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

冷文尧

关键词:糖尿病, 血脂检验, 临床检验
摘要:目的 探讨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到本院体检的5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血脂检验.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0.9±0.6)mmol/L、(1.4±0.7)mmol/L,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健康人,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存在明显异常,血脂检验在糖尿病诊治中有重要意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优质护理在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接受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86例肺癌患者来分析研究,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患者分组,对照组共46例患者,接受了常规护理,研究组共40例患者,接受了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是80.4%,并发症发生率是43.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5.0%,并发症发生率是12.5%,两组的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患者术后接受优质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生命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度,临床中护理效果突出.

    作者:肖艳;曲婕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双源CT彩色编码图在痛风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探索痛风不同的临床表现时DSCT彩色编码图阳性率之间的关系,为DSCT诊断早期痛风提供更有力的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2月就诊于山西大医院和山西省汾阳医院风湿科90例经明确诊断的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所有患者均行双侧足踝关节和(或)双侧膝关节DSCT检查,比较有无高尿酸血症、有无痛风石、有无骨质破坏三组患者DSCT结果 阳性率.结果 三组患者DSCT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DSCT彩色编码图成像技术对痛风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情况有较好的显示能力,对痛风早期患者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可作为早期痛风诊断的重要方法,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秀林;张丽卿;张莉芸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护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进行探讨,实施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探讨组,平均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护理模式,探讨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健康知识达标情况.结果 探讨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探讨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知识达标率低于探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可取得优质的服务,患者满意率较高、并发症少.

    作者:谭云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替格瑞洛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采用替格瑞洛与复方丹参滴丸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择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94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用药方式分两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替格瑞洛西药治疗,实验组施行替格瑞洛联合复方丹参滴丸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血脂及心肌酶情况.结果 实验组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肌钙蛋白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血脂指标治疗后TC、TG和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经联合治疗后CRP为(10.49±3.27)mg/L,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采用替格瑞洛与复方丹参滴丸中西医联合治疗使心绞疼痛症状得到缓和,改善心肌功能.

    作者:吕文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针灸在坐骨神经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坐骨神经痛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25例)施行中医针灸治疗,按以上两种方法分别治疗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临床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的7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针灸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理想方式,兼具疗效与安全两大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自萌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

    目的 对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环节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调查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班学员60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实施调研,研究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环节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结果 大部分的调查对象已经承担两年以上的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非常熟悉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职责和培训标准,较少学员能够重视全科针对性带教以及参加过全科医学相关培训,多数学员觉得有必要参与全科师资培训.结论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环节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师资全科理念欠缺、对学员的针对性带教缺乏等问题,需要对师资加强精细化管理.

    作者:田胜兰;方冬香;谭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成人监护室清醒患者在ICU住院期间的护理需求与期望

    目的 探讨分析成人监护室清醒患者在ICU住院期间的护理需求与期望.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的ICU清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访谈患者对护理需求及护理期望,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访谈结果 显示,130例ICU清醒患者在住院期间,其中以生理需求、关爱需求、安全需求居于首位.本次实验中130例ICU清醒患者,生理需求121例,占93.07%;关爱需求95例,占73.07%;安全需求61例,占46.93%.结论 医院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对于患者的需求,护理人员需给予一定重视,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合理的护理,满足患者合理需求,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价值评价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12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及效果.结果 实验组满意程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患者的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王震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胆石症患者术后及并发症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胆石症患者术后及并发症护理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5年1—1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60例胆石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26.67%,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行手术治疗的胆石症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虽不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但可显著降低,值得应用.

    作者:侯铭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慕课教学在肿瘤内科学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肿瘤内科学在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学习评价和交流互动等方面存在局限.本文应用慕课教学理念,利用图片、动画、视频、模拟操作、平台交流等手段,构建了基于慕课教学的肿瘤内科学教学模式,对教学设计和考核评价进行了改进研究.主张在提高肿瘤学理论和临床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信息化教学理念,以提升肿瘤内科学的教学质量与水平.

