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珠;陈友国;侯文杰
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之一,与多个临床学科之间有着广泛的交叉.学生在学习时普遍反映难学、难懂和难记忆.为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在妇产科的临床教学中尝试采用P–TBL嵌合式教学方法,以期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同时培养其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作者:邱丽华;顾卓伟;狄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拟在住院医师培训椎管内麻醉教学中实行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BL).方法 选取住院医师培训学员25名,应用PBL教学法进行椎管内麻醉培训.首先由教师编制病例,提前交给学生,通过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学,收集资料,尝试解决问题.课堂教学分为导出病案、学员讨论及汇报和教师总结等环节.教学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相对于讲授为基础的教学,学员对PBL教学法更为满意;认为PBL教学法对教学效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培养临床思维,提高病史总结、甄别和诊断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表达能力和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等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学生愿意进行更多的PBL授课.结论 在住院医师培训椎管内麻醉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桂伶俐;吴鹏;高峰;张传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放疗医师的重要工作基础是医学影像诊断学.但是目前临床实习的医学生影像学技能基础差,影响实习医师的临床工作.肿瘤放射治疗学专业的医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相关知识较多,将增加了实习学生的学习难度.我们在肿瘤放疗的临床教学中发现,以多种影像学教学为基础的肿瘤放疗临床教学,促进了学生对肿瘤的精确诊断与临床分期,激发了实习学生的积极性,简化了教学难点,提高了临床教学效果.
作者:张文陆;王言;王晓鹏;杨旭;崔慧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患者.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1.2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50%(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6.2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25%(P<0.05).结论 临床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
作者:闫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经腹全子宫切除方案、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方案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3月入住我院的子宫疾病患者中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45例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方案,治疗组45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结果 常规组有7例(15.56%)出现并发症,治疗组有5例(11.11%)出现并发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排气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接受全子宫切除方案的患者,实施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方案效果显著.
作者:熊春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脑室肿瘤的MRI影像特点,提高脑室肿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室占位性病变的MRI影像表现.结果 不同脑室肿瘤的MRI表现有所不同,部分肿瘤具有某些特征性的表现.而大多数肿瘤具有发病年龄及好发部位特征.如脑膜瘤及中枢神经细胞瘤常见于中年人,而室管膜瘤及脉络丛乳头瘤则好发于儿童.脑膜瘤好发于侧脑室三角区,而室管膜瘤则好发于第四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则好发于侧脑室前角.结论 MRI影像学表现结合肿瘤的发病年龄及部位等可以提高脑室肿瘤的术前诊断准确率.
作者:蓝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改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行血凝试验检测的168例患者的结果,分析影响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试验人员操作不当、试验材料及仪器监管不力、患者自身因素等.结论血凝试验是临床检验中较为常规的基础检验方法,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指导,应根据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采取对应的改善对策.
作者:朱江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与分析多巴酚丁胺联合硝酸甘油对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硝酸甘油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多巴酚丁胺联合硝酸甘油进行治疗,记录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NP水平变化和发生头疼、恶心、腹泻不良反应的情况,并统计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发生头疼、恶心和腹泻的不良反应情况,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6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8.46%,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巴酚丁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可明显降低BNP水平,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王文俊;纪亚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在儿童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心力衰竭患儿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NT-proBNP水平,同时对观察组患者经针对性治疗前后的NT-proBN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治疗前NT-proBNP水平为(1562.43±76.32)ng/L,高于对照组血清NT-proBNP水平(165.72±13.45)ng/L(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儿NT-proBNP水平为(700.43±45.66)ng/L,低于治疗3 d后的NT-proBNP水平(1256.72±57.83)ng/L(P<0.05),但观察组治疗14 d后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NT-proBNP水平可以作为反映心功能状态的客观指标,有助于对儿童心力衰竭疾病严重程度作出准确和及时的诊断,同时也可以用于此类患者疗效的评价.
