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实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凌金钰

关键词:常规超声,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实性结节
摘要:目的 探究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实性结节良恶性评估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1—12月有乳腺实性结节的患者100例(结节共110个)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手术切除及术后病理学检查.入组患者均进行术前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检查,并进行BI-RADS分类,综合评估结节的良恶性.与术后病理结果 比较,计算其诊断符合率.结果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评估乳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符合率为89.09%.结论 采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于乳腺实性结节良恶性的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符合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以及临床应用

    目的 对比动态心电图(Dynamic ECG)与常规心电图(Routine ECG)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应用.方法 随机选择在本院接受心电图检查的患者60例参与研究,均利用常规与动态心电图实施检测诊断,将两种检测结果 分成ECG组(常规心电图)和DCG组(动态心电图),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两组的缺血性ST-T异常改变检出率、阵发性房颤检出率、窦性停搏检出率、房室肥大检出率、阵发性室上速检出率、期前收缩检出率等6项指标检出率DCG组均高于ECG组(P均<0.05);DCG组阳性检出率比ECG组的高20.0%(70.0%vs.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G检测各指标和常规ECG各项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但二者无法相互取代,且DCG更加敏感的反映心电指标和阳性率指标,诊断准确率更高,对临床治疗及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艾丹;徐婷;熊璐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对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EVAR)患者中各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6例腹主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FTS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焦虑抑郁、血压达标、下床活动和住院时间、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率的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24 h、出院时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达标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FTS管理可降低EVAR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术后康复速度,降低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哲;赵惠敏;王丽威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高危型HPV检测在CIN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采取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PV)进行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980例CI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记录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段高危型HPV检测结果 ,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 根据分析患者在不同时间段进行高危HPV检测情况看出,患者术前检测率为87.76%,均高于术后各时间段检测率,且患者术后2年检测率为14.29%,均低于其他各时间段检测率;术前CINⅠ、CINⅡ以及CINⅢ患者HPV负荷量均比术后6个月、1年以及2年HPV负荷量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IN患者诊断中采取高危型HPV进行检测,诊断率较高,且为治疗后进行监测提供基础依据,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探讨优质护理在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接受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86例肺癌患者来分析研究,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患者分组,对照组共46例患者,接受了常规护理,研究组共40例患者,接受了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是80.4%,并发症发生率是43.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5.0%,并发症发生率是12.5%,两组的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患者术后接受优质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生命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度,临床中护理效果突出.

    作者:肖艳;曲婕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临床路径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目的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临床医疗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是住院医师从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过渡的必经之路.而教学查房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重要教学活动,是培养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进行有效医疗诊治活动的主要途径之一.临床路径是将诊治思维过程程序化的一种诊疗模式.如能将临床路径引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查房中,将有利于规范教学流程和住院医师临床思维,提高教学及医疗质量.方法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已于2008年开始将临床路径应用于疾病诊治过程中,所以我们以此为基础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查房中尝试借鉴临床路径的思维及运作方式进行新形式的教学查房活动.结果 在教学查房中引入临床路径后有以下成果:(1)住院医生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能力有所提高;(2)住院医师的自学能力及教师的带教能力均有所提高;(3)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更为清晰;(4)住院医生医患沟通能力明显增强.结论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中应用临床路径,有利于住院医师全面掌握临床基本技能及临床思维,提高教学及医疗质量.

    作者:吴娜;李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诊治的50例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均25例,其中研究组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指导,观察分析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均通过干预后,对组间的血糖控制效果及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价对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施云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改良后切联合扩肛法治疗慢性肛裂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改良后切联合扩肛法治疗慢性肛裂临床疗效.方法 患者入院后由护士随机分配患者床位,单号床位患者进入实验组,双号床位患者进入对照组.实验组行改良后切联合扩肛法治疗,对照组行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时间、溃疡愈合时间、临床疗效以及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疼痛缓解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不良情况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后切联合扩肛法治疗慢性肛裂治愈率高、患者术后痛苦小、恢复时间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无复发、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余显畅;钟雄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胆石症患者术后及并发症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胆石症患者术后及并发症护理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5年1—1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60例胆石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26.67%,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行手术治疗的胆石症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虽不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但可显著降低,值得应用.

