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ACS系统联合PBL方法在影像专业规培生教学中的应用

沈俊杰;马宜传;朱广辉;汤晓敏

关键词:PACS系统, PBL教学法, 医学影像专业,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摘要:目的 探讨将PACS系统联合PBL教学方法在医学影像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进入我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共32名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学生均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为期一年的教学实践,教学实践结束后进行总结、考核,并让学生填写调查问卷,其中考核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评,各占比50%计分,量化评估学习效果.结果 调查问卷结果表明:30名学生(93.75%)认为此教学方法新颖,具有创新性;28名学生(87.50%)认为教学过程简洁方便,易于实施、操作,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影像诊断思维能力;29名学生(90.63%)认为可以强化和拓展理论知识;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评结果表明:其中93.75%(30/32)学生的理论测试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仅有1名学生成绩降低,1名学生成绩无变化.26名学生(81.25%)的实践考评成绩为优秀或良好.结论 PACS系统联合PBL教学方法简洁、实用,易于被学生接受,可以提高医学影像专业规培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实施综合化服务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为脑梗死患者提供综合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2月—2017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化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其中神经功能缺损状况采用NIHSS评分评价,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NIHSS评分为(8.01±2.12)分,低于对照组的(15.63±7.52)分,Barthel指数为(85.63±2.68)分,高于对照组的(52.03±12.85)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418,12.6698,P<0.05).结论 为脑梗死患者提供综合化护理服务的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郭静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急诊内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急诊内科护理管理中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等比例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3),两组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护理管理与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7.67%,仅1例抢救无效,32例显效、10例有效.对照组中,无效10例、显效13例、有效20例,有效率为76.74%,两组护理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内科的护理管理质量与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为患者争取了更多的抢救时间,为挽救患者生命奠定了坚实基础,深受广大患者与家属的认可.

    作者:蒋秋红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心踝血管指数在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效果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效果评价中心踝指数(心踝血管指数)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根据心功能分级予以运动康复护理,对比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6 min步行距离、射血分数、心率以及心踝血管指数.结果 经治疗及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6 min步行距离、射血分数、心率以及心踝血管指数明显更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评价中,射血分数与心踝血管指数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5);生活质量评分及步行距离与心踝血管指数一致性一般(0.75>Kappa值>0.4);心率与心踝血管指数一致性较差(Kappa值<0.4).结论 抗心衰治疗与运动康复训练能够降低心踝血管指数,同时,射血分数与心踝血管指数一致性良好,可将心踝血管指数作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效果评价的一个参考指标.

    作者:杨萍;张加荣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PACS系统联合PBL方法在影像专业规培生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将PACS系统联合PBL教学方法在医学影像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进入我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共32名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学生均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为期一年的教学实践,教学实践结束后进行总结、考核,并让学生填写调查问卷,其中考核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评,各占比50%计分,量化评估学习效果.结果 调查问卷结果表明:30名学生(93.75%)认为此教学方法新颖,具有创新性;28名学生(87.50%)认为教学过程简洁方便,易于实施、操作,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影像诊断思维能力;29名学生(90.63%)认为可以强化和拓展理论知识;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评结果表明:其中93.75%(30/32)学生的理论测试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仅有1名学生成绩降低,1名学生成绩无变化.26名学生(81.25%)的实践考评成绩为优秀或良好.结论 PACS系统联合PBL教学方法简洁、实用,易于被学生接受,可以提高医学影像专业规培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作者:沈俊杰;马宜传;朱广辉;汤晓敏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术中保温措施对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中保温措施对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行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常规组(n=40).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接受术中保温护理,观察两组手术指标、体温、凝血功能、术后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体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实验组体温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APTT、TT、FIB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APTT、TT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寒战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取术中保温措施,能够有效稳定患者体温,并使其凝血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代伟;刘冬;蒯乃红;杜文婷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腹腔镜手术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积极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40例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治疗,设为对照组;另外40例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有着积极的疗效,能明显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徐云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脑钠肽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钠肽(BNP)测定水平及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科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存在舒张性心力衰竭分为两组,将其中41例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41例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清Hcy与BNP水平测定,分析结果.结果 观察组Hcy与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3629、52.0472,P=0.0000、0.0000);观察组心功能Ⅳ级患者血清Hcy、BNP水平高于心功能Ⅲ级、Ⅱ级,心功能Ⅲ级患者血清Hcy、BNP水平高于Ⅱ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分级越高,Hcy与BNP水平越高;Hcy水平与BNP水平呈正相关性.结论 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越高,则血清Hcy与BNP水平也会更高,两者存在正向相关性,Hcy、BNP检测对于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有良好诊断价值.

