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麻醉痛觉过敏的影响

欧加录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 瑞芬太尼麻醉患者, 痛觉过敏, 影响, 拔管时间, 苏醒时间
摘要: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麻醉患者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3月采用瑞芬太尼麻醉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实施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痛觉过敏发生率;不良反应情况;不同时间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水平,苏醒、拔管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痛觉过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情况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小时、术后1小时、术后6小时和术后24小时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拔管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在瑞芬太尼麻醉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痛觉过敏,缓解疼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局麻外耳内镜下外耳道胆脂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对外耳道胆脂瘤患者施行局麻耳内镜下外耳道胆脂瘤取出术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于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68例(70耳)外耳道胆脂瘤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随机划分为常规组、实验组.常规组患者施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施行局麻耳内镜下外耳道胆脂瘤取出术,监测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所患胆脂瘤均被一次性取出,常规组患者只有26例患者所患胆脂瘤被一次性取出;术后纯音听阈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测试结果正常有35耳,常规组的测试结果正常的有25耳,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气导听阈提升程度优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病情复发率为0.00%,低于常规组的20.59%(7/34),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外耳道胆脂瘤患者给予局麻耳内镜下外耳道胆脂瘤取出术所取得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减缓患者疼痛,可将患者外耳道深部所患胆脂瘤一次性清除掉,且病情复发率极低.

    作者:朱正安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4R危机管理对脑卒中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影响

    目的 探究以4R危机管理理论为指导的皮肤护理手段对脑卒中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IAD)的防控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中发生失禁的53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6—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中发生失禁的53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IAD护理常规开展护理工作,观察组行以4R危机管理理论为指导的皮肤护理.观察两组IAD发生情况、时间,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为18.87%,低于对照组的37.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时间为(10.82±1.79)d,晚于对照组的(6.14±0.8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针对性、适宜性、及时性、全面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R危机管理理论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IAD的发生率,延长发生时间,并提升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婉;姜敏;孙莉;拾丹丹;李金梅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护理管理价值

    目的 分析护理管理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于我院口腔科门诊进行治疗的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率及卫生监测合格率,并通过不记名调查问卷形式评估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均在国家卫生部规定的医院感染控制允许范围内.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卫生合格率及护理服务满意率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腔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发生,提高口腔可门诊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

    作者:蔡爱辉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复杂踝关节骨折手术中护理体位摆放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下,漂浮体位在复杂性踝关节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复杂性踝关节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手术体位摆放采用普通仰卧位,观察组患者手术体位摆放采用漂浮体位.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并于术后半年依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定标准进行评分分级.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OFAS评定显示:观察组优良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FTS理念的指导下,复杂踝关节骨折手术护理过程中采用漂浮体位,有助于提高手术操作效率,缩短手术、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葛静美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探讨肠镜下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分析肠镜下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下三孔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运用肠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腹痛缓解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肠镜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较好,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有效,术后恢复较快.

    作者:范文;赵晶;周森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中医肛俞穴麻醉在肛肠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对比中西不同麻醉方法在肛肠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肛肠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肛肠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施行西医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组施行中医肛俞穴位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优良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排尿恢复时间、术后运动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1)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麻醉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切皮前与切皮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切皮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较切皮前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术后排尿恢复时间、术后运动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麻醉可有效提高肛肠手术的麻醉效果,相比于西医麻醉,中医肛俞穴位麻醉可更好地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还不会增加术中不良反应,不会影响到患者术后排尿及运动功能恢复.

    作者:杨慧慧;张晓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

    目的 分析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7年8月于我院采用一线FOLFOX化疗方案治疗失败且拒绝靶向药物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治疗效果为CR、PR、SD、PD的患者分别有3例、13例、35例、20例,DCR为71.83%,ORR为22.54%;对患者随访1年,有3例患者失访,40例患者病死,28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41.18%;化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食欲下降、疲倦、腹泻、呕吐、恶心等消化系统反应、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等骨髓抑制反应,只偶尔见到3~4级毒副作用,主要为1~2级.结论 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能够耐受药物毒副作用.

    作者:钱滨滨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医用三氧联合护理干预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医用三氧大自血疗法联合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患者痛阈、痛情绪和痛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老年科2017年3月—2018年7月收治的40例接受医用三氧大自血疗法的带状疱疹PH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痛阈值、痛情绪(焦虑抑郁HADS)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痛阈值和HA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HADS评分低于对照组,痛阈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用三氧大自血疗法是当前应用范围不断扩展的新方法,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缓解带状疱疹PHN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其情绪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陶立翠;赵海鸣;徐培;吕家梅;程志祥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不同年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年龄段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并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76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将其分为A组(162例,年龄≥65岁)和B组(114例,年龄<65岁).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和PCI术后MACE发生相关的风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sCr、Cys C、NT-proBNP及eGFR和LVEF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PCI术后30 d和1年内MACE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内Cys C、eGFR及NT-proBNP与PCI术后30 d和1年内MACE发生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65岁以上和以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基本一致,但Cys C、eGFR及NT-proBNP等指标的差异较大.Cys C、eGFR及NT-proBNP是STE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风险因素.