    作者:胡凤娣;程亚萍;李杨;谢琳;沈丽达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下肢深度冻伤截肢平面的选择

    目的 探讨对下肢深度冻伤截肢平面的选择和对于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下肢严重冻伤的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组病例均为下肢深度冻伤,受伤部位可见水疱、皮肤呈青紫色、灰白或紫黑色.针对患者具体的病情,对患者提出了截肢方法和残端处理建议,通过采用不同的截肢术式,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后,残端切口大部愈合良好,植皮及转移皮瓣均获成活,无骨髓炎、败血症,DIC等并发症发生,一期愈合率为92%,患者均康复出院,为后期装配和运用假肢提供了保障.结论 对于出现了下肢深度冻伤的患者进行截肢方法和残端处理,可以有效地促进深度冻伤患者残端的愈合,截肢后便于安装和使用假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威;周伟平;唐新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7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并研究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7年3月收治的痔疮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7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中医结扎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结扎疗法对于痔疮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同时也能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玉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中心静脉压在治疗急性右室心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右室心梗治疗过程中中心静脉压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急性右室心梗患者设为观察组,并分为A组、B组和C组三组,每组各30例;另外选取40例急性右室心梗患者作为对照组;各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扩容治疗,期间对照组不监测中心静脉压,观察组监测中心静脉压水平,其中A组患者保持中心静脉压水平为6~12 cmH2O,B组患者为13~19 cmH2O,C组患者为20~26 cmH2O;比较患者的死亡情况、肺水肿发生情况及中心静脉压水平.结果 观察组死亡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C组患者的肺水肿发生率为36.7%,高于A组患者的6.7%和B组患者的1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单纯心梗与非单纯心梗患者治疗36 h、48 h后的中心静脉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过程中,监测中心静脉压水平,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其中保持中心静脉压为13~19 cmH2O范围内可取得佳疗效.

    作者:包智章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PDCA循环在年轻护士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年轻护士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新进73位年轻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护士入院后均开展继续教育,即在PDCA循环管理模式下进行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观察年轻护士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及业务考核的合格率.结果 全部年轻护士试用期考核均合格.试用期1年护士的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业务考核的的优秀率分别为82.2%、78.1%和80.8%,试用期后1~2年护士的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和业务考核的优秀率分别为87.3%、81.7%和84.5%.结论 PDCA循环在年轻护士继续教育中的应用切实可行,可促进继续教育质量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并提高年轻护士继续教育成果.

    作者:余爱云;黄六妹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高危型HPV检测在CIN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采取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PV)进行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980例CI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记录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段高危型HPV检测结果 ,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 根据分析患者在不同时间段进行高危HPV检测情况看出,患者术前检测率为87.76%,均高于术后各时间段检测率,且患者术后2年检测率为14.29%,均低于其他各时间段检测率;术前CINⅠ、CINⅡ以及CINⅢ患者HPV负荷量均比术后6个月、1年以及2年HPV负荷量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IN患者诊断中采取高危型HPV进行检测,诊断率较高,且为治疗后进行监测提供基础依据,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探讨削薄型带蒂髂骨皮瓣应用于手指再造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削薄型带蒂髂骨皮瓣在手指再造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手指再造的8例患者均应用削薄型带蒂髂骨皮瓣,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例患者的再造手指均成活,术后随访半年,所有患者的再造手指都恢复了大部分触觉和痛觉,并恢复了一定的功能.有1例患者由于略臃肿进行了第2次整形手术,效果较好.结论 削薄型带蒂髂骨皮瓣在手指再造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需要植皮,对外观和功能的影响均较小,且安全可靠、供区隐藏、成活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冷双芝;宗民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不同手术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的疗效及对Harris评分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手术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患者的疗效及Harris评分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42例患者分成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的患者接受微创前外侧入路法,对照组的患者则接受传统的后外侧入路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前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的治疗疗效更加,Harris评分也更高,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唐健民;陆晟;李祥;赵志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药物治疗干预管理和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干预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仅给予药物干预,实验组给予药物干预管理及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脏彩超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清脑钠肽水平、住院率、心血管病事件率和死亡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脑钠肽水平、住院率、心血管病事件率和死亡率各项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干预管理及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复发率.

    作者:柏晓莉;杨新兰;高勇;李慧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手术室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疗法治疗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基础组(n=30,基础护理)和干预组(n=30,手术室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后SAS、SDS、VAS评分与基础组相比较低,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疗法治疗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优良.

    作者:王亚芬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红外线理疗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红外线理疗在骨科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在医院2015年9月—2016年7月诊治的骨科患者中抽取78例,以随机抽签方式分组,研究组(n=39)应用红外线理疗予以干预,对照组(n=39)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平均VAS疼痛评分为(3.1±0.8)分,低于对照组的(5.9±1.4)分(P<0.01);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4%,低于对照组的84.6%(P<0.05).结论 红外线理疗在骨科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确切.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