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静脉输液中的护理干预效果

姜艳萍

关键词:小儿, 静脉输液, 护理干预, 疼痛评分, 穿刺成功率
摘要:目的 总结小儿静脉输液中的护理干预价值.方法 选择儿科静脉输液200例儿童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输液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输液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心理护理.对比两组输液患儿临床各项指标.结果 组间静脉输液患儿各项指标对比,实验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静脉输液患儿采取综合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输液依从性、家属满意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问题、穿刺疼痛评分.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3D打印技术在骨科PBL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PBL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针对两组学生,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结合3D打印技术的PBL教学法进行教学,然后进行考核对比.结果 结合3D打印技术的PBL教学法教学成绩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3D打印技术的PBL教学法对临床本科生的临床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者:郭占鹏;黄米娜;李秀华;袁亚江;毕云龙;李丹;曹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BL教学模式在医生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PBL教学模式在医生培训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4年1—12月采用传统的授课中心教学模式(LBL)开展培训的28名医生作为对照组;以2016年1—12月接受问题中心教学模式(PBL)进行培训的35名医生作为观察组,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两组培训医生进行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的调查,并对两组医生对于医疗技术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医生对于教学模式的认可度优于对照组医生对于教学模式的认可度,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培训之后,观察组医生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医生的平均成绩,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PBL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医生的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更有利于提升医生对于专业技术的掌握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医生的培训教育提供更好的教学方式.

    作者:陈诚;杨蓓琳;陈雪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施行意义探析

    目的 分析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施行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170例骨折患者并随机分组.普通组应用常规护理服务,优质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病房环境布置、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心境情绪.结果 优质组护理满意度高于普通组,P<0.05;优质组病房环境布置、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评分、平均住院时间优于普通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境情绪相近,P>0.05;干预后优质组心境情绪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 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施行效果确切,可改善病房环境,强化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满意度高.

    作者:陈宁;肖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行三孔胸腔镜手术的31例患者与行单孔胸腔镜手术的33例患者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诊疗指标、术后疼痛、切口不适感、肩关节活动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指标中除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术后肩关节活动优良率及切口不适感更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能有效治疗早期肺癌,且该术式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微,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薛亚军;耿涛;黄冰;罗波;魏育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分析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中采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183例结肠癌及结肠癌复发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或手术证实),采用多排螺旋CT诊断所有患者术前病理分期以及术后复发等情况.结果 术前CT扫描结肠癌患者121例,其中TNMⅠ期33例,Ⅱ期55例,Ⅲ期22例,Ⅳ期11例,诊断符合率分别是89.1%、87.3%、100.0%、100.0%.62例结肠癌复发患者通过CT扫描显示TNMⅠ期7例,Ⅱ期11例,Ⅲ期26例,Ⅳ期18例,诊断符合率分别是53.8%、68.8%、100.0%、100.0%.结论 CT诊断在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中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结肠癌术前临床分期以及监测术后复发情况提供科学依据,便于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储敏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ON2基因和AGT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2型对氧磷脂酶(PON2)基因311Cys/Ser多态性、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20A/C多态性与山西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长度片段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山西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以及健康人群中的PON2基因311Cys/Ser多态性和AGT基因-20A/C多态性,并分析这两种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AGT基因-20A/C位点CC基因型频率和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糖尿病无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PON2基因311位Cys/Ser位点SS基因型频率和S等位基因频率高于糖尿病无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中有5例样本同时具有PON2基因311位点SS基因型和AGT基因-20A/C位点的CC基因型,糖尿病无肾病组中未发现这种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N2基因311Cys/Ser突变的S等位基因,AGT基因-20A/C突变的C等位基因均是山西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肾病的易感基因,而且PON2基因311位点和AGT基因-20A/C位点可能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马媛;杨笑笑;王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肝炎、肝硬化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 对肝炎、肝硬化诊治中检测AFP指数、CA125指数、CA199指数以及CEA指数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以2015年2月—2016年2月进入本院的25例肝炎患者(A组)、25例肝硬化患者(B组)、30例体检者(C组)作对象,均测定其肿瘤标志物,并比较.结果 A组AFP指数(13.44±7.77)ng/ml,B组(36.66±6.27)ng/ml,C组(11.00±4.99)ng/ml,A组和B组比C组高(P<0.05).此外,A组与B组其他各项标志物以及阳性检出率等均比C组高,同时B组也比A组高(P<0.05).结论 当肝炎以及肝硬化患者接受诊治时,通过检测其肿瘤标志物,不仅能准确检出阳性患者,而且还可从中辨别患者疾病程度,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作者:黄胜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艾迪注射液对51例老年肿瘤放化疗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艾迪注射液在老年肿瘤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放疗科收治的102例恶性实体瘤患者,随机划分成两组.对照组结合其病理类型以及肿瘤类型,给予常规放化疗;观察组接受常规放化疗和艾迪注射液.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8.2%,高于对照组的70.6%(P<0.05),且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率82.4%,优于对照组的62.8%(P<0.05).结论 对于老年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提供艾迪注射液治疗,可以有效地减轻放化疗所引起的毒副作用,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代军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对脑卒中患者施以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80例在我科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选取时间在2016年6月—2017年1月.依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实验组为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改善,改善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较高护理效果.

