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手术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的疗效及对Harris评分的影响分析

唐健民;陆晟;李祥;赵志胜

关键词:手术入路, 全髋关节, 疗效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手术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患者的疗效及Harris评分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42例患者分成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的患者接受微创前外侧入路法,对照组的患者则接受传统的后外侧入路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前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的治疗疗效更加,Harris评分也更高,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高危型HPV检测在CIN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采取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PV)进行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980例CI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记录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段高危型HPV检测结果 ,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 根据分析患者在不同时间段进行高危HPV检测情况看出,患者术前检测率为87.76%,均高于术后各时间段检测率,且患者术后2年检测率为14.29%,均低于其他各时间段检测率;术前CINⅠ、CINⅡ以及CINⅢ患者HPV负荷量均比术后6个月、1年以及2年HPV负荷量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IN患者诊断中采取高危型HPV进行检测,诊断率较高,且为治疗后进行监测提供基础依据,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影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因素探究

    目的 分析影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因素.方法 选择我中心检验科2015年3月21日—2016年3月21日检查的1030名受检对象,分析并统计为受检对象检查中出现检验失误的例数,并分析引发失误的原因与阶段分布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方案.结果 1030名受检对象共检验1850次,其中406例检验失误,占据百分比为39.42%,分析出现失误的阶段分别为准备阶段、采集样本、处理样本、检验设备使用不当.结论 分析对医学检验质量造成影响的控制因素较多,有关部门应加强控制各个检验阶段的力度,利于将检验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作者:曹俊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通过低流量通气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HR、RR、PaCO2、PaO2变化.结果 通过治疗,所有患者的HR、RR、PaCO2均有所下降,PaO2有所升高,而观察组患者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治疗时要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能够减少患者死亡率以及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时玲燕;刘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探讨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分析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的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8月我院接收的40例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每组均有20例患者,为患者提供不同的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指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手术组中,11例优秀、6例良好、3例尚可,优良率为85%;非手术组中,9例优秀、5例良好、4例尚可、2例较差、优良率为70%,两组优良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要结合患者的骨折情况,对其进行分析,视情况采取手术或非手术的治疗方式,确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贺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加强医学生普外科临床实习期间的临床思维培养

    临床思维是临床医生重要的基本能力.临床实习阶段,是一个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转变,理论开始联系实践的重要衔接阶段,这一阶段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对临床医生的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医学本科生在普外科实习期间的带教实践经验基础上,认为在此期间,应该根据医学生的特点,建立以患者为中心、严谨、协作、统筹、坚持的基本理念,通过讲座、查房、病历规范书写、参加手术、讨论等措施,加强训练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循证医学思维的基本思维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翟宏军;张心武;孙晓力;马双余;刘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CT动态灌注成像技术测定肝脏血流量及其与肝硬化程度的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CT动态灌注成像技术测定肝脏血流量与肝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5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组,再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者2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同时进行含有肝脏、脾脏、主动脉、门静脉的层面的CT动态灌注成像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肝硬化患者的HAP、PVP和THBF均明显降低,MTT有所延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HPI和DV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程度不同HAP、PVP、THBF、HPI和MT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螺旋CT灌注成像测定肝脏血流量具有无创、安全、重复性好等特点,可在临床范围内广泛使用.

    作者:李尚昆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纳洛酮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纳洛酮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40例患者治疗后BR、HR、PaO2、PaCO2血气分析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并发症发生率为5.00%.结论 纳洛酮具有良好的兴奋呼吸系统神经中枢作用,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给药简单、安全性和稳定性高.

    作者:黄柳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眼部三氯氧磷中毒致双眼不能下转1例

    通过观察1例双眼三氯氧磷中毒后致双眼下转不能的患者,将其作为首次报道,证实三氯氧磷中毒可影响骨骼肌运动.应注意三氯氧磷除导致肺水肿和化学烧伤等症状外,还可致血胆碱脂酶活性下降.研究发现三氯氧磷水解中间产物二氯化磷酸可抑制胆碱脂酶活性.三氯氧磷中毒可使用阿托品治疗,解磷定不能逆转三氯氧磷对胆碱脂酶的抑制.

    作者:周洪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PBL联合CBL教学法应用于急诊医学见习教学的效果.方法 将昆明医科大学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60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作为对照组,2013级临床专业60名学生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法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学生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考试成绩及学生满意度等调查.结果 PBL联合CBL组的理论成绩和临床技能考试成绩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联合CBL教学模式能够激发见习同学的学习兴趣,对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临床思维能力等均有提高,对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值得在急诊医学见习教学中推广.

