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萍
目的 观察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M组(n=20)和N组(n=20).N组进行常规正畸治疗,M组进行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M组的治疗效果优于N组;M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低于N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
作者:李国薇;牛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E)联合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子宫内膜息肉行TCRE的无生育要求EPS患者17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8例(A组)术后即刻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evonorgestrel-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LNGIUS,商品名:曼月乐);39例(B组)术后1次月经来潮第3天至门诊宫腔内放置曼月乐;45例(C组)术后口服3个月复方醋酸环丙孕酮片(达英-35);36例(D组)术后未进行任何处理.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及12个月各随访1次.比较各组患者术后的月经量、血红蛋白、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等指标.结果 术后3个月复查时,A、B、C三组平均月经量少于D组;四组患者血红蛋白和子宫内膜厚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未见复发病例,D组复发2例(6.25%),D组复发率高于另外三组(P<0.05).术后12个月时复查,A、B两组患者平均月经量少于C、D组(P<0.05),且A、B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小于C、D组(P<0.05),四组患者血红蛋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未见复发病例,C组复发4例(8.89%),D组复发6例(16.67%),C、D两组复发率高于A、B两组(P<0.05).A、B两组间在术后月经量、血红蛋白、子宫内膜厚度及术后复发例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RE联合放置LNGIU可减少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降低内膜息肉复发率;TCRE联合复方醋酸环丙孕酮片亦可减少EPS复发,但停药后EPS复发可能性增加.
作者:金珠;陈友国;侯文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检测胃癌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对于化疗疗效评估的意义.方法 以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56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于本院接受化疗3周期,分别于化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以胃镜检查作为化疗疗效评估的金标准,计算血清肿瘤标志物评估化疗疗效的诊断价值,分析与金标准的差异性.结果 肿瘤标志物CEA对化疗疗效的评估结果与金标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724、CA199及三项联合评估与金标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联合评估诊断的符合率为75.00%,敏感性为70.37%,特异性为79.31%.结论 以胃癌化疗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评估化疗疗效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特异性与敏感性,对于化疗疗效的评估具有数字化的参考意义.
作者:潘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10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依据入院时间差异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54例)及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54例),对比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肢体恢复程度有效率(92.6%)高于对照组患者(6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80.5±6.7)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对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亦有良好效果.
作者:武桂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高仿真情境模拟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的应用效果.方法 行调查问卷对2011级护理本科63名学生开展教学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针对该种教学法的应用有93.65%的学生赞成;自我评价结果较好.结论 高仿真情境模拟教学的应用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钟明利;江智霞;张咏梅;王万玲;潘红平;罗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在泌尿外科教学中,基于电子学档平台应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2013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人.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则采取基于电子学档平台的PBL教学模式.通过理论考试及问卷调查对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在理论考试的客观题部分,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分别为(43.37±3.97)分和(42.53±4.1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例分析题部分成绩高于对照组[(45.22±2.94)vs.(37.52±6.61)](P<0.05);实验组总体成绩高于对照组[(88.58±4.77)vs.(80.05±5.23)](P<0.05).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增强团队协作意识以及培养临床思维和应用能力,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电子学档平台的PBL教学模式在泌尿外科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墨;陈骊珠;杨泽宇;殷波;宋永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析膀胱肿瘤电切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orem自护理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行膀胱肿瘤电切术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床单双号分为两组,即单号组与双号组,每组各47例.单号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双号组患者采用orem自护理论予以护理,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双号组患者Barthel指数为(76.1±5.1)分,护理满意度为97.9%,与单号组患者的(64.7±5.8)分、80.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膀胱肿瘤电切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orem自护理论,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海苓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患者.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1.2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50%(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6.2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25%(P<0.05).结论 临床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
作者:闫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诊护模式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40例重症肺炎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诊护模式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实施传统诊护模式的4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相关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与满意度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发绀消失时间、肺罗音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与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重症肺炎患儿实施医护一体化诊护模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医疗纠纷,提高医疗护理满意度.
