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栾平;周春云
目的 研究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小儿骨科收治的6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以及患儿或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优良率为94.1%,优于对照组的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满意度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肱骨髁上骨折提供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患儿的骨折愈合,提高优良率,提升患儿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在泌尿外科教学中,基于电子学档平台应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2013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人.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则采取基于电子学档平台的PBL教学模式.通过理论考试及问卷调查对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在理论考试的客观题部分,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分别为(43.37±3.97)分和(42.53±4.1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例分析题部分成绩高于对照组[(45.22±2.94)vs.(37.52±6.61)](P<0.05);实验组总体成绩高于对照组[(88.58±4.77)vs.(80.05±5.23)](P<0.05).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增强团队协作意识以及培养临床思维和应用能力,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电子学档平台的PBL教学模式在泌尿外科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墨;陈骊珠;杨泽宇;殷波;宋永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82例体检健康者分别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成员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为正相关(r=0.594,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白贺莹;杨威;刘睿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外科护理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护理课程,涉及多方面的护理知识,知识结构较为繁杂,且许多知识容易混淆,使之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质量不高,因此对教学模式的改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网络课程教学逐渐应用到外科护理学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文章对外科护理学教学从传统模式到网络课程的转变所存在的重大意义进行探讨分析,以为临床进行外科护理学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刘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诊护模式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40例重症肺炎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诊护模式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实施传统诊护模式的4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相关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与满意度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发绀消失时间、肺罗音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与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重症肺炎患儿实施医护一体化诊护模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医疗纠纷,提高医疗护理满意度.
作者:祖媛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分析高血压合并混合痔患者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术中护理配合方式,为临床手术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我院接收的高血压混合痔患者36例来进行研究分析,共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28~70岁.患者均使用了腰硬联合麻醉,行手术切除治疗,术中为患者提供镇痛泵护理、心理护理,建立静脉通道,病情观察等护理措施.为患者进行系统的手术中护理配合研究.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患者的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得到了控制,显著下降.结论 高血压合并混合痔患者接受手术切除治疗,全过程提供手术护理配合,能够让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几率降低,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得到提升.临床中对手术中护理配合进行研究分析,有助于更好的提供术中护理,让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作者:石玉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本研究将反转课堂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相结合,研究其在神经系统整合课程的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两个大班的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分别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反转课堂结合PBL教学模式接受神经系统整合课程的教学.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并对比两组学生在期末考试中的成绩.结果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学生对反转课堂结合PBL的教学方法满意度更高.而且接受反转课堂结合PBL教学法的学生的成绩更好.结论反转课堂结合PBL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提高神经系统整合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效率.
作者:解大龙;洪杨;胡轩豪;薛一雪;尚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对降纤酶和常规药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脑内科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治的6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均34例患者.对比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降纤酶治疗,观察期用药一致,均连续用药14 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纤溶指标的改善情况及临床总有效率,并应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测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bg)、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物(t-PA)、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PAI-I)等指标均有改善,且实验组改善效果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测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有所改善,实验组改善幅度优于对比组(P<0.05);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3%,对比组为70.6%,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的效果优于常规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凝血和纤溶机制,提升溶栓效果,更好地恢复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静;于纪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在支气管镜麻醉期间分别应用丙泊酚与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对比麻醉效果.方法 利用自愿参与原则,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29)和对照组(n=29).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应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研究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应用依托咪酯+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将两组患者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相关数值.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对比,研究组患者苏醒时间延长且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低血压、注射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支气管镜麻醉期间应用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可促使患者血压更加平稳,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麻醉效果较为理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易发生恶心和呕吐.
作者:杨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对比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以及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对照组(30例,采用开腹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优于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作者:花红碧;曹晓刚;许世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2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护理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施予常规手术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胫骨平台功能恢复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骨折愈合、疼痛程度、屈伸能力等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2.68%(38/41),对照组70.73%(29/41),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改善胫骨平台功能术后评分,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栾西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术后镇痛护理在小儿骨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小儿骨科收治的行骨科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和镇痛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术后镇痛效果,依从性以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的镇痛效果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度83.3%,高于对照组(6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92.9%,高于对照组(7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骨科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为其提供有效术后镇痛治疗与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镇痛效果,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与分析各种教学方法在内分泌住院医师规培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受规培的内分住院医师24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教学方法,观察组给予改良案例教学法,对比不同教学方法下组内医师考核成绩、技能改善调查表及满意度调查量表结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理论笔试、技能操作、综合评分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激发兴趣、自学能力、诊疗规范化、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体化治疗、临床思维及教学授课评价评分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自我学习能力、临床思维、临床技能、文献查阅能力、医学统计学能力、知识使用、循证医学证据使用、西医文献使用、医学人文知识掌握以及医患沟通认为有提高的规培医师数较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案例教学法相比于传统教学法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帮助组内医师获得更高的考核成绩,促进提高医师的技能,满意度较高,易于被接受.