    作者:林小云;徐静;居新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慕课在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启示

    目的 分析慕课在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启示.方法 在我校抽取同年级的58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试验组采用慕课教学.比较两组的结果 .结果试验组成绩、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中实施慕课的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与满意度.

    作者:吕丽艳;张浩;刘伯阳;孙艳;郭俊杰;宋波;李超君;于庆莲;廉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3种神经阻滞方法用于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麻醉的临床比较

    目的 探究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中不同神经阻滞方法 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60例锁骨骨折患者,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臂丛神经阻滞+颈浅丛神经阻滞,B组颈深丛神经阻滞+颈浅丛神经阻滞,C组颈5横突神经阻滞)比较三组麻醉效果.结果 C组术中HR和NIBP及VAS评分优于A组和B组(P<0.05);C组麻醉优良率为95.00%,显著高于A组、B组(P<0.05).结论 颈5横突阻滞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中麻醉效果较满意.

    作者:杨龙飞;蒋华;潘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疾病控制管理者对新入职公共卫生人员岗前培训评价的研究

    目的 了解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者对新入职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前培训现状的评价,分析岗前培训开展情况及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疾控工作岗前培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74名目标人群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所在单位定期开展岗前培训的占55.4%,认为培训效果一般或没有效果的占73.8%,原因主要有缺乏培训教材、缺乏能够胜任的师资、培训设计不足、培训时间与工作冲突等.结论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岗前培训开展情况及效果不佳,需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开展新入职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前培训需求调查,不断完善教材、师资等,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岗前培训制度设计.

    作者:邵晓颖;罗会明;戴政;屈水令;刘梦冉;马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二氧化锆全瓷冠口腔修复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二氧化锆全瓷冠口腔修复后,患者口腔修复体、牙本质敏感及恢复咀嚼功能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于我院口腔科进行诊治的全冠口腔修复患者115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患者,行二氧化锆全瓷冠口腔修复,对照组57例患者,行镍铬合金烤瓷冠口腔修复,比较修复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牙本质敏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效1例,对照组无效6例;观察组患者咀嚼效率及咬合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氧化锆全瓷冠口腔修复在患者口腔修复体、牙本质敏感及恢复咀嚼功能情况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作者:王琳;黄明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析循证护理应用在肛裂术后便秘的护理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应用于肛裂术后便秘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我院接收的86例肛裂手术病例来分析,将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两组均为43例,对照组提供了常规护理服务,试验组使用了循证护理服务,对两组的临床术后便秘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的临床便秘发生率是7.0%,对照组的临床便秘发生率是23.3%;试验组的临床满意度是95.3%,对照组的临床满意度是81.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裂术后使用循证护理能够降低患者便秘的概率,让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

    作者:刘翠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阿莫西林与莫西沙星治疗幽门螺旋杆菌胃病的临床疗效及药理学分析

    目的 探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胃病时采用阿莫西林和莫西沙星的效果.方法 选择118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A组59例服用阿莫西林治疗;B组59例口服莫西沙星治疗.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93.22%)高于A组(79.66%);B组不良反应率(8.47%)低于A组(23.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莫西沙星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炎效果更加突出,且可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于萍;王景慧;王秀英;赵春凤;张闻燕;张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新媒体时代医院通讯员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

    新闻宣传是承载医院文化的一项具体而且重要工作,通讯员队伍在其中起到了先锋队的作用.当今,新媒体平台的发展日趋成熟,其形式多样、需求多变的特点对通讯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围绕医院中心工作,促进医院新闻宣传的开展,在人员选拔聘用、制定合理制度、建立通联体系、加强能力培养、舆情管理角色、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促进医院新闻宣传工作.

    作者:梅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两种子宫瘢痕妊娠手术方式的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的比较

    目的 为提高子宫瘢痕妊娠疗效,探究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用于疾病治疗的可行性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86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按就诊号末位数字单双数将患者分为一般组(双数)、观察组(单数),每组人数均为43例.其中一般组行腹腔镜清宫术,观察组以阴式清宫术、子宫修补术治疗,观察术后患者恢复情况,随访1年比较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一年后回访,观察组较一般组患者生活质量高,P<0.05.结论 子宫瘢痕妊娠临床以阴式清宫术、子宫修补术联合治疗,患者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好.

    作者:黎梅;孙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儿静脉输液中的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 总结小儿静脉输液中的护理干预价值.方法 选择儿科静脉输液200例儿童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输液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输液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心理护理.对比两组输液患儿临床各项指标.结果 组间静脉输液患儿各项指标对比,实验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静脉输液患儿采取综合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输液依从性、家属满意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问题、穿刺疼痛评分.

    作者:姜艳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Hcy、UA与脑梗死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UA)水平与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脑梗死脑白质病变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脑梗死非脑白质病变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中的Hcy、UA水平;并比较脑白质病变不同严重程度的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cy、UA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中Hcy、U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脑梗死脑白质病变患者血清中Hcy、UA水平与脑白质病变程度存在相关性.

    作者:晁猛;宋玉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A组(60例)采取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B组(60例)采取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死亡率为6.7%,B组总有效率为91.7%,死亡率为8.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均可较好的控制高血压脑出血.

    作者:袁华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