作者:祖媛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拟在住院医师培训椎管内麻醉教学中实行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BL).方法 选取住院医师培训学员25名,应用PBL教学法进行椎管内麻醉培训.首先由教师编制病例,提前交给学生,通过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学,收集资料,尝试解决问题.课堂教学分为导出病案、学员讨论及汇报和教师总结等环节.教学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相对于讲授为基础的教学,学员对PBL教学法更为满意;认为PBL教学法对教学效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培养临床思维,提高病史总结、甄别和诊断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表达能力和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等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学生愿意进行更多的PBL授课.结论 在住院医师培训椎管内麻醉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桂伶俐;吴鹏;高峰;张传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综合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措施,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病情得到控制所需的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化护理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病情的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
作者:李建彩;于新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对小儿重症过敏性紫癜患者选择丙种球蛋白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小儿重症过敏性紫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奇偶法,对小儿重症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过敏性紫癜治疗方法;观察组:常规过敏性紫癜疗法+丙种球蛋白治疗;对重症过敏性紫癜疗效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过敏性紫癜疗效为95.0%,高于对照组(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过敏性紫癜患儿疾病复发率为5.0%,低于对照组(3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重症过敏性紫癜患儿施以丙种球蛋白治疗,可以将过敏性紫癜疾病呈现出的重症表现加以有效缓解,终获得显著重症过敏性紫癜疗效.
作者:赵玉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在甲状腺手术中全麻诱导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12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芬太尼组、盐酸羟考酮组以及联合组,每组各40例,其中芬太尼组患者给予芬太尼2μg/kg,盐酸羟考酮组患者给予盐酸羟考酮注射液0.1 mg/kg,联合组患者给予0.2 mg/kg盐酸羟考酮联合2 mg/kg丙泊酚予以全麻诱导处理.结果 三组患者入室基础值(T0)、喉镜暴露前(T1)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气管插管即刻后(T2)以及插管后1 min(T3)盐酸羟考酮组以及联合组优于芬太尼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刻与T0时刻比较,三组患者血压、心率和BIS均下降,T2时刻与T1时刻比较,三组患者血压、心率和BIS均上升.结论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在甲状腺癌手术中能够发挥有效的全麻作用.
作者:宋福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在儿童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心力衰竭患儿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NT-proBNP水平,同时对观察组患者经针对性治疗前后的NT-proBN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治疗前NT-proBNP水平为(1562.43±76.32)ng/L,高于对照组血清NT-proBNP水平(165.72±13.45)ng/L(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儿NT-proBNP水平为(700.43±45.66)ng/L,低于治疗3 d后的NT-proBNP水平(1256.72±57.83)ng/L(P<0.05),但观察组治疗14 d后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NT-proBNP水平可以作为反映心功能状态的客观指标,有助于对儿童心力衰竭疾病严重程度作出准确和及时的诊断,同时也可以用于此类患者疗效的评价.
作者:闵双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在分析了当前我国医患关系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医学生步入临床实习阶段在医患关系方面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加强医患关系的措施和对策,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有效的建议.
作者:何平;张蓓茹;宋轻雷;云扬;李德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上颌窦内提升植骨和不植骨对种植骨结合疗效影响.方法 回顾选取2013年7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22颗需行内提升手术的种植体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有无植骨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66颗)和对照组(56颗),上颌窦内提升后研究组植入骨材料并植入种植体,而对照组不植骨但植入种植体,对比两组满意度状况、种植体内提升高度.结果 两组满意度状况、种植体内提升高度对比(P>0.05).结论 上颌窦内提升后不植骨与植骨能取得相同效果,种植体内提升高度无较大差异.
作者:李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胃癌的针对性手术配合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手术配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治疗胃癌的针对性手术配合可明显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增强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杨建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48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2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治疗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郭海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创面面积、换药次数、住院时间、VAS视觉评分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有较高的临床疗效,治疗后创面面积减小,减少换药次数,降低感染的风险,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孙全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感染性休克的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组和解剖标志定位组,统计两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穿刺时间、置管机械并发症、28 d内导管相关性感染及死亡例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 χ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穿刺时间、机械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00,P=0.035);28 d内导管相关性感染及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0,P=0.602).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经超声引导右锁骨下静脉置管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可作为置管困难患者及初学者的首选.
作者:孟玉兰;单新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