    作者:张锋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大学协作附属医院外科临床实习培训的新思考

    对于地区性大学协作型附属综合医院,临床实习以本科教育为主,目前医学本科就业压力大,大部分实习医师选择继续考研深造,往往忽视临床实习特别是外科临床实习技能的培训.在这种新形势下,以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三位一体的培训考核体系,以互动反馈的方式助力教学相长,以模拟平台为契机,促进医学人文素质的养成.使在外科临床实习的医学生除了获得更好的临床实习效果,夯实了临床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能够提高人文素质,充分体现了协作型大学附属综合性医院在实习医师培养中的作用,顺应了我国教育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发展中的需求.

    作者:冯伟;蔡小丹;林斌;汪启乐;周刚;朱润民;戴爱华;邹会玲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住院医师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模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边观看视频边实践教学方式的引入在住院医师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我院急诊科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住院医师9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理论授课+实践操作;实验组进行视频教学+边观看视频边实践+仿真模拟训练.培训结束后进行笔试、操作技能考核,比较两组住院医师笔试、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合格率.结果 实验组理论知识得分、操作技能得分、心肺复苏培训总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提高心肺复苏技能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认为有必要复训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住院医师心肺复苏培训中引入边观看视频边实践过程,可有效提高学员操作技能,提升急诊应变能力与服务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夏凉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慢性肾炎患者使用全面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慢性肾炎患者使用全面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慢性肾炎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全面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各44例.评估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评分(GSEC)、焦虑评分(SAS)、生活质量评分与服药依从率.结果 两组护理前GSEC、SAS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护理后GSEC评分高,SAS评分低,生活质量评分与依从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肾炎患者采用全面护理能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改善预后效果,确保其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显著提高服药依从性.

    作者:江倩;李松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高血压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将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血压水平及护理措施实施前后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措施实施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缓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血压控制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任婧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医学核心课程质量提升的调控措施

    目的 对大连大学医学院核心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针对性提出了改进措施.方法 委托麦克思公司对本院2009~2011届毕业生进行和核心课程评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对比总结分析.结果 毕业生对核心课程重要度、满足度评价普遍较高,并普遍希望加强培养专业必修课.实习和实践环节不足以满足毕业生需求,有待提高.结论 通过麦可思报告关于核心课程的数据分析,有助于分析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更有助于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曾常茜;朱明雪;李东霞;张庆镐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和方法.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就诊于我院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从术前、术中与术后护理等总结护理经验.记录患者血管再通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结果 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开通术中、术后再闭塞各3例,颅内出血转化5例,死亡3个,改良脑梗死溶栓试验分级(mTICI)≥Ⅱb为血管再通,成功再通42例,无压力性损伤、穿刺部位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治疗3周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导尿、心理疏导,术中配合医生对患者护理,术后病情检测、穿刺部位护理、饮食指导、卧床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是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重点.

    作者:方芸;吉莉;姜超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通过药学服务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门诊、住院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110)与对照组(n=11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用药指导,研究组患者实施合理用药药学服务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用药认知程度比对照组患者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用药依从性较对照组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临床不合理用药率较对照组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师的药学服务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度,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可有效预防、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减少用药差错的发生,干预效果良好.

