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中的治疗分析

张聪雅

关键词: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接受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对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以及高密度额脂蛋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经治疗均有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显著升高,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而且具有较为显著的降血脂作用,效果较好,临床上应用此方式,可以推广应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双源CT彩色编码图在痛风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探索痛风不同的临床表现时DSCT彩色编码图阳性率之间的关系,为DSCT诊断早期痛风提供更有力的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2月就诊于山西大医院和山西省汾阳医院风湿科90例经明确诊断的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所有患者均行双侧足踝关节和(或)双侧膝关节DSCT检查,比较有无高尿酸血症、有无痛风石、有无骨质破坏三组患者DSCT结果 阳性率.结果 三组患者DSCT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DSCT彩色编码图成像技术对痛风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情况有较好的显示能力,对痛风早期患者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可作为早期痛风诊断的重要方法,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秀林;张丽卿;张莉芸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影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因素探究

    目的 分析影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因素.方法 选择我中心检验科2015年3月21日—2016年3月21日检查的1030名受检对象,分析并统计为受检对象检查中出现检验失误的例数,并分析引发失误的原因与阶段分布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方案.结果 1030名受检对象共检验1850次,其中406例检验失误,占据百分比为39.42%,分析出现失误的阶段分别为准备阶段、采集样本、处理样本、检验设备使用不当.结论 分析对医学检验质量造成影响的控制因素较多,有关部门应加强控制各个检验阶段的力度,利于将检验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作者:曹俊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以及相关分析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4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A组与B组;对患者进行脉搏传导速度(PWV)和内皮功能评估指数的测定,以及相关指标的检查.结果 A组PWV高于B组,RHI低于B组,两组年龄、透析时间、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一般检查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透析时间、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蛋白等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有直接关系.

    作者:董胜柱;白友为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体会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分为实验组(综合训练,44例)和对照组(肌力训练,44例),对比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后肌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肌力恢复有效率97.73%,Barthel评分(66.9±8.2)分,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予以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可有效增强肌力水平,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王华荣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PBL结合CBL教学法在妇产专科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妇产专业临床药师培训的新方法,为提高临床药师培训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妇产专业学员培训过程中,将PBL结合CBL教学法应用于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教学中.理论知识的教学课程采用标准化病例进行教学,临床实践选择难度适宜的床旁真实病例进行带教,并基于病例进一步指导学员完成其他教学环节.结果 PBL结合C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培训效率,并提升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技巧.结论 PBL结合CBL教学法可用于妇产专业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但由于应用时间较短,范围有限,在教学实践中还需对其不断加以完善.

    作者:钱懿轶;李晓甦;马敬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躁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

    目的 研究分析躁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与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躁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以患者攻击行为危险因素为依据,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患者MO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躁狂症患者攻击行为护理中效果明显.

    作者:翟清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纳洛酮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纳洛酮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40例患者治疗后BR、HR、PaO2、PaCO2血气分析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并发症发生率为5.00%.结论 纳洛酮具有良好的兴奋呼吸系统神经中枢作用,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给药简单、安全性和稳定性高.

    作者:黄柳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分析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标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护理方法,标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结果 标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8.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78.00%.结论 标准组的护理方法有效提高本院的护理水平,应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谢露颖;肖甫尔·娜仁才才克;秦泽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价值评价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12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及效果.结果 实验组满意程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患者的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王震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急诊患者108例,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可帮助患者更好的改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丁永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测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 观察与探究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于本院就诊及接受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检测8794项次,按照年龄不同分为8组,分析患者的检测情况.结果 11~20岁组患者的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检出率与0~10岁组、40~50岁组、50~60岁组、60~70岁组、70~80岁组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20~30岁组、30~40岁组相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抗体-IgM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乐乐;葛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PBL联合CBL教学法应用于急诊医学见习教学的效果.方法 将昆明医科大学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60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作为对照组,2013级临床专业60名学生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法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学生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考试成绩及学生满意度等调查.结果 PBL联合CBL组的理论成绩和临床技能考试成绩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联合CBL教学模式能够激发见习同学的学习兴趣,对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临床思维能力等均有提高,对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值得在急诊医学见习教学中推广.