    作者:侯铭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红外线理疗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红外线理疗在骨科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在医院2015年9月—2016年7月诊治的骨科患者中抽取78例,以随机抽签方式分组,研究组(n=39)应用红外线理疗予以干预,对照组(n=39)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平均VAS疼痛评分为(3.1±0.8)分,低于对照组的(5.9±1.4)分(P<0.01);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4%,低于对照组的84.6%(P<0.05).结论 红外线理疗在骨科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确切.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糖尿病足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的作用分析

    目的 观察糖尿病足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16日—2017年4月17日住院部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0例;将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尿病足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7.12±1.21)mmol/L,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足发生率5.00%,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及时发现血管和周围神经病变现象,从而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的控制血糖,并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

    作者:赵兵建;厉明琦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舒适护理在痔疮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 对舒适护理在痔疮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展开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所收治的80例行痔疮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舒适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舒适、生理舒适及环境舒适评分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舒适组患者的3项舒适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痔疮手术患者开展围术期舒适护理能提升患者的临床舒适度,减少不适感及疼痛感,使患者手术疗效更具保障.

    作者:王燕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穴位按摩联合艾灸治疗妇科术后腹胀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联合艾灸对妇科术后腹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于2016年2—8月收治的80例术后腹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以及艾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50%vs.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艾灸能够提高妇科术后腹胀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罗洁燕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探讨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分析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的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8月我院接收的40例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每组均有20例患者,为患者提供不同的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指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手术组中,11例优秀、6例良好、3例尚可,优良率为85%;非手术组中,9例优秀、5例良好、4例尚可、2例较差、优良率为70%,两组优良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要结合患者的骨折情况,对其进行分析,视情况采取手术或非手术的治疗方式,确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贺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价值评价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12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及效果.结果 实验组满意程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患者的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王震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点与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缺血性结肠炎(IC)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效果.方法 对41例IC开展早期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 中老年人为IC好发群体,多合并基础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型多见,使用抗生素以及输液治疗,缓解率为100.00%.内镜下主要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和浅溃疡形成.病理结果 :大部分病例显示为水肿,浆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对于合并基础性疾病或者高危中老年病患,如果出现突发性左下腹疼痛合并便血,应当警惕为IC,使用抗生素及输液治疗后,尽早实施结肠镜以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后,可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

    作者:孙敏;屈霄;陆萍;邹建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浅谈高校通识课程的教学策略---以《生物安全与现代生活》为例

    通识课程是一门除专业教育之外的基础教育课程,在高校开设通识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开阔学生的视野.由于目前通识课程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等原因造成大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生物安全与现代生活》为例探讨改良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在学时有限的通识课课堂上取得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晋;罗果;朱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心电图检查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110例患者分别给予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同时对其诊断结果 给予记录和对比.结果 实验组各项指标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诊断检出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心脏病诊断当中采取动态心电图的心电异常检出率相对比较高,同时临床诊断阳性率也相对比较高,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董学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以及相关分析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4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A组与B组;对患者进行脉搏传导速度(PWV)和内皮功能评估指数的测定,以及相关指标的检查.结果 A组PWV高于B组,RHI低于B组,两组年龄、透析时间、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一般检查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透析时间、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蛋白等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有直接关系.

    作者:董胜柱;白友为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8例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44例患者利用超声心动图确诊为肺动脉高压,占所有患者的91.67%,所得的肺动脉收缩压数值为(80.97±13.72)mmHg.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估测肺动脉压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可作为评价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作者:吴宏匀;常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应用热毒宁治疗的效果观察及评估

    目的 探讨分析热毒宁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2月收治的146例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73例患儿.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小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完全退烧时间长于观察组(P<0.05).结论 临床中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使用热毒宁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可有效退烧,小儿发生不良反应低.

    作者:刘晔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