确率
摘要:目的 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抽取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子宫肌瘤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与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150例子宫肌瘤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146例,确诊率97.33%,误诊2例,漏诊2例,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具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并能提示子宫肌瘤恶性病变,临床应用价值高.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对全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研究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应用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麻醉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9月—2017年9月纳入的68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行托咪酯麻醉,实验组行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参照组和实验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T2时刻的MAP、HR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T2时,实验组患者MAP指标为(130.21±2.32)mmHg,HR为(75.32±3.33)次/min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对比参照组的(120.21±3.36)mmHg、(72.32±4.21)次/min、20.5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麻醉应用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展现更优异的作用,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改善患者各项指标,提升麻醉效果.

    作者:邓长流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中职业精神的培养

    现代医学教育不仅要包括技术技能,还要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ACGME和ABMS制定的六项核心能力中,职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能力而被列入.文章阐述了我国古代、现代以及国外医师职业精神的内涵.探讨了在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形势下,培养医师职业精神的重要意义.住院医师职业精神的培养是一项持续性的系统工程,一项伟大的实践.职业精神的培养应从加强人文课程建设;树立医院文化;从实践中学习,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使其融入到医师自己的价值体系中,成为价值观的一部分.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具体途径进行实际性操作能够培养出更高素养的医学人才.希望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作者:薛东波;王强;马骉;孟宪志;孙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注射用硝普钠治疗高血压伴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注射用硝普钠治疗高血压伴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6例高血压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患者给予注射用硝普钠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硝普钠治疗高血压伴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抽取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子宫肌瘤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与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150例子宫肌瘤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146例,确诊率97.33%,误诊2例,漏诊2例,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具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并能提示子宫肌瘤恶性病变,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善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肝血管瘤三维适形放疗1例报告

    肝血管瘤是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其发病率较高,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肝血管瘤治疗方法众多,包括肝切除术、血管瘤剥除术、肝动脉结扎术、肝移植、射频消融、硬化剂注射和放射治疗等.外科手术是彻底、直接的治疗措施,但是风险相对较高.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血管瘤,可考虑非手术疗法,如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主要用于恶性肿瘤,少数良性肿瘤也是放射治疗的较好适应症,如肝血管瘤.本文报道1例肝血管瘤经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的案例.肝血管瘤的放射治疗风险小、不良反应轻,疗效确切.

    作者:胡林;陈顺;肖骁;罗利琼;张小丽;马玉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专项护理措施在预防开胸手术低体温方面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专项护理措施在预防开胸手术低体温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开胸手术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专项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体温、术毕体温、术中出血量、离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PT、APTT监测值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项护理措施在预防开胸手术低体温方面的效果确切,可提升满意度.

    作者:蔡小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疮预防与治疗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疮预防与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压疮高危患者4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实施伤口造口护理方案;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压疮高危患者415例作为对照研究,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实施传统压疮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以及各压疮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在临床中压疮预防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危重患者压疮的发生率,降低压疮严重等级,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庄丽珍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患者给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效果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踝关节恢复,安全性高.

    作者:郭广军;史彩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应用双歧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以双歧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GC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Hb、TP和ALB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CS评分均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较对照组的66.67% 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早期应用双歧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满足机体营养需求,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军英;赵建军;郑炜;杨万春;雷罗春;魏民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与锁定加压钢板对胫骨远端骨折的应用

    目的 观察微创经皮钢板接骨与锁定加压钢板对胫骨远端骨折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取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远端骨折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可提升手术各项指标,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独一味止痛机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独一味的止痛机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将为独一味的临床运用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镇痛治疗的12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中均应用独一味,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27例患者经治疗后,显效76例,占59.8%;有效43例,占33.9%;无效8例,占6.3%;总有效119例,总有效率为93.7%.结论 临床镇痛治疗中应用独一味后,可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使患者尽早康复出院.

    作者:瞿剑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效果

    目的 分析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应用喹硫平和利培酮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0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疾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00例予以利培酮治疗,试验组100例予以喹硫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BPR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SAN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21,P<0.05).结论 对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喹硫平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利培酮相比,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且疗效明确.

