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大娟;崔家玉
目的 观察且对比对不同时期的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关节镜之下行清理以及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所收治的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240例作为对比观察的对象,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120例)、观察组(120例).两组在关节镜下实施治疗,对照组只行康复治疗,观察组予以清理术.两组依照Kelgren—Lawrence X线分级标准进行分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每期60例,对比与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Ⅰ期、Ⅱ期Lysholm评分、VA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Ⅲ期、Ⅳ期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患者,在关节镜下予以清理术的临床效果优于康复治疗,减轻患者痛苦,显著改善关节功能.
作者:朱佩海;侯金福;罗建海;王行利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运用可视化技术及互相学习模式教学法在重症医学科纤维支气管镜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可视化技术及互相学习模式教学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以纤维支气管镜操作能力评分、完整操作时间与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 实验组操作熟练程度GRS评分(3.80±0.756)分,高于对照组的(2.44±0.787)分;实验组完整操作时间(18.42±6.94)s,短于对照组的(38.02±12.26)s;实验组在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中促进参与教学活动、增强合作交流、提高操作纤维支气管镜的能力的比例分别占94%、96%、90%:而对照组分别占78%、72%、74%.结论 采用可视化技术及互相学习模式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重症医学科纤维支气管镜教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谢显龙;黄英明;黎阳;黄冰;杨羚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评价血液检验在贫血临床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贫血患者34例选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贫血类型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地中海贫血组与缺铁性贫血组,每组1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浓度(MCHC).结果 经过检验后,地中海贫血患者的RDW为(12.34±1.28)%、MCV为(68.25±3.24)fL,均低于缺铁性贫血组(19.84±2.61)%(、71.88±4.51)fL,P<0.05;其MCHC为(328.17±4.69)g/L,相较于缺铁性贫血组(275.63±6.29)g/L明显更高,P<0.05.结论 针对贫血患者,临床使用血液检验的方法对贫血类型具有鉴别诊断的作用,使用价值较高.
作者:钟剑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医学教育不仅要重视科学教育,更要重视人文教育.文章分析了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不足,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了超声科住院医师临床实践中的人文培训,始终贯穿以患者为中心,密切联系实际的基本思想,主要内容包括超声科住院医师临床实训中的人文关怀的注意事项,小儿急诊超声检查中人文关怀的注意事项;超声诊疗过程中沟通技巧的培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向患者准确、通俗、易懂的传递消息.
作者:李建民;王莹;任卫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将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4月—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8例反流性食管炎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总有效率、依从性、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赵娟;田晓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与探究阿奇霉素在支气管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70例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并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14%)与对照组患者(8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97.14%)与对照组患者(74.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高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养成自主学习能力,而这种能力可能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确定了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主学习问卷对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11级和2012级160名临床五年制本科医学生进行调查,根据学习成绩将学生分成优良组、中等组和及格组,并进行3组问卷结果 的Spearman相关分析;采用定性的方法和内容分析方法,对其中20名学生进行半结构化的深入采访.结果获得152份问卷结果,回收率95%(152/160).自主学习的正相关因素是自我调控和学习策略(P<0.05),以及教学环境和学习动机(P<0.01).20名学生深入采访结果显示家庭、同学、教师、教育环境和学生自身5个方面与自主学习能力相关.结论 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促进因素必须在个人的基础上,才能减少抑制因素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谷绍娟;宋治;张如旭;黄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2例行脊柱微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对照组发生8例并发症,研究组发生2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81%、6.4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率分别为77.41%、96.77%,观察组满意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对脊柱微创手术围术期的护理切实有效,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曹燕;陈丽;李珊珊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总结鼻咽癌常规放疗后两种不同推量方式对鼻咽癌肿瘤靶区和各危及器官的毒副作用.方法 抽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案分为实验组(55例)和对照组(49例).实验组为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对照组为常规推量调强放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危及器官副作用.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9.80%,P>0.05.两组患者毒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常规放疗后两种不同推量方式对鼻咽癌肿瘤靶区和危及器官的毒副作用没有差异.
作者:慧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干预对提高手术室护理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手术室实习的2015届、2016届270名护生,将护生分为13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135名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干预方式).比较两组知识、操作的掌握情况,比较两组护士对护生、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知识、操作、总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对护生的满意度98.52%,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的9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思维导图干预可提高护生对手术室临床护理的内容掌握,提高护士对护生、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的教学质量.
