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韩冰;蓝诺
目的 研究分析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运用于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法为依据,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选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运用于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张效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实性结节良恶性评估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1—12月有乳腺实性结节的患者100例(结节共110个)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手术切除及术后病理学检查.入组患者均进行术前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检查,并进行BI-RADS分类,综合评估结节的良恶性.与术后病理结果 比较,计算其诊断符合率.结果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评估乳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符合率为89.09%.结论 采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于乳腺实性结节良恶性的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符合率.
作者:凌金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疗法治疗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基础组(n=30,基础护理)和干预组(n=30,手术室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后SAS、SDS、VAS评分与基础组相比较低,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疗法治疗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优良.
作者:王亚芬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改良后切联合扩肛法治疗慢性肛裂临床疗效.方法 患者入院后由护士随机分配患者床位,单号床位患者进入实验组,双号床位患者进入对照组.实验组行改良后切联合扩肛法治疗,对照组行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时间、溃疡愈合时间、临床疗效以及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疼痛缓解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不良情况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后切联合扩肛法治疗慢性肛裂治愈率高、患者术后痛苦小、恢复时间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无复发、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余显畅;钟雄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5年8月肾癌患者的临床病例6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手段,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上外加针对性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各个指标包括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镇痛治疗情况、心理状态等.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人数为8例,并发症发生率是26.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人数是2例,并发症发生率占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止痛棒的使用率为16.7%,对照组患者在止痛棒的使用率是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镇痛泵使用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针对性的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路靖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浅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措施.方法 将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集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讨论组(30例),对照组按照精神科基本要求护理,讨论组实施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与讨论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运用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增加患者满意率.
作者:倪明慧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宫炎平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96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各48例.常规组给予服用奥硝唑治疗,联合组给予宫炎平胶囊与奥硝唑联合服用,比较两组总疗效及病情复发.结果 联合组的总疗效为95.83%,高于常规组的70.8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的复发率为8.33%,低于常规组的22.9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炎平胶囊与奥硝唑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能充分提高药效且有效控制病情复发,具有临床推广作用.
作者:李宜萍;吕强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介入临床护理路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2017年3月共收治的3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150例与对照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2.67%;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为(6.22±1.23)d,少于对照组的(10.82±1.06)d;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8.67%,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天数,且大大提升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马慧;付新锐;马会清;刘玲;朱明婷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分析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2月在我院行骨科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研究组实施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分析两组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均通过干预后,对组间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观察对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骨科手术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高月琴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与探究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于本院就诊及接受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检测8794项次,按照年龄不同分为8组,分析患者的检测情况.结果 11~20岁组患者的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检出率与0~10岁组、40~50岁组、50~60岁组、60~70岁组、70~80岁组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20~30岁组、30~40岁组相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抗体-IgM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乐乐;葛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心电图检查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110例患者分别给予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同时对其诊断结果 给予记录和对比.结果 实验组各项指标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诊断检出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心脏病诊断当中采取动态心电图的心电异常检出率相对比较高,同时临床诊断阳性率也相对比较高,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董学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对于采用胸腔镜进行治疗的食管癌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进入我院进行治疗确诊为食管癌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1例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21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发现观察组的满意度(95.23%)高于对照组(71.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采用腹腔镜对食管癌治疗时采用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何纪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PBL教学在胃肠外科临床实习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6年1—12月实习的120名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取P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理论、临床技能、病例分析及医患沟通成绩.结果 PBL教学实验组理论、临床技能、病例分析及医患沟通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教学方法能提高临床实习生理论成绩、临床技能能力、病例分析能力及医患沟通技巧,值得临床实习教学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正权;陈旭;周昕;王麦建;程家平;文坤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应用CNP对肺炎患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7年4月我院儿科治疗的141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CNP组、传统组,CNP组74例,传统组67例,护理后,对比两组肺炎患儿的恢复情况、肺功能与炎性指标.结果 传统组的MIF、MEF及25/PF低于CNP组,传统组的TGF-β1、TNF-α高于CNP组,IL-18低于CNP组.结论 护理肺炎患儿时,应用CNP能促进康复.
作者:王光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带模型演练在提高产科实习生教学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产科实习学生,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采用小讲课、教学查房、教学病历讨论等传统带教方式教学模式实习的学生60名,作为常规组;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采用以上方式加带模型演练实习学生60名,作为模型组,分析两组学生实习结束后参加实习考核的成绩,主要包括教研室满意评分、出科成绩、技能掌握、实习态度、沟通能力五项主要指标.结果 两组学生入科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学生教研室满意评分、出科成绩、技能掌握、实习态度、沟通能力分别为(83.05±5.11)分、(86.47±15.74)分、(83.25±5.14)分、(86.06±4.18)分、(76.03±11.47)分均高于常规组的(80.50±5.50)分、(73.58±10.66)分、(75.51±8.32)分、(79.32±8.33)分、(70.33±10.19)分(P<0.05).结论 使用实物模型演练带教可有效帮组实习生掌握产科实习过程中各种处理方式和流程要点,提高产科实习生的学习质量,相较于传统教学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作者:崔建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8例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44例患者利用超声心动图确诊为肺动脉高压,占所有患者的91.67%,所得的肺动脉收缩压数值为(80.97±13.72)mmHg.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估测肺动脉压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可作为评价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作者:吴宏匀;常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分析躁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与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躁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以患者攻击行为危险因素为依据,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患者MO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躁狂症患者攻击行为护理中效果明显.
作者:翟清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抑制JNK通路对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诱导人结肠癌SW620细胞S期阻滞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Gen不同浓度及抑制JNK通路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随Gen浓度的增高,S期阻滞作用增强(P<0.01);抑制JNK通路可增强Gen对SW620细胞S期的阻滞作用(P<0.01).结论 抑制JNK通路可增强Gen诱导SW620细胞S期阻滞作用.
作者:赵忠新;郎慧玲;刘晟男;钱甜甜;曹玓;王钰粟;刘丹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削薄型带蒂髂骨皮瓣在手指再造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手指再造的8例患者均应用削薄型带蒂髂骨皮瓣,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例患者的再造手指均成活,术后随访半年,所有患者的再造手指都恢复了大部分触觉和痛觉,并恢复了一定的功能.有1例患者由于略臃肿进行了第2次整形手术,效果较好.结论 削薄型带蒂髂骨皮瓣在手指再造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需要植皮,对外观和功能的影响均较小,且安全可靠、供区隐藏、成活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冷双芝;宗民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在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治疗中应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的效果.方法 搜集我院治疗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45例,全部患者均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记录治疗效果.结果 经6个月随访,均骨性愈合,恢复行走能力,未出现断钉、螺旋刀片退出等现象.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为(90.73±6.14)分,总优良率91.11%.结论 应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改善患者各项指标,且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立建;包庆武;王桂仁;王晓晖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