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宏匀;常娟
目的 研究分析宫炎平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96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各48例.常规组给予服用奥硝唑治疗,联合组给予宫炎平胶囊与奥硝唑联合服用,比较两组总疗效及病情复发.结果 联合组的总疗效为95.83%,高于常规组的70.8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的复发率为8.33%,低于常规组的22.9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炎平胶囊与奥硝唑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能充分提高药效且有效控制病情复发,具有临床推广作用.
作者:李宜萍;吕强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2017年3月共收治的300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150例)与对照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2.67%;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8.67%,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大大提升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黄秀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医院感染预警模型对ICU病房患者感染等预警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的ICU病房患者18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感染预防措施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3例.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预防效果.结果 观察组感染发生率9.63%,对照组为12.73%,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在医院中属于感染高发病房,通过建立感染预警模型,能够有效减少重症病房的感染发生率.
作者:林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介入临床护理路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2017年3月共收治的3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150例与对照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2.67%;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为(6.22±1.23)d,少于对照组的(10.82±1.06)d;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8.67%,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天数,且大大提升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马慧;付新锐;马会清;刘玲;朱明婷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临床医疗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是住院医师从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过渡的必经之路.而教学查房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重要教学活动,是培养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进行有效医疗诊治活动的主要途径之一.临床路径是将诊治思维过程程序化的一种诊疗模式.如能将临床路径引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查房中,将有利于规范教学流程和住院医师临床思维,提高教学及医疗质量.方法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已于2008年开始将临床路径应用于疾病诊治过程中,所以我们以此为基础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查房中尝试借鉴临床路径的思维及运作方式进行新形式的教学查房活动.结果 在教学查房中引入临床路径后有以下成果:(1)住院医生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能力有所提高;(2)住院医师的自学能力及教师的带教能力均有所提高;(3)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更为清晰;(4)住院医生医患沟通能力明显增强.结论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中应用临床路径,有利于住院医师全面掌握临床基本技能及临床思维,提高教学及医疗质量.
作者:吴娜;李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伴有慢性腹泻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粪便标本的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方法 将医院收取的91例伴有慢性腹泻的HI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粪便标本进行标本病原微生物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检出病原微生物感染标本53份,阳性率为58.2%;真菌、隐孢子虫、结核分枝杆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空肠弯曲菌、沙门菌感染率分别为47.2%、24.5%、15.1%、7.5%、3.8%、1.9%.结论 真菌、隐孢子虫等病原微生物是HIV感染患者伴发慢性腹泻的主要原因,临床中要针对性加强防范.
作者:郭静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对于采用胸腔镜进行治疗的食管癌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进入我院进行治疗确诊为食管癌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1例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21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发现观察组的满意度(95.23%)高于对照组(71.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采用腹腔镜对食管癌治疗时采用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何纪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脂代谢异常及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探讨胰岛素抵抗患者其血脂代谢异常情况.结果 非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率分别为70.1%和29.8%,胰岛素抵抗和非胰岛素抵抗者其TC、TG、LDL和HDL之间比较(P<0.05);胰岛素抵抗者中存在血脂异常者14例,非胰岛素抵抗者中存在血脂异常者12例,两者比较(P<0.05).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血脂异常者其胰岛素发生率较高,两者具有正性相关性.
作者:胡伟;王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血液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者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12例出现CRBSI的PICC置管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开展循证护理,分析结果.结果 9例患者顺利完成化疗,导管正常留置.另外3例因出现间断性体温上升而拔管,依照药敏实验结果 ,使用抗生素治疗后,体温达到正常水平,血培养结果 正常.结论 对于血液病PICC置管者,开展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预防CRBSI发生,改善患者治疗结果 ,促进疾病转归,提升生活品质.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对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EVAR)患者中各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6例腹主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FTS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焦虑抑郁、血压达标、下床活动和住院时间、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率的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24 h、出院时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达标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FTS管理可降低EVAR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术后康复速度,降低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哲;赵惠敏;王丽威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骨科创伤感染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VSD)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行VSD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治愈时间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为(17.00±9.68)d,对照组为(22.24±15.43)d,观察组治愈所花费时间更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创伤感染的治疗中应用VSD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治愈进程.
作者:丁春劲;崔海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护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进行探讨,实施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探讨组,平均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护理模式,探讨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健康知识达标情况.结果 探讨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探讨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知识达标率低于探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可取得优质的服务,患者满意率较高、并发症少.
