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塌渍疗法和结肠灌洗在慢性乙肝肝衰竭高黄疸治疗效果

李瑞旭

关键词:结肠途径, 中药灌洗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肝衰竭, 高黄疸
摘要:目的 探究中药塌渍疗法联合结肠途径治疗机中药灌洗治疗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高黄疸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肝肝衰竭高黄疸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患者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加中药塌渍疗法,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结肠途径治疗机中药灌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纳差、腹胀、黄疸的缓解时间快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TBil、PTA等指标上升幅度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途径治疗机中药灌洗治疗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高黄疸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以及相关指标的恢复,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借鉴使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支气管哮喘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变化及意义

    目的 通过观察T细胞、B细胞、NK细胞活性来研究哮喘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免疫功能.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40例哮喘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研究组)、40例哮喘患者(哮喘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和NK细胞水平.结果 研究组、哮喘组CD3+、CD4+、CD4+/CD8+、B细胞和NK细胞表达水平与健康组比较降低(P<0.05);研究组与哮喘对照组比较,CD3+、CD4+、CD4+/CD8+、B细胞和NK细胞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哮喘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哮喘患者免疫功能低于正常健康人群,而前者下降更为严重,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增强免疫治疗.

    作者:张洪泉;贾宝辉;王亚军;胡建平;张希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探讨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分析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的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8月我院接收的40例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每组均有20例患者,为患者提供不同的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指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手术组中,11例优秀、6例良好、3例尚可,优良率为85%;非手术组中,9例优秀、5例良好、4例尚可、2例较差、优良率为70%,两组优良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要结合患者的骨折情况,对其进行分析,视情况采取手术或非手术的治疗方式,确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贺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后腹腔镜去顶减术治疗肾囊肿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在肾囊肿治疗中予以后腹腔镜去顶减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所收治的肾囊肿患者共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开放手术,观察组予以后腹腔镜去顶减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且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囊肿临床患者采取后腹腔镜去顶减术进行治疗,获取了明显的疗效.

    作者:刘兆勇;王元中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不同手术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的疗效及对Harris评分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手术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患者的疗效及Harris评分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42例患者分成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的患者接受微创前外侧入路法,对照组的患者则接受传统的后外侧入路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前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的治疗疗效更加,Harris评分也更高,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唐健民;陆晟;李祥;赵志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骨科创伤感染VSD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和分析骨科创伤感染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VSD)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行VSD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治愈时间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为(17.00±9.68)d,对照组为(22.24±15.43)d,观察组治愈所花费时间更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创伤感染的治疗中应用VSD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治愈进程.

    作者:丁春劲;崔海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到本院体检的5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血脂检验.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0.9±0.6)mmol/L、(1.4±0.7)mmol/L,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健康人,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存在明显异常,血脂检验在糖尿病诊治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冷文尧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闭合复位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在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治疗中应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的效果.方法 搜集我院治疗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45例,全部患者均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记录治疗效果.结果 经6个月随访,均骨性愈合,恢复行走能力,未出现断钉、螺旋刀片退出等现象.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为(90.73±6.14)分,总优良率91.11%.结论 应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改善患者各项指标,且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立建;包庆武;王桂仁;王晓晖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分析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标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护理方法,标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结果 标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8.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78.00%.结论 标准组的护理方法有效提高本院的护理水平,应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谢露颖;肖甫尔·娜仁才才克;秦泽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脂代谢异常及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脂代谢异常及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探讨胰岛素抵抗患者其血脂代谢异常情况.结果 非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率分别为70.1%和29.8%,胰岛素抵抗和非胰岛素抵抗者其TC、TG、LDL和HDL之间比较(P<0.05);胰岛素抵抗者中存在血脂异常者14例,非胰岛素抵抗者中存在血脂异常者12例,两者比较(P<0.05).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血脂异常者其胰岛素发生率较高,两者具有正性相关性.

