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东艳;万立新;滕利;刘馨;朱明霞
目的 分析初产妇接受助产士产前教育对其产程和分娩方式所带来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接收的初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产妇实施一般产前宣教,而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安排助产士开展产前教育.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以及分娩方式.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产妇接受助产士产前教育,能够提高自然分娩.
作者:张晓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析心理护理对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10月接受CT增强扫描的患者2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8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过敏反应发生情况,焦虑评分、心率变化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共有3例患者发生轻度的过敏反应,经对症处理恢复正常.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20%,高于对照组的79.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35.5±4.6)分、心率(88.5±3.4)次/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接受CT增强扫描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提高其扫描期间的舒适度,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蒋新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在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89例老年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85例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点渗血、留置针脱落、液体渗漏、静脉炎及留置针堵塞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穿刺点渗血、留置针脱落、液体渗漏、静脉炎及留置针堵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常见风险的发生.
作者:张萍;徐莉;李雁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病理教学存在着一定的教学难点,如知识点众多、抽象、分布散;既有大体标本又有微观形态的认知与掌握;既包含传统的形态学认知,又纳入分子生物学等新的诊断及判定方法等.针对病理学的教学特点,本文拟对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系统整合及翻转课堂的联合教学模式,总结了二者联合教学的优势所在,即有机的融合了基础与临床医学,又将丰富的教学资源,扩展学习内容等课下资源与课堂翻转教学相结合,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从被动接受式学习真正转变为自主探索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又对二者结合后的教学要求进行了总结归纳,以期在未来的教学中对一线教学工作者及教学管理者提供参考.
作者:苗原;侯刚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MSCT检查对结肠癌术前诊断及术后复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MSCT图像及病理切片进行分析回顾性分析,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观察患者结肠癌的TNM分期,评价MSCT检查对结肠癌术前诊断及术后复发的诊断效能.结果 MSCT检查对结肠癌患者术前T分期、N分期、M分期的诊断准确率(90.0%、89.5%、90.9%)与病理检查相比诊断一致性高(P<0.05).术后复发42例,复发率为38.2%.MSCT检查对结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T分期、N分期、M分期诊断准确率(88.9%、92.9%、100%)与病理检查相比诊断一致性高(P<0.05).结论 MSCT检查对结肠癌术前诊断及术后复发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小鹏;景元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日—2017年1月20日我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顺序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可促进其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王海英;杨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讨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LRP)在局限性前列腺癌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经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RRP),观察组采用LRP;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生化复发率和完全控尿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生化复发率与完全控尿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RP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与RRP治疗效果相近,术后并发症情况无显著差异.
作者:庄乾锋;陈一鸣;王坤;徐仁芳;陆皓;何小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临床实习是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医学生的培养质量,教学医院的建设质量与学生实习水平直接相关,因此加强临床基地建设是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针对目前教学医院的现状,结合第一临床学院多年在教学医院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对教学质量监控、师资队伍建设、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的阐述.
作者:李曼霞;朱丹;罗天友;陈鸿雁 刊期: 2017年第19期
1个级别为治疗有效,无变化为治疗无效.以盆底肌力牛津分级法将阴道肌张力分成0~5级进行评定.结果对照组中,IIa与IIb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0.37%与44.44%,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IIa与IIb的有效率分别为93.10%与86.21%,两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别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初,两组患者盆底肌力分级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力Ⅲ级、Ⅳ级比率分别为47%、39%,对照组分别为29%、12%,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脉宽值为1000μs时,是POP治疗的佳值.更改电刺激参数,增大电刺激脉宽,可缩短疗程,降低治疗成本,提升盆底脏器脱垂疗效.
作者:魏东艳;万立新;滕利;刘馨;朱明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临床急救措施应用于骨科下肢创伤病例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7年4月出现骨科下肢创伤问题后于进入本院后确诊的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甲组(38例)施予损伤控制疗法,乙组(37例)施予常规疗法,对两组患者急救效果作专业评估.结果 甲组患者住院时间为(30.12±2.14)d,乙组为(49.11±3.29)d,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优良率97.37%(37/38),乙组为67.57%(25/37),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骨科下肢创伤病例专业治疗时,施予损伤控制疗法十分有效.
作者:王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及开腹切除术对胆囊结石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来我院就诊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18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应激反应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对照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皮质醇、血糖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第1天相比,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3种指标水平显著下降,但对照组相应指标水平仍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对机体应激反应影响较小,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复.