    作者:潘德锋;薛同能;刘杰;吴皖灵;罗园媛;朱红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PACS系统联合PBL方法在影像专业规培生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将PACS系统联合PBL教学方法在医学影像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进入我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共32名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学生均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为期一年的教学实践,教学实践结束后进行总结、考核,并让学生填写调查问卷,其中考核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评,各占比50%计分,量化评估学习效果.结果 调查问卷结果表明:30名学生(93.75%)认为此教学方法新颖,具有创新性;28名学生(87.50%)认为教学过程简洁方便,易于实施、操作,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影像诊断思维能力;29名学生(90.63%)认为可以强化和拓展理论知识;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评结果表明:其中93.75%(30/32)学生的理论测试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仅有1名学生成绩降低,1名学生成绩无变化.26名学生(81.25%)的实践考评成绩为优秀或良好.结论 PACS系统联合PBL教学方法简洁、实用,易于被学生接受,可以提高医学影像专业规培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作者:沈俊杰;马宜传;朱广辉;汤晓敏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8年8月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采取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采取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脏功能、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心脏功能指标、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较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提高患者心脏功能,且用药不良反应率较低.

    作者:徐勇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腔镜管腔器械清洗后2种干燥方法效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两种腔镜管腔器械的干燥方法,对临床选择合适的干燥方法提供借鉴.方法 按干燥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减压沸腾清洗机干燥组作为对照组,低温真空干燥组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是将腔镜器械放置在减压沸腾清洗机内进行清洗,实验组是将手工清洗后的腔镜用压力气枪吹干大部分水珠后放置在低温真空干燥柜进行干燥.对比两组腔镜管腔器械的水分去除效率和干燥运行时间.结果 两组干燥方法去除腔镜器械水分去除效率比较,对照组水分去除效率低于实验组.对照组在运行干燥阶段平均干燥时间为(25.52±3.21)min,实验组运行干燥阶段平均干燥时间为(30.12±3.34)min.两种干燥方法对两种腔镜管腔器械的水分去除效率及平均运行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真空干燥组处置腔镜器械的干燥效果明显优于减压沸腾清洗机干燥组,但是单位时间内运行时间稍长.

    作者:张新祝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微信联合PBL教学法在产科课间实习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信联合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方法在产科课间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3月临床医学本科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课间实习,实验组采用微信联合PBL法进行课间实习,对比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对课间实习教学的满意度为85.0%,而对照组为60.0%;75.0%的实验组学生对产科学产生了兴趣,但只有55.0%的对照组学生对产科学感兴趣;实验组学生理论课考试成绩为(83.78±2.01)分,高于对照组的(74.17±2.5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技能考试成绩为(82.63±1.80)分,高于对照组的(74.23±2.4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联合PBL教学法可以增加授课满意度,提高学生对产科的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成绩,教学效果显著.

    作者:杨秀华;孟涛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8月我院门诊所收治的脾虚泄泻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脾虚泄泻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腹痛、腹泻、精神萎靡的改善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发热改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8%),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虚泄泻患儿采用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术与临床常见西医治疗模式进行对比效果显著.

    作者:阮强;张京蓉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人性化全面护理对剖宫产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性化全面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8年4月于我院待产并择期拟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31)与对照组(n=31).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干预,研究组产妇采用人性化全面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术后6小时、术后12小时、术后24小时、术后48小时疼痛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产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干预后的心理状态评分、角色转换评分、新生儿照护能力评分、舒适度评分、安全感评分均比对照组产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术后康复效果比对照组产妇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全面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改善剖宫产产妇的心理状态,降低产妇术后疼痛程度,促进产妇的角色转换,并有效提高产妇术后康复效果,产妇干预后的舒适度、安全感更高,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王蓓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术中保温措施对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中保温措施对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行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常规组(n=40).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接受术中保温护理,观察两组手术指标、体温、凝血功能、术后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体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实验组体温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APTT、TT、FIB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APTT、TT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寒战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取术中保温措施,能够有效稳定患者体温,并使其凝血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代伟;刘冬;蒯乃红;杜文婷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风险管理在肾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析肾内科临床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9例患者护理中未实施风险管理纳入对照组,49例患者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纳入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护理风险事件、投诉发生情况,并通过问卷掌握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04%、投诉率为0.00%,对照组分别为16.33%、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调查,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96%,高于对照组的85.72%(P<0.05).结论 在肾内科护理中开展风险管理,有助于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投诉发生,且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段国梅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45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病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上动脉夹层(ISMAD)高危因素,评估其发病风险,寻找有价值的评估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ISMAD患者临床资料,包括生活习惯,CT检查结果及相关生化检查.结果 饮酒、吸烟、肠系膜上动脉血管增粗、肠系膜周围脂肪密度增高、D-二聚体增高均是ISMAD的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异常对ISMAD的预测的敏感性82.6%,特异性60.0%,如联合血浆D-二聚体,对诊断敏感性为73.9%,但特异性增高至70.0%,如合并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敏感性为78.3%,特异性为97.5%.结论 腹痛患者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如CT有肠系膜动脉或脂肪组织密度异常,血浆D-二聚体有升高,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患者,需高度警惕ISMAD可能,建议尽早行腹腔CTA检查

    作者:刘克伟;喻群力;李蕾;蒋凤娟;王文斌;林家湘;孙乐;王春香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抢救室中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在急诊抢救室中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急诊抢救室中诊断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抢救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抢救措施早期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及后15分钟、30分钟、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主诉症状缓解时间及抢救室滞留时间等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等临床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7%,采用常规抢救措施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入抢救室即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时能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和低氧血症,减少患者在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

    作者:邵松泽;周新华;孙成爱;陈开祥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医学核心课程质量提升的调控措施

    目的 对大连大学医学院核心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针对性提出了改进措施.方法 委托麦克思公司对本院2009~2011届毕业生进行和核心课程评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对比总结分析.结果 毕业生对核心课程重要度、满足度评价普遍较高,并普遍希望加强培养专业必修课.实习和实践环节不足以满足毕业生需求,有待提高.结论 通过麦可思报告关于核心课程的数据分析,有助于分析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更有助于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曾常茜;朱明雪;李东霞;张庆镐 刊期: 2018年第3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