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对精神心理量表的影响

宋云鹏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丁苯酞, MMSE评分, 老年患者, 临床疗效, 精神心理
摘要:目的 研究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丁苯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血管性痴呆住院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治疗.对比临床疗效及精神心理状态变化.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为86.67%;治疗后观察组CDR、MMSE、ADL分数分别为(0.86±0.25)分、(23.24±3.16)分、(81.64±3.73)分,改善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可有效提升MMSE评分,对患者的生活能力、精神状况等方面改善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心理状态,具有临床价值.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肝血管瘤三维适形放疗1例报告

    肝血管瘤是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其发病率较高,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肝血管瘤治疗方法众多,包括肝切除术、血管瘤剥除术、肝动脉结扎术、肝移植、射频消融、硬化剂注射和放射治疗等.外科手术是彻底、直接的治疗措施,但是风险相对较高.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血管瘤,可考虑非手术疗法,如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主要用于恶性肿瘤,少数良性肿瘤也是放射治疗的较好适应症,如肝血管瘤.本文报道1例肝血管瘤经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的案例.肝血管瘤的放射治疗风险小、不良反应轻,疗效确切.

    作者:胡林;陈顺;肖骁;罗利琼;张小丽;马玉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针对临床医生开展显微外科技术培训的探索与实践

    以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要求为背景,结合临床外科医生繁重的工作压力为考虑,为临床外科医师开设显微外科技术的培训课程不失为提高其手术技术储备和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故文章从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外科医师业务能力等方面对显微外科技术教学培训的重要性展开论述,并从其基础理论、基本操作技术等方面对如何进行有效技术培训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思考和探讨.实践表明,从实际出发开设显微外科技术培训,不仅丰富了医生的技术储备,提升了他们的业务能力,还培养了他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磨练了他们对显微外科手术的耐心和毅力.

    作者:谈伟强;胡艳艳;张丁叮;郑彬;陈春野;赵婉意;王晓凤;张敏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益气活血补肾法治疗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补肾法治疗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益气活血补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及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E/Ea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A和Ea/Aa显著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SBP水平、DBP水平、E/Ea相对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A、Ea/Aa水平相对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治疗中,益气活血补肾降压法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作者:屈长宏;蒋红心;王小斌;徐斌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TSP教学模式在停留T管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普外科运用TSP教学模式对护理本科生进行停留T管护理教学教学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在我科实习的护生的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将2015年9月—2016年7月在我科实习的40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7月在我科实习的40名实习护生作为干预组,给予TSP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考核,对比较结果展开研究,分析TSP教学模式在停留T管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结果 干预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操作考核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在停留T管护理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满意.

    作者:许红红;陈凤玲;甘媚珍;陈丽若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骨外科护理中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

    目的 研究人性化管理用于骨外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骨外科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150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人性化护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为(7.01±1.14)分,对照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为(10.89±2.30)分,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4.19±6.68)分,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74.58±6.42)分,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外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能够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莉;代春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老年糖尿病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目的 老年糖尿病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共120例糖尿病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通过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治疗,分析患者临床特点并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血糖达标时间(3.84±0.73)d,对照组平均血糖达标时间(7.63±1.28)d,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923,P=0.000).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通过二甲双胍联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能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肺部感染.

    作者:汪珍珠;苏小琴;翁琴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专项护理措施在预防开胸手术低体温方面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专项护理措施在预防开胸手术低体温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开胸手术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专项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体温、术毕体温、术中出血量、离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PT、APTT监测值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项护理措施在预防开胸手术低体温方面的效果确切,可提升满意度.

    作者:蔡小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娩方式、分娩时机及母婴结局

    目的 总结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其分娩方式,分娩时机以及母婴结局.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孕周不同,将其分为A组(28~32周)51例,B组(33~36周)54例,C组(37~40周)75例.对比三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分娩时机以及母婴结局.结果 B、C组剖宫产率高于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74,14.36,P<0.05);C组患者阴道分娩率较高,但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5,1.23,P>0.05).A组患者的引产率高于其他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2,9.67,P<0.05).C组患者的围生儿结局总不良率,低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23,4.64,P<0.05),无新生儿死亡和死胎.C组患者发生胎盘早剥的概率,较A组和B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53,10.453,P<0.05).结论 对于重度子痫前期孕28~32周患者大多选择引产,孕32周后主要选择剖宫产,孕32周后分娩可有效改善围生儿结局,胎盘早剥是母体主要的并发症.

