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民
目的 对脑卒中患者施以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80例在我科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选取时间在2016年6月—2017年1月.依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实验组为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改善,改善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较高护理效果.
作者:林小云;徐静;居新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肾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方法 .方法在我院收治的肾衰竭患者中选出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全部患者均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对照组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33%vs.15.00%),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100.0%vs.90.0%),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肾衰竭患者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构建相互信任依赖的护患关系.
作者:魏小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骨科临床教学质量.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2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分析两组规培医师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规培医师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循环的教学法应用于骨科临床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浩鹏;臧全金;李锋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医院是社会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主体,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要积极改进和强化医院管理,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促进医院健康稳定发展.本文系统剖析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给医院带来的影响,在基础上探索新时期医院管理对策.
作者:张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诊及治疗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对照组行常规综合治疗;对研究组实施上述治疗措施后,配以亚低温治疗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具有较大作用.
作者:杨光却端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中不同神经阻滞方法 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60例锁骨骨折患者,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臂丛神经阻滞+颈浅丛神经阻滞,B组颈深丛神经阻滞+颈浅丛神经阻滞,C组颈5横突神经阻滞)比较三组麻醉效果.结果 C组术中HR和NIBP及VAS评分优于A组和B组(P<0.05);C组麻醉优良率为95.00%,显著高于A组、B组(P<0.05).结论 颈5横突阻滞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中麻醉效果较满意.
作者:杨龙飞;蒋华;潘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分析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中采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183例结肠癌及结肠癌复发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或手术证实),采用多排螺旋CT诊断所有患者术前病理分期以及术后复发等情况.结果 术前CT扫描结肠癌患者121例,其中TNMⅠ期33例,Ⅱ期55例,Ⅲ期22例,Ⅳ期11例,诊断符合率分别是89.1%、87.3%、100.0%、100.0%.62例结肠癌复发患者通过CT扫描显示TNMⅠ期7例,Ⅱ期11例,Ⅲ期26例,Ⅳ期18例,诊断符合率分别是53.8%、68.8%、100.0%、100.0%.结论 CT诊断在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中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结肠癌术前临床分期以及监测术后复发情况提供科学依据,便于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储敏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评判性思维在手术室术前访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胸外科组2016年1—10月收治的食道癌手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的术前访视,实验组患者巡回护士术前一天进行访视,运用评判性思维给予详细的术前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 组织主刀医生、麻醉师、病房责任护士以及手术室胸外科组组长一起研究讨论,从而拟定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计划.观察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手术前巡回护士访视患者时如能充分运用评判性思维进行合理正确的术前访视比一般的、流于形式的术前访视更为重要,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减少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并能增强患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我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综合性考试紧紧围绕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和我校实际,对考试时间与科目,考试命题与考核方式,考试的结果与反馈进行总结,并对考试组织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终形成具有我校特点的医学综合性考试体系,同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作者:董韬;韩俊岩;张春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中医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58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79例,试验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周期为一个月,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1~10天、11~20天和21~30天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10天之后,临床症状明显得到改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2%,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中医针灸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我们得出中医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显著,多数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见到治疗效果,并且不用服药,对肝肾不会造成损伤.
作者:盖其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在眼科大课授课和小课实习中,着眼于眼科知识抽象和难以理解的特点,针对五年制本科生、七年制本硕连读和八年制本硕博连读研究生引入多样化课堂教学方式,包括互动式问答和设问式自答的课堂PBL教学,以真实病案为引导结合图文相辅、flash动画及手术录像的多媒体教学,以及中英文兼具的双语教学,同时强调充分的备课和教材的选择,力求重点突出、主干分明,达到让学生迅速、准确掌握重点和认知眼病诊治的知识架构的目的 .
作者:张晓辉;冯朝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接收治疗的高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6例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传统组和研究组,传统组采用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术后下床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96%;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66%,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具有促进稳定性高和安全性高的优势.
作者:李保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小儿静脉输液中的护理干预价值.方法 选择儿科静脉输液200例儿童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输液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输液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心理护理.对比两组输液患儿临床各项指标.结果 组间静脉输液患儿各项指标对比,实验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静脉输液患儿采取综合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输液依从性、家属满意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问题、穿刺疼痛评分.
作者:姜艳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探讨中晚期肺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诊的肺癌中晚期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80例,通过CT模拟定位勾画瘤靶区,同期加量整合技术进行调强放射治疗,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偶周内患者静息状态下的给功能.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一氧化氮弥散量(DLLCOcSB)、肺泡弥散量(DLCOcSB/VA)、中心阻力(Rc)及20 Hz时的呼吸阻力(R20)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强放射治疗可降低中晚期肺癌患者的肺弥散功能,改善中心气道阻力,对肺通气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姜威;张阵;祁康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双极电凝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慢性扁桃体炎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行常规剥离术,观察组41例,行双极电凝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缩短,且术后疼痛评分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对慢性扁桃体炎患者采取双极电凝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于泓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学生对TBL(team-based learning)认同度及满意度,为疼痛科教学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中国医科大学99期临床医学七年制的32名学生进行TBL教学,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随堂测验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学生随堂检验成绩平均为78.5分;(2)84%以上的同学完全认同TBL教学法可以有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促进学生团队协作能力;78%以上的同学完全认同TBL教学法可产生良好且有效的教学效果;(3)TBL教学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结论 TBL教学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团队协作,培养自主学习观念,培养医学生特有的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姚鹏;穆莹;丁远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施行双语教学,促使规陪学员尽快掌握临床技能和临床科研思维,同时促进临床带教教师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英文双语教学能力.对规培学员,在骨科轮转中明确教学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积极尝试将骨科学专科知识的传授与多媒体教学技术相结合,提高学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其全面掌握骨科疾病的诊治.
作者:郑欣;赵凤朝;庞勇;李东亚;郭开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98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骨折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其疗效优于骨折内固定术,是临床较为理想的选择.
作者:张国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PBL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针对两组学生,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结合3D打印技术的PBL教学法进行教学,然后进行考核对比.结果 结合3D打印技术的PBL教学法教学成绩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3D打印技术的PBL教学法对临床本科生的临床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者:郭占鹏;黄米娜;李秀华;袁亚江;毕云龙;李丹;曹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颅内血肿患者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择我院就诊的84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迟发型颅内血肿44例,非迟发型颅内血肿40例.同时随机选择同期体检正常者40例为对照组.探讨各组患者各凝血指标和纤溶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和非迟发血肿组比较,迟发血肿组PT、APTT、TT、D-D和FDP水平明显升高,而FIB水平明显降低(P<0.05).迟发型颅内血肿患者PT、APTT、TT、D-D和FDP水平随颅脑损伤程度加重而呈升高趋势,而FIB水平随颅脑损伤程度加重而呈降低趋势.结论 迟发型颅内血肿患者体内凝血指标与纤溶指标发生异常,检测凝血指标与纤溶指标的变化情况,可用于评估临床上迟发型颅内血肿患者的病情,以及用于疾病预后分析.
作者:张向前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