    作者:胡伟;王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心电图检查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110例患者分别给予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同时对其诊断结果 给予记录和对比.结果 实验组各项指标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诊断检出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心脏病诊断当中采取动态心电图的心电异常检出率相对比较高,同时临床诊断阳性率也相对比较高,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董学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测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 观察与探究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于本院就诊及接受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检测8794项次,按照年龄不同分为8组,分析患者的检测情况.结果 11~20岁组患者的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检出率与0~10岁组、40~50岁组、50~60岁组、60~70岁组、70~80岁组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20~30岁组、30~40岁组相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抗体-IgM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乐乐;葛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 通过对228例经临床确诊,及111例5年以上长期随访病例,观察分析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与治疗,进一步明确原发性开角青光眼的诊断依据与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2012年1月经我科门诊确诊的228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根据患者的眼压情况,眼底照相所见,及视野改变,参考HRT、OCT等检查结果 ,将之分为高眼压型及低眼压型两组进行观察分析,并对其中111例随访5年以上病例的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228例中,高眼压型者126例,占55.3%,低眼压型者102例,占44.7%;药物治疗随访5年以上者111例,其中高眼压组72例,平均眼压下降33.55%,低眼压组39例,平均眼压下降13.93%.所有病例眼压均可控制在各自的目标眼压水平范围,眼底及视野损害无进一步发展.病情得到稳定控制;另有15例药物未能控制眼压者行滤过性手术,其中11例成功,4例失败终失明.结论 (1)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相当困难,尤其低眼压型者,主要根据眼底照相,观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视杯凹陷、盘沿面积等的改变.(2)视野检查出现青光眼性损害,是POAG诊断的金标准.HRT、OCT仅作为参考.(3)目标眼压设定:早期患者为18 mmHg以下,或比基线眼压下降30%以上;晚期患者眼压应降至12 mmHg以下,介于早期与晚期之间的进展期患者,眼压应控制在15 mmHg左右.

    作者:程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先天性缺牙应用正畸与口腔修复联合治疗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先天性缺牙应用正畸与口腔修复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缺牙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制备牙齿修复体进行口腔修复,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正畸治疗.观察1年时间,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7.5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畸与口腔修复联合治疗先天性缺牙可以有效提高牙齿功能,增强患者的舒适度与美观度.

    作者:孙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应用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应用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儿童保健门诊接收206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103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措施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评价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评价指标主要为患儿家不确定感、焦虑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后不确定感评分、焦虑评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应用中的护理效果较理想,应推广采纳.

    作者:刘慧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警模型的建立研究

    目的 研究医院感染预警模型对ICU病房患者感染等预警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的ICU病房患者18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感染预防措施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3例.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预防效果.结果 观察组感染发生率9.63%,对照组为12.73%,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在医院中属于感染高发病房,通过建立感染预警模型,能够有效减少重症病房的感染发生率.

    作者:林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研究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康复治疗方法.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VFSS评分,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VF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FSS评分为(7.5±2.3)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6±1.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73%(P<0.05).结论 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中,采用康复治疗的方法,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娟;徐彦博;陈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外科护理技术》课程教学与效果评价

    目的 探索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外科护理技术》课程设计、教学评价模式,以期促进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外科护理技术》课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模式,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措施.结果 通过调查问卷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教学评价模式明显优于传统操作技能实训,可显著提升操作能力,96.6%学生认为上述课程设计模式更符合临床工作需要.结论 《外科护理技术》教学中应用基于岗位工作任务模式的课程设计,有助于提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作者:盛冠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浅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措施

    目的 浅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措施.方法 将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集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讨论组(30例),对照组按照精神科基本要求护理,讨论组实施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与讨论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运用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增加患者满意率.

    作者:倪明慧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均占50例.辛伐他汀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治疗,瑞舒伐他汀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 瑞舒伐他汀组患者的TC为(5.41±0.72)mmol/L、TG为(1.87±0.33)mmol/L、LDL-C水平为(2.31±0.41)mmol/L,均较治疗前降低,且HDL-C为(1.98±0.45)mmol/L,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优于辛伐他汀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用于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效果更为可观.

    作者:吴广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糖尿病足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的作用分析

    目的 观察糖尿病足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16日—2017年4月17日住院部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0例;将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尿病足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7.12±1.21)mmol/L,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足发生率5.00%,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及时发现血管和周围神经病变现象,从而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的控制血糖,并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

    作者:赵兵建;厉明琦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