    作者:杨春爱;曾晓燕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中心静脉压在治疗急性右室心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右室心梗治疗过程中中心静脉压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急性右室心梗患者设为观察组,并分为A组、B组和C组三组,每组各30例;另外选取40例急性右室心梗患者作为对照组;各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扩容治疗,期间对照组不监测中心静脉压,观察组监测中心静脉压水平,其中A组患者保持中心静脉压水平为6~12 cmH2O,B组患者为13~19 cmH2O,C组患者为20~26 cmH2O;比较患者的死亡情况、肺水肿发生情况及中心静脉压水平.结果 观察组死亡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C组患者的肺水肿发生率为36.7%,高于A组患者的6.7%和B组患者的1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单纯心梗与非单纯心梗患者治疗36 h、48 h后的中心静脉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过程中,监测中心静脉压水平,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其中保持中心静脉压为13~19 cmH2O范围内可取得佳疗效.

    作者:包智章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假体周围骨折临床效果

    目的 对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式以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对3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假体周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有9例术中并发假体附近骨折病例,没有出现假体柄远端骨折情况,手术中进行了重新固定,共有23例患者术后合并假体周围骨折,回顾分析临床治疗方式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者经过3~9个月骨性愈合,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复查,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屈曲度均超过了80°,Harris评分相比手术前明显提升(P<0.01).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合并假体附近骨折的临床病因比较复杂,为患者提供Vancouver分型,选择合适治疗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郎岩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胆石症患者术后及并发症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胆石症患者术后及并发症护理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5年1—1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60例胆石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26.67%,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行手术治疗的胆石症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虽不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但可显著降低,值得应用.

    作者:侯铭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透析模式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后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各自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51例)与腹膜透析组(46例),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透析前后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钾离子、二氧化碳结合力等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组3年存活率略优于血液透析组,两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其不同的适应证采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个体化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及生存质量.

    作者:李国祝;徐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临床路径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目的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临床医疗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是住院医师从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过渡的必经之路.而教学查房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重要教学活动,是培养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进行有效医疗诊治活动的主要途径之一.临床路径是将诊治思维过程程序化的一种诊疗模式.如能将临床路径引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查房中,将有利于规范教学流程和住院医师临床思维,提高教学及医疗质量.方法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已于2008年开始将临床路径应用于疾病诊治过程中,所以我们以此为基础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查房中尝试借鉴临床路径的思维及运作方式进行新形式的教学查房活动.结果 在教学查房中引入临床路径后有以下成果:(1)住院医生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能力有所提高;(2)住院医师的自学能力及教师的带教能力均有所提高;(3)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更为清晰;(4)住院医生医患沟通能力明显增强.结论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中应用临床路径,有利于住院医师全面掌握临床基本技能及临床思维,提高教学及医疗质量.

    作者:吴娜;李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不同口腔修复膜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的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10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60例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均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肽膜引导骨再生,研究组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骨再生情况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股厚度以及植骨厚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海奥口腔修复膜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中术中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陈文斌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中药塌渍疗法和结肠灌洗在慢性乙肝肝衰竭高黄疸治疗效果

    目的 探究中药塌渍疗法联合结肠途径治疗机中药灌洗治疗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高黄疸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肝肝衰竭高黄疸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患者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加中药塌渍疗法,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结肠途径治疗机中药灌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纳差、腹胀、黄疸的缓解时间快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TBil、PTA等指标上升幅度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途径治疗机中药灌洗治疗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高黄疸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以及相关指标的恢复,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借鉴使用.

    作者:李瑞旭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带模型演练在提高产科实习生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目的 探究带模型演练在提高产科实习生教学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产科实习学生,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采用小讲课、教学查房、教学病历讨论等传统带教方式教学模式实习的学生60名,作为常规组;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采用以上方式加带模型演练实习学生60名,作为模型组,分析两组学生实习结束后参加实习考核的成绩,主要包括教研室满意评分、出科成绩、技能掌握、实习态度、沟通能力五项主要指标.结果 两组学生入科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学生教研室满意评分、出科成绩、技能掌握、实习态度、沟通能力分别为(83.05±5.11)分、(86.47±15.74)分、(83.25±5.14)分、(86.06±4.18)分、(76.03±11.47)分均高于常规组的(80.50±5.50)分、(73.58±10.66)分、(75.51±8.32)分、(79.32±8.33)分、(70.33±10.19)分(P<0.05).结论 使用实物模型演练带教可有效帮组实习生掌握产科实习过程中各种处理方式和流程要点,提高产科实习生的学习质量,相较于传统教学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作者:崔建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