作者:周演铃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0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80例,结合高血压治疗方案实施针对性个体化护理.记录并观察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并发症发生率,对本组患者个体化护理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经个体化护理后,患者高血压肾病、高血压心血管并发症、肌肉痉挛、头晕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治愈率较高,改善效果明显(P<0.05).结论 完善的个体化护理工作能够有效减少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姬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分析我国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职业规划管理培训的开展现状,为构建更能适应新护士职业发展、更为健全完善的规范化培训体系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总结我国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职业规划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影响因素.目前我国护士规范化培训已普遍开展,但针对职业规划部分的培训还未形成规范,培训内容仍然存在局限,需要进一步探索实践.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和护士职业规划都是护士入职的必经之路,若能将二者有效结合,使新护士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将能够更好地把医院发展目标与护士个人发展目标相互联系并协调一致,提升护士的组织归属感,更好地调动新护士的积极性.
作者:古启启;杨路颖;夏美燕;程雪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影响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10年1月—2015年12月长期随访的5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和MRI高信号有无等因素分组,比较各组术后JOA改善率情况.结果5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状态均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其JOA评分由术前(10.6±1.8)分增加到(14.1±3.2)分;术后JOA改善率在不同年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神经功能在>12个月病程、病情严重和MRI高信号的分组中恢复明显较差.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疗效明显;同时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均会影响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王强;赵晓东;梁秋发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索心肌标志物床边检测技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 在2014年6月—2016年11月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7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为实验对象,且均实施心肌标志物床边检测技术.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hs-CRP(71.65±5.98)mg/L、NT-pro BNP(985.36±9.72)pg/ml、cTnI(9.65±1.22)ng/ml、Myo(98.78±9.68)ng/ml均高于对照组,但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肌标志物各项指标能够呈好转趋势,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s-CRP阳性率(44.30%)、NT-pro BNP阳性率(48.10%)、cTnI阳性率(53.16%)、Myo阳性率(25.32%)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心肌标志物床边检测技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具有较高利用价值性.
作者:赵华头;吕翔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在口腔专业本科教学中整合医院感染学内容,构建学生的医院感染学知识体系,促使口腔本科生养成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并能够将防护知识和技能学以致用,从而大限度的保障其自身和患者安全,避免医院感染发生.方法 选择两届口腔专业本科学生各103人,第一届为实验组进行课程整合,第二届为对照组常规授课.针对授课内容,设计试卷由两组学生参与作答,成绩作为理论评价;由两位教师同时对两组学生进行实践内容的考核,成绩取平均值作为该学生的实操评价.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发放自编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课程设置及授课内容的反馈.结果 实验组教师评价平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学生调查问卷反馈建议增加课时数,适当减少讲授课时,增加实操和案例式教学的课时;增加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授课;同时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师带教.结论 在口腔专业本科生中设置医院感染学课程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实习和医师执业,是很有意义的教学探索.
作者:吴楠;张岚;祝贺;唐佳运;高莹娇;白晓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对阴式彩超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进行讨论分析.方法 随机将我院从2014年8月—2015年11月我院诊治的联合彩超进行诊断的32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均全部进行了阴式彩超的检查,并结合检查结果进行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其手术效果有效率为97%,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或者其他不良反应的情况.结论 采取阴式彩超对患者进行术前诊断,能够更好的反应出患者的具体情及部位,方便医生准确的把握患者病情进行治疗,使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降低了手术的风险性.
作者:李翠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对比小儿腹腔镜疝内口关闭和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双盲法标准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开放治疗)与治疗组(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与术后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中与术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确切,患儿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
作者:张春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在剖宫产的术后护理中施行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为剖宫产术后护理提供有效的意见.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0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顺序进行一对一分组,对照组100例产妇施行常规护理,实验组100例产妇则施行循证护理,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评分、SAS评分、VAS评分、SDS评分、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行循证护理,临床价值佳,有效的提升了产妇的术后预后质量,改善不良反应.
作者:秦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4例2015年7月—2016年9月的本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做研究,随机分两组,每组32例,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疾病认知评分、护理满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疾病认知程度各项评分较高,且护理满意评分达到(95.43±2.70)分,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李东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对流产后即时应用新型的短效口服避孕药进行治疗并分析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进行人工流产手术治疗的患者11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对112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进行编号(1~112),应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给予对照组患者人工流产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短效口服避孕药左炔诺孕酮炔雌醇三相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和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月经转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半个月后复查子宫内膜厚度,观察组平均内膜厚度为(7.87±2.57)mm,厚于对照组,P<0.05.结论 流产术后即时应用新型短效口服避孕药,可以减少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更快恢复月经周期,且服药期间可有效避孕,更利于患者恢复健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延凤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