    作者:杨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形成性评价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意义初探

    目的 探讨形成性评价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本院消化内科进行规培的临床医学专业的住院医师共102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终结性评价考核)及试验组(形成性评价考核),每组各51人.以中期、出科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试验组出科考核及总评成绩的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形成性评价成绩与出科考试成绩呈正相关(r=0.869,P<0.01).试验组对规范化培训的总体满意程度高,学习积极性及互动性有所提高.结论 形成性评价能够增强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

    作者:刘肇修;管程齐;瞿利帅;倪润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次全切术后低血压的探讨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术后低血压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后进行血压观察与监测,根据是否为低血压分为观察组(低血压,n=32)与对照组(非低血压,n=28),回顾性分析两组资料,并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指标上,两组患者的钠、氯、钾、尿素氮、血肌酐、钙、磷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iPTH与AngⅡ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后低血压比较常见,相比未发生低血压的患者而言,两组一般资料及常见的实验室指标无差异,但低血压者iPTH与AngⅡ水平更低.

    作者:李方圆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分析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围术期的效果及心理状态影响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及其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抽取冠心病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优质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模式处理,而优质护理组则采取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服务进行干预.比较分析两组血压、心率、心功能,以及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优质护理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LVESD、LVED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优质护理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冠心病围手术期中可以改善血压、心率、心功能及心理状态.

    作者:占秀娟;李晓琴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玻璃体切除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25例)和研究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的视力较术前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患者在0.3以上的眼数比例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康柏西普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顾永欣;赵旭东;张燕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中职业精神的培养

    现代医学教育不仅要包括技术技能,还要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ACGME和ABMS制定的六项核心能力中,职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能力而被列入.文章阐述了我国古代、现代以及国外医师职业精神的内涵.探讨了在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形势下,培养医师职业精神的重要意义.住院医师职业精神的培养是一项持续性的系统工程,一项伟大的实践.职业精神的培养应从加强人文课程建设;树立医院文化;从实践中学习,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使其融入到医师自己的价值体系中,成为价值观的一部分.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具体途径进行实际性操作能够培养出更高素养的医学人才.希望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作者:薛东波;王强;马骉;孟宪志;孙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急性心肌梗死伴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4例急性心肌梗死伴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2例.常规组予以埃索美拉唑肠溶胶囊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联合口服治疗,实验组予以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联合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伴消化道出血患者予以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联合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小.

    作者:徐永红;程黎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我院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肠功能康复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在摘除病变的肠管标本的同时,可减少切口肿瘤种植以及降低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的创伤.

    作者:郭杰明;徐婷婷;韩元圣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子宫输卵管造影与腹腔镜输卵管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症

    目的 评价子宫输卵管造影(HSG)与腹腔镜输卵管检查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46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均给予子宫输卵管造影与腹腔镜输卵管检查,观察比较检查结果.结果(1)腹腔镜检查,57条输卵管通畅,18条输卵管通但不畅,17条输卵管阻塞.输卵管造影,54条输卵管通畅,19条输卵管通但不畅,19条输卵管阻塞.(2)输卵管梗阻部位分析,腹腔镜检查显示12例伞端,1例壶腹部,2例间质部,2例峡部,输卵管造影显示13例伞端,1例壶腹部,3例间质部,2例峡部.结论 HSG 与腹腔镜输卵管检查均是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渝军;王霞;陶承颜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乳腺癌住院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乳腺癌住院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202例三级甲医院患者住院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事件冲击量表(IES-R)、自我效能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其实施问卷调查.结果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乳腺癌结果的应激障碍总分为(28.64±15.33)分,其中重度、中度及轻度症状各占比2.00%、25.70% 及57.40%,其临床症状阳性的检出率为26.70%;其文化程度、年龄、计划生育情况、临床分期及化疗反应程度为对乳腺癌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评分差异的影响因素;乳腺癌患者创伤后的应激障碍症状及一般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等呈现负相关性.结论 乳腺癌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为轻、中度,其出现癌症晚期、生育计划及化疗反应较重的患者创伤应激的发生概率显著提高,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支持度较低的患者,其应激症状障碍较重.

    作者:李玉香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铝碳酸镁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癌术后胆汁反流性残胃炎

    目的 分析铝碳酸镁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胆汁反流性残胃炎效果.方法 选取在消化内科进行胃癌根治术后胆汁反流性残胃炎治疗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试验组采用铝碳酸镁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7.10%、64.52%,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治疗后,胃镜下治疗效果分别为83.87%、54.84%,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患者的腹部胀痛等不良反应症状积分为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胃癌术后反流性残胃炎病患给予铝碳酸镁、莫沙比利联合治疗,能够缓解病情.

    作者:任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护理干预在流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流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9日—3月29日本科收治的流感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一般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每组各28例.将两组流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流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4.29%)、护理满意度(100.00%)以及住院时间(14.77±4.56)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流感患者中效果显著且应用价值高.

    作者:付学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84例老年食管贲门癌的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人食管贲门癌的手术方案选择,术后并发症的因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手术情况进行分析,男60例,女24例,其中食管癌中上胸段3例,中下段23例,贲门癌58例.结果 本组84例患者中,治愈83例,3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其中2例治愈,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心肺功能衰竭.结论 年龄大不是手术禁忌,术前常规检查排除远处转移和明显手术禁忌证后,均可行手术治疗.

    作者:闵庭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