作者:谭云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分析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接受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对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以及高密度额脂蛋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经治疗均有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显著升高,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而且具有较为显著的降血脂作用,效果较好,临床上应用此方式,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张聪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标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护理方法,标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结果 标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8.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78.00%.结论 标准组的护理方法有效提高本院的护理水平,应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谢露颖;肖甫尔·娜仁才才克;秦泽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改良截石位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45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术中的体位方式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术中选用改良截石位(23例),对照组在术中选用常规体位(22例),观察分析组间的手术情况.结果 患者均通过手术治疗后,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短(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选取改良截石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朱晶;陈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对228例经临床确诊,及111例5年以上长期随访病例,观察分析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与治疗,进一步明确原发性开角青光眼的诊断依据与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2012年1月经我科门诊确诊的228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根据患者的眼压情况,眼底照相所见,及视野改变,参考HRT、OCT等检查结果 ,将之分为高眼压型及低眼压型两组进行观察分析,并对其中111例随访5年以上病例的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228例中,高眼压型者126例,占55.3%,低眼压型者102例,占44.7%;药物治疗随访5年以上者111例,其中高眼压组72例,平均眼压下降33.55%,低眼压组39例,平均眼压下降13.93%.所有病例眼压均可控制在各自的目标眼压水平范围,眼底及视野损害无进一步发展.病情得到稳定控制;另有15例药物未能控制眼压者行滤过性手术,其中11例成功,4例失败终失明.结论 (1)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相当困难,尤其低眼压型者,主要根据眼底照相,观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视杯凹陷、盘沿面积等的改变.(2)视野检查出现青光眼性损害,是POAG诊断的金标准.HRT、OCT仅作为参考.(3)目标眼压设定:早期患者为18 mmHg以下,或比基线眼压下降30%以上;晚期患者眼压应降至12 mmHg以下,介于早期与晚期之间的进展期患者,眼压应控制在15 mmHg左右.
作者:程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评估疤痕子宫妊娠女性自然分娩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并对影响其自然分娩的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疤痕子宫妊娠产妇纳入本组研究,对比自然分娩以及剖宫产两种不同分娩产妇所占的比例以及患者各自的预后情况.结果 自然分娩女性所占比例高于剖宫产女性,自然分娩产妇的产后感染和出血量多的情况少于剖宫产产妇(P<0.05).自然分娩产妇对分娩方式和分娩结果 的满意度更高(P<0.05).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产程异常、胎盘前置、宫内窘迫、产妇拒绝试产等.结论 从整体结果 来看,疤痕子宫妊娠女性自然分娩可获得更好的预后,可行性和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月红;李根霞;张桂琴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削薄型带蒂髂骨皮瓣在手指再造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手指再造的8例患者均应用削薄型带蒂髂骨皮瓣,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例患者的再造手指均成活,术后随访半年,所有患者的再造手指都恢复了大部分触觉和痛觉,并恢复了一定的功能.有1例患者由于略臃肿进行了第2次整形手术,效果较好.结论 削薄型带蒂髂骨皮瓣在手指再造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需要植皮,对外观和功能的影响均较小,且安全可靠、供区隐藏、成活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冷双芝;宗民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胆石症患者术后及并发症护理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5年1—1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60例胆石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26.67%,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行手术治疗的胆石症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虽不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但可显著降低,值得应用.
作者:侯铭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带模型演练在提高产科实习生教学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产科实习学生,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采用小讲课、教学查房、教学病历讨论等传统带教方式教学模式实习的学生60名,作为常规组;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采用以上方式加带模型演练实习学生60名,作为模型组,分析两组学生实习结束后参加实习考核的成绩,主要包括教研室满意评分、出科成绩、技能掌握、实习态度、沟通能力五项主要指标.结果 两组学生入科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学生教研室满意评分、出科成绩、技能掌握、实习态度、沟通能力分别为(83.05±5.11)分、(86.47±15.74)分、(83.25±5.14)分、(86.06±4.18)分、(76.03±11.47)分均高于常规组的(80.50±5.50)分、(73.58±10.66)分、(75.51±8.32)分、(79.32±8.33)分、(70.33±10.19)分(P<0.05).结论 使用实物模型演练带教可有效帮组实习生掌握产科实习过程中各种处理方式和流程要点,提高产科实习生的学习质量,相较于传统教学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作者:崔建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