    作者:胡媛媛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左心室射血分数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左心室射血分数对心力衰竭患者5年内预后情况的综合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368例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不同,将其分为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组(≥50%,110例)、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心力衰竭(HFmrEF)组(40%~49%,187例)和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HFrEF)组(<40%,71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生存曲线.结果 三组患者在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LVEF、LVIDd、TC、TG、LDL-C、HDL-C、收缩压及NT-proBNP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FrEF组相比,HFmrEF组和HFpEF组更易合并心房颤动、卒中和糖尿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5年内的存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心室射血分数对心衰患者5年内的预后状况没有显著影响,在临床中应根据情况对该指标进行参考.

    作者:娄明;郑玉丽;邵博一;陈震;路遥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45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病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上动脉夹层(ISMAD)高危因素,评估其发病风险,寻找有价值的评估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ISMAD患者临床资料,包括生活习惯,CT检查结果及相关生化检查.结果 饮酒、吸烟、肠系膜上动脉血管增粗、肠系膜周围脂肪密度增高、D-二聚体增高均是ISMAD的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异常对ISMAD的预测的敏感性82.6%,特异性60.0%,如联合血浆D-二聚体,对诊断敏感性为73.9%,但特异性增高至70.0%,如合并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敏感性为78.3%,特异性为97.5%.结论 腹痛患者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如CT有肠系膜动脉或脂肪组织密度异常,血浆D-二聚体有升高,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患者,需高度警惕ISMAD可能,建议尽早行腹腔CTA检查

    作者:刘克伟;喻群力;李蕾;蒋凤娟;王文斌;林家湘;孙乐;王春香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探讨肠镜下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分析肠镜下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下三孔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运用肠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腹痛缓解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肠镜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较好,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有效,术后恢复较快.

    作者:范文;赵晶;周森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临床实训课程对口腔医学专业实习的影响分析

    目的 通过对完成实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学生们在各个实习科室的临床思维及操作能力培养、自我评价及临床教学规划的满意度.方法 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2011级及2012级开设临床实训课程前后两届完成实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科室、带教老师的教学方式、态度满意度、临床操作的实践机会、设备设施情况、理论课教学情况,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的培训等.比较2011级和2012级学生对临床实训改革的反应.结果 2012级学生临床、非临床学习满意度均较2011级有所提高;2012级学生更加重视理论课的复习、入科前的预习;2012级学生更加倾向于认为临床实训达到了教学目标,使得他们可以与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项目良好的衔接.结论 在不断地摸索中带来口腔医学教学模式的进步,努力寻求更适合当下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通过对临床实训课程前后两届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总结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更高效地完成教学工作提出建议,也为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开启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李佩伦;黄正蔚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地蜂子免疫作用的药理研究

    目的 探讨地蜂子的免疫作用,为地蜂子的临床应用和新用途开发提供思路.方法 采用碳粒廓清实验法测定小鼠网状内皮系统中的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及其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应用DNCB测试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结果 地蜂子水提液低剂组、醇提液高剂组脾脏和胸腺的重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蜂子水提液低剂组、醇提液高剂组的小鼠的碳粒廓清指数K和吞噬指数α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蜂子水提液、醇提液均能明显抑制DNCB引起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蜂子能增加小鼠免疫器官的重量,增强其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陆丽;曹红九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复杂踝关节骨折手术中护理体位摆放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下,漂浮体位在复杂性踝关节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复杂性踝关节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手术体位摆放采用普通仰卧位,观察组患者手术体位摆放采用漂浮体位.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并于术后半年依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定标准进行评分分级.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OFAS评定显示:观察组优良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FTS理念的指导下,复杂踝关节骨折手术护理过程中采用漂浮体位,有助于提高手术操作效率,缩短手术、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葛静美 刊期: 2018年第3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