    作者:杨春爱;曾晓燕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分析

    目的 探究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经CT检查的特点与表现.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由临床经验丰富且专业性强的影像学医师对所选患者实施CT检查,对检查的结果 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疾病类型中,单纯性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占比高(51.25%),对比其他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分型中,脑池积血占比高(57.50%),与其他疾病分型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的为纵裂池积血(37.50%).结论 在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实施CT检查时,临床医师需对其特点进行充分掌握,若有疑似病例,需积极采取各项检查予以确诊,此外还需依照患者病情实际情况给予对症治疗,确保其预后及疗效.

    作者:孙明凤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宫炎平胶囊与奥硝唑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宫炎平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96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各48例.常规组给予服用奥硝唑治疗,联合组给予宫炎平胶囊与奥硝唑联合服用,比较两组总疗效及病情复发.结果 联合组的总疗效为95.83%,高于常规组的70.8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的复发率为8.33%,低于常规组的22.9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炎平胶囊与奥硝唑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能充分提高药效且有效控制病情复发,具有临床推广作用.

    作者:李宜萍;吕强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TBL)是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BL)上发展而来的新型教学方法.本文综述了TBL的发展、特点及实施过程,同时简述了TBL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以促进TBL在神经病学的广泛应用.

    作者:陈洪苹;钟镝;薄红;郭庆峰;李国忠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血液病12例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循证护理研究

    目的 分析血液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者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12例出现CRBSI的PICC置管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开展循证护理,分析结果.结果 9例患者顺利完成化疗,导管正常留置.另外3例因出现间断性体温上升而拔管,依照药敏实验结果 ,使用抗生素治疗后,体温达到正常水平,血培养结果 正常.结论 对于血液病PICC置管者,开展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预防CRBSI发生,改善患者治疗结果 ,促进疾病转归,提升生活品质.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急诊患者108例,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可帮助患者更好的改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丁永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躁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

    目的 研究分析躁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与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躁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以患者攻击行为危险因素为依据,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患者MO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躁狂症患者攻击行为护理中效果明显.

    作者:翟清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大隐静脉主干支经皮结扎术,术后进行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肢.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中药方内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治愈28例,有效2例;对照组中,治愈20例,有效6例,无效4例.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敏道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的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应用后对临床价值统计分析,为临床路径的推广及规范临床提高医疗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小儿内科病房2015年1月—2016年12月过敏性紫癜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48例),其中观察组中2例患者中途退出,观察疗效判断、医嘱的依从性、患儿家长的治护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疾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97.82%,对照组为82.3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嘱依从率为95.65%,对照组为73.5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家长的治护满意度为97.83%,对照组为82.3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5.65%,对照组为70.5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3个月内疾病复发率为19.57%,对照组为58.8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诊疗宣教严格按照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进行,患儿疾病疗效好,医嘱依从性、患儿家长的治护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知晓率高,3个月的疾病复发率低.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路苓;张明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性质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性质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结果 差异.结果 46枚淋巴结中二维超声检出34枚,占73.91%;经超声造影检出44枚,占95.65%.结论 超声造影能够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性质进行更有效判定,且能完成定位引导淋巴结活检.

    作者:姜桂艳;武永丽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不同给氧方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给氧方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2010年4月—2015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及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动脉血气结果 、患儿脑室内出血、正压呼吸治疗时间、住院费用和死亡率等.结果 观察组患儿动脉血气、脑室内出血、正压呼吸治疗时间、住院费用和死亡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法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李德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调整生活方式对难治性耳鸣及睡眠障碍的疗效

    目的 探究难治性耳鸣以及睡眠障碍患者接受生活方式调节干预的价值.方法 选取难治性耳鸣及睡眠障碍患者50例,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25日—2016年7月30日,其均给予生活方式调整干预,对比难治性耳鸣及睡眠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的耳鸣及睡眠障碍情况.结果 耳鸣及睡眠障碍患者平均起效时间为(17.86±12.58)天,患者治疗后的TEQ评分为(8.59±1.50)分,低于治疗前的TEQ评分(11.89±1.20)分,干预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睡眠障碍均较治疗前改善.结论 耳鸣及睡眠障碍患者接受生活方式调整干预,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善其耳鸣及睡眠障碍情况,提高其满意度,意义重大.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