    作者:苏国林;宋亚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开腹手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经开腹手术治疗手术时间为(145.2±43.6)min,术中出血量为(159.0±32.6)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96%,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手术时间短,但常伴有并发症等不良反应发生,术中出血量需经过严格控制,术后经规范预后方可恢复良好.

    作者:王建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与高尿酸血症的检验诊断

    目的 研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与高尿酸血症检验诊断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428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4例.对照组给予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两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出现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出现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病患者容易出现高尿酸血症,但通过有效的药物治疗可降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及不良反应的出现.

    作者:陈莹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异常子宫出血常见原因和宫腔镜诊断价值

    目的 总结异常子宫出血的常见原因,评价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价值.方法 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抽取科室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完整,分析患者发生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以病理诊断结果的标准,分别为患者行超声检查和宫腔镜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诊断率.结果 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排卵障碍性子宫出血是导致患者异常子宫出血的常见原因;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5.48%(53/62),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64.52%(40/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常子宫出血的诱发原因复杂,采用宫腔镜检查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能够为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田友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TSP教学模式在停留T管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普外科运用TSP教学模式对护理本科生进行停留T管护理教学教学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在我科实习的护生的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将2015年9月—2016年7月在我科实习的40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7月在我科实习的40名实习护生作为干预组,给予TSP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考核,对比较结果展开研究,分析TSP教学模式在停留T管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结果 干预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操作考核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在停留T管护理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满意.

    作者:许红红;陈凤玲;甘媚珍;陈丽若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和常规护理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与常规护理组相比,临床护理路径组的住院费用较低、住院时间较短,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路径组的满意度(96.23%)高于常规护理组(83.0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出血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周秀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肝硬化背景下超声造影对肝内微小结节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在肝硬化背景下对肝内微小结节采用超声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肝硬化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证实,同时采用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并将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准确率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共68例肝硬化患者,共有72个肝内微小结节,其中肝细胞癌共有31个,良性病灶共有41个;共41个良性病灶中,有37个肝硬化再生结节,1个陈旧性血吸虫结节,1个炎性假瘤,2个血管瘤.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5.59%(65/68),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100.00%)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硬化患者肝内微小结节临床诊断中,实施超声造影检查诊断技术,具有十分显著的诊断效果.

    作者:鲍昌初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84例老年食管贲门癌的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人食管贲门癌的手术方案选择,术后并发症的因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手术情况进行分析,男60例,女24例,其中食管癌中上胸段3例,中下段23例,贲门癌58例.结果 本组84例患者中,治愈83例,3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其中2例治愈,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心肺功能衰竭.结论 年龄大不是手术禁忌,术前常规检查排除远处转移和明显手术禁忌证后,均可行手术治疗.

    作者:闵庭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意义及其与病情关系

    目的 检测对比类风湿关节炎(RA)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液中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的水平,系统评价能用于RA准确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的相关血清学指标.方法 将患者按标准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液中抗CCP抗体和RF的水平,对两者在两组患者中阳性检出率差异性进行比较,并分析两者联合检测的特点.比较分析抗CCP抗体浓度与RA患者DAS 28评估得分的关系,分析抗CCP抗体浓度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结果 RA患者中抗CCP抗体阳性率高于非RA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20,P=0.000<0.050).RA患者中RF阳性率高于非RA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87,P=0.000<0.050).单独检测抗CCP抗体的灵敏度为69.47%,特异度为88.61%;RF的灵敏度为77.10%,特异度为47.46%;两者串联检测的灵敏度为58.02%,特异度为90.51%;并联检测时灵敏度为84.73%,特异度为46.20%.准确诊断RA时并联实验应用价值较高.抗CCP抗体的浓度与RA患者的DAS 28评估分值两者呈正相关(R=0.907).结论 对于RA的诊断抗CCP抗体和RF并联实验是一种很好的检测方法.抗CCP抗体浓度与患者DAS 28评估得分高度相关,可用于临床疾病进展判断和用药指导.

    作者:常会忠;张立群;孙秀明;孙晶;彭庆兵;张加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