作者:王东;庄林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效果,记录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所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的差异性,将其分为老年组和青年组,每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前后的血尿素氮(BUN)以及肌酐(Cr)指标,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 两组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比较中,青年组和老年组患者的血尿素氮(BUN)以及肌酐(Cr)指标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后生存时间对比,老年组为(5.2±1.2)个月;青年组为(6.9±3.2)个月,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459,P=0.0230<0.05);老年组患者低血压、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青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心律失常、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对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及早采取血液透析治疗,同时针对心血管病症进行重点预防.
作者:代红梅;龚孝春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开展舒适护理干预,研究护理方法 以及护理效果,探究舒适护理的可行性以及有效性.方法本次探究采用自愿参与原则,选取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26例患者.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舒适度、满意度、脱管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开展舒适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性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可显著性降低患者脱管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徐桂芹;勾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食管癌常规三种手术路径优缺点,合理选择手术路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35例接受不同手术路径治疗(左胸45例、右胸50例、微创腔镜路径4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左胸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83.8±38.5)min短于右胸组的(269.5±62.9)min及微创腔镜组的(272.3±52.6)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胸组清扫淋巴结(23.7±5.1)枚多于左胸组的(15.9±4.7)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腔镜组术中出血量(88.1±41.2)ml、术后3天总胸腔引流量(562.1±69.7)ml、住院时间(11.9±3.7)天低于左胸组(233.3±95.1)ml、(712.5±69.8)ml、(13.7±6.1)天,右胸组的(245.7±78.5)ml、(832.9±132.6)ml、(16.5±6.2)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胸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高于左胸组的22.2%及微创腔镜组的1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手术路径治疗食管癌切除术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不同,应根据手术前综合性评估,选择利于肿瘤及淋巴结完整切除,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的手术路径.
作者:颜嵩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互联网教学联合传统课堂教学对肿瘤学教学的效果.方法 选取来我院实习的临床医学生5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联合教学组(26名)和对照组(24名).联合教学组采用互联网教学联合传统课堂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教学发,观察两组学生期末考试的及格率、优秀率和平均成绩.结果 联合教学组的优秀率(80分以上)和及格率(60分以上)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教学组与对照组平均成绩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联网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有利于肿瘤学教学效果的提高.
作者:温林春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总结分析普外日间手术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4月门诊收治并行日间手术的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2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120例)采用舒适护理,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护理的相关资料.结果 在护理后的满意度、术后VAS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等相关指标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外科日间手术患者在临床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能够保证患者身心健康,使得患者在术中处于舒适状态.
作者:黄叶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品管圈活动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由9人组成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提高高职院校康复班学生宿舍管理效果这一活动主题,对我院高职康复班学生宿舍卫生情况进行调查,利用品管圈方法,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予以实施.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使高职康复班学生宿舍卫生管理效果由改善前的80%提高至改善后的104%.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高职康复班学生由初的被动管理转变成主动管理、执行者,科教部门的管理价值得到极大的体现,学生宿舍卫生管理效果大大提高.
作者:袁松林;金琰斐;顾德林;王沁南;张伟;沈爱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给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等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76.67%,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7.39±9.83)min、术中出血量为(151.29±41.29)ml及骨折愈合时间为(9.29±2.39)周,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杨建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妊娠合并HF产妇行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2012年2月—2017年6月接诊的4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人性化护理措施.结果 行剖宫产后42例均顺利娩出胎儿,新生儿Apgar评分0~3分8例,4~7分28例,8~10分6例,无1例新生儿死亡.42例HF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5例,其中出血量为500~1000 ml 3例,出血量≥1000 ml 2例,经过处理后有效止血,无子宫切除或死亡产妇,新生儿与产妇存活率均为100%.产后出血5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人性化手术护理能促使HF产妇平稳渡过围术期.
作者:苏梅;俞明珠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比较血液透析前后慢性肾病5期患者血尿素、肌酐、尿酸水平的变化,说明正确采血对评估透析治疗效果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慢性肾病5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血液透析前后血尿素、肌酐、尿酸水平的变化.结果 血液透析治疗后,108例患者的血尿素、肌酐、尿酸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1例患者血肌酐和血尿素明显降低,超出可接受的透析后剩余百分率的范围.结论 血液透析对血液中毒素清除率较强,有利于病情恢复,只有规范透析前后采血,才有利于正确判别透析治疗的效果.
作者:黄佳芝;徐萍;康青青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