作者:闵双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本文就预防保健与康复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及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保健科接收的9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8例.参照组患者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予以预防保健及康复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模式下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22.6±11.2)mmHg,舒张压为(79.3±5.8)mmHg,并发症发生率为6.25%(3/48);参照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34.5±11.8)mmHg,舒张压为(88.3±6.6)mmHg,并发症发生率为27.08%(13/48);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预防保健及康复护理,对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均有积极作用.
作者:陈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传统正畸方法与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正畸方法,实验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治疗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治疗成功率为92.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上中切牙凸距差为(4.02±1.24)mm,上中切牙倾角为(27.63±4.25)°,磨牙移位为(3.42±0.46)mm,上齿槽座角为(-1.85±0.76)°,下齿槽座角为(1.36±0.44)°,尖牙间宽度为(1.72±0.83)mm,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口腔正畸患者效果确切,临床指标能够显著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能够显著降低.
作者:徐先绿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75%乙醇消毒加药口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100个西林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个;对照组采用复合碘擦拭法消毒,观察组采用75%乙醇消毒液喷雾法消毒;对比两组消毒效果.结果 经消毒后,两组菌落培养结果均得到显著改善,与消毒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消毒后,两组合格率均为100.00%;观察组操作时间和待干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75%乙醇喷雾法消毒与复合碘擦拭法消毒具有相近的效果,但可显著缩短操作时间及待干时间.
作者:惠云芳;晁青;张亚婷;张晓霞;姜媛媛;马雪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3级护生作为对照组,2014级护生作为观察组,每组各50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对比两组的各项综合能力评分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生学期末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体验式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全面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曹月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全脑联合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脑转移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得原发灶经病理证实的脑转移癌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先行全脑放疗Dt30~40 Gy,1.8~2.0 GY/F,5 F/W,再针对残留病灶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Dt20~30 Gy,2~3 GY/F,3~5 F/W.放疗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全组47例中,CR 2例(4.26%),PR 32例(68.08%),SD 10例(21.28%),PD 3例(6.38%),有效率72.34%;生存质量:显效14例(29.78%),有效27例(57.45%),无效6例(12.77%),总有效率87.23%.毒副反应主要是放射性脑水肿和骨髓抑制.结论 全脑联合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脑转移癌疗效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金松龄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相关因素与微生态制剂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2例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乳酶生片,观察组给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住院时间、发病年龄及侵入操作为小儿继发腹泻的高危因素;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65.38%,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高危因素有年龄、住院时间及侵入操作,给予其微生态制剂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雍其军;杨代秀;尹萍;盛文才;董莉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诊护模式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40例重症肺炎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诊护模式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实施传统诊护模式的4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相关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与满意度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发绀消失时间、肺罗音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与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重症肺炎患儿实施医护一体化诊护模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医疗纠纷,提高医疗护理满意度.
作者:祖媛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干预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随机选择70例,作为本次护理研究的分析对象.利用电脑随机手段,将纳入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常规组应用常规穴位敷贴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之上,实施中医健康教育以及加用表里经脉配穴法实施穴位敷贴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34/35),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85%(29/35),组间疗效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疗效的提升.
作者:韩爱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推拿配合针刺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接收的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在对照组组基础上,采用小儿推拿配合针刺治疗观察组患儿,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Ashworth痉挛评分低于对照组,Peabody粗大运动功能评分、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推拿配合针刺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师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于腰椎病变患者围手术期排尿时间、尿潴留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来我院行腰椎手术的患者251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排尿时间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尿潴留发生情况仅10例,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41%,高于对照组(84.0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腰椎病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排尿功能,能够显著降低尿潴留发生率,提升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秀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LBL与PBL教学在药理教学中的意义.方法 针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采用LBL,中医专业学生采用LBL+PBL进行药理学教学,通过理论考试及问卷调查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中医专业学生理论考试成绩高于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医专业学生教学效果优于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P<0.05).结论 LBL结合PBL可以提高医学生对药理学习的兴趣,更扎实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这是培养药理学人才的发展方向.
作者:梁涛;周玲玲;袁冬平;时乐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