作者:杜润雨;吴娜;李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细胞学联合病原微生物检测筛查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情况.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病变者1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液基标本制作宝薄片细胞学诊断与HPV,HSV-II,UU,CT的DNA检测.细胞学诊断利用TBS分级系统进行,阳性诊断结果包含ASCUS以上病变,诊断结果为阳性者使用阴道镜活检进行对照.结果 本次实验中,LSIL为90例,HSIL为140例,SCC为10例,细胞学诊断在LSIL以上者的人数比例为140/1104,占总数的12.68%,阴道镜活检的阳性人数比例为276/1104,占总数的25.00%.组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84例HPV感染者的细胞学检验结果高于ASCUS,占病理活检阳性概率的66.67%(184/276).结论 使用宫颈液基细胞收集法,可做到单次取材.进而做到细胞学与病原微生物的全面检查,液基细胞学联合病原微生物检测,可在大程度上提升宫颈癌与癌前病变检出率,为宫颈筛查工作的重要工具,HPV为发生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主要性因素,病原菌感染可能对癌变过程起到辅助作用.
作者:吴媛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对坎地沙坦酯用于预防和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64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均为32例.A组患者予以盐酸氟桂利嗪,B组患者予以坎地沙坦酯进行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后,与A组对比,B组患者头痛时间更短、总治疗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坎地沙坦酯对于预防和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高.
作者:徐书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结肠息肉的病理组织形态,探讨此类疾病的ICD编码,提高准确性.方法 在某医院的病案首页信息系统中,检索某科室主要诊断为结肠息肉且同时病理诊断为腺瘤的病案,根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的分类要求及编码规则进行分析.结果结肠息肉的3种病理形态编码易出现失误的原因是:编码人员自身素质、医生书写诊断的习惯.结论 提高结肠息肉编码的准确性,编码员应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仔细阅读病案、病理结果,明确病变部位,按照病理形态学正确编码,主动与临床医生、病理医生沟通,设立学科编码员、加强质控是有效途径.
作者:李品林;周愿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在甲状腺手术中全麻诱导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12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芬太尼组、盐酸羟考酮组以及联合组,每组各40例,其中芬太尼组患者给予芬太尼2μg/kg,盐酸羟考酮组患者给予盐酸羟考酮注射液0.1 mg/kg,联合组患者给予0.2 mg/kg盐酸羟考酮联合2 mg/kg丙泊酚予以全麻诱导处理.结果 三组患者入室基础值(T0)、喉镜暴露前(T1)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气管插管即刻后(T2)以及插管后1 min(T3)盐酸羟考酮组以及联合组优于芬太尼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刻与T0时刻比较,三组患者血压、心率和BIS均下降,T2时刻与T1时刻比较,三组患者血压、心率和BIS均上升.结论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在甲状腺癌手术中能够发挥有效的全麻作用.
作者:宋福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骨肉瘤的X线、CT及MRI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8例行穿刺活检或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骨肉瘤患者分别行X线、CT及MRI检查,分析并对比三者的影像学特征及优势.结果三种检查方式各具优势,X线的Codman三角的检出率高于CT和MRI(P<0.05);CT可明确显示幼小肿瘤骨及筛孔征;MRI可显示髓腔内肿瘤的相关信号.结论 X 线、CT 及 MRI 均可用于检查骨肉瘤,X 线是骨肉瘤诊断的首选方式 ;CT 可清晰显示病灶的细微结构及组织变化 ;MRI可准确确定肿瘤范围及浸润情况.三种检查方式各具优势,在实际工作当中,可将三种诊断方式进行结合,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赵龙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10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依据入院时间差异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54例)及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54例),对比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肢体恢复程度有效率(92.6%)高于对照组患者(6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80.5±6.7)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对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亦有良好效果.
作者:武桂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全脑联合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脑转移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得原发灶经病理证实的脑转移癌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先行全脑放疗Dt30~40 Gy,1.8~2.0 GY/F,5 F/W,再针对残留病灶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Dt20~30 Gy,2~3 GY/F,3~5 F/W.放疗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全组47例中,CR 2例(4.26%),PR 32例(68.08%),SD 10例(21.28%),PD 3例(6.38%),有效率72.34%;生存质量:显效14例(29.78%),有效27例(57.45%),无效6例(12.77%),总有效率87.23%.毒副反应主要是放射性脑水肿和骨髓抑制.结论 全脑联合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脑转移癌疗效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金松龄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