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生媒介素养之我见

宗继光

关键词:医学生, 媒介素养, 通识教育
摘要:媒介素养教育20世纪末引入我国,高等医药院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意识仍旧较为淡薄,目前大部分医药院校尚未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数字化时代,从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医生形象传播及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等各层面,都需要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医学生教育.高等医药院校媒介素养教育除了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媒介特点,全面辩证地解读媒介信息外,还要培养其批判精神和利用媒介传播正面形象的能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532激光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采用532激光联合中药治疗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6年5月进入我院治疗的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共60例,采用532激光治疗;观察组患者共60例,采用激光联合中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眼底出血、渗出、水肿病例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532激光联合中药治疗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明显.

    作者:薛红权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

    目的 分析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改善其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5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理念运用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推动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作者:朱慧;薛晶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肌骨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肌骨超声于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治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1—5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同期在我院检查的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肌骨超声图像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类风湿关节炎行肌骨超声可见其软骨厚度、积液厚度和滑膜厚度与对照组健康人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肌骨超声可精准的观察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期病变情况,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可提供出客观、准确的参考依据,将其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评估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秀晓;吴圆圆;隋文倩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浅析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应用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口腔正畸治疗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的5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前牙覆盖距离、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前牙覆牙合深度、牙周出血指数等指标进行分析,1年后对所有患者牙周病情况进行复查.结果 经过治疗,患者的前牙覆盖距离、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牙合深度均优于治疗前,此次的正畸治疗成功率为100%,1年后的复查结果表明,患者没有恶化情况出现,治疗前与复查后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病致前牙移位使用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旭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评价

    目的 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5月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均出现了并发症的情况,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乳腺癌术后化疗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恶心呕吐、静脉炎、脱发、口腔黏膜炎、骨髓抑制等,其中恶心呕吐的发生几率高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的主要置管静脉为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结论 加强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中的管理,合理用药,从而将其并发症的几率降低,促进疗效的提高和预后的改善.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对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住院的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变化和全胸片检查肺部阴影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WBC、CRP指标对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炎性因子指标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患者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常规治疗中辅助使用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方式,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范建卫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对比研究腹腔镜及开腹切除术对胆囊结石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及开腹切除术对胆囊结石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来我院就诊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18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应激反应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对照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皮质醇、血糖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第1天相比,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3种指标水平显著下降,但对照组相应指标水平仍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对机体应激反应影响较小,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复.

    作者:王东;庄林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探讨注射用血栓通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接受血栓通注射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给临床用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予以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注射用血栓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中,23例治愈,25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中,17例治愈,15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临床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26,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接受血栓通注射治疗的效果突出,有效率高,预后效果好.

    作者:周春源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骨骼肌肉系统影像教学体会

    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在疾病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未来影像科医生的专业水平,但医学影像学教学时间比其他科目短,因此用有效的方式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影像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笔者从事影像诊断临床与教学工作,总结了在骨骼肌肉系统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医学影像学的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学影像学人才.

    作者:张振光;彭闰梅;胡娟;李宗芳;何波;杨亚英;赵卫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重力喂养及常规鼻饲用于早产儿喂养中的对比观察

    目的 探究重力喂养及常规鼻饲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0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实施重力喂养)和对照组(实施常规鼻饲喂养),两组各40例,比较两组喂养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的出生体质量恢复时间(5.8±2.1)d、全胃肠营养时间(9.8±2.5)d、胃管留置时间(4.6±1.8)d、住院时间(11.7±3.5)d等均短于对照组(9.3±2.4)d、(15.1±4.7)d、(6.5±2.0)d、(17.1±5.8)d,且其并发症发生率30.00%(12/40)低于对照组的52.50%(21/40).结论 重力喂养较常规鼻饲胃肠更能有效的增加早产儿奶量,加快早产儿全胃肠营养.

    作者:郇庆东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无创通气在ICU治疗COPD合并重度CO2潴留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无创通气在ICU治疗COPD合并重度CO2潴留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ICU自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65例COPD合并重度CO2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无创通气操作,分析其具体效果.结果 治疗前,患者的呼吸频率(29.03±2.92)次/min、 心率(118.39±15.29)次/min及PaCO2(97.38±11.29)mmHg明显较正常水平高,pH值(7.21±0.02)、PaO2(69.93±7.28)mmHg较正常明显低;2 d后恢复正常,且与治疗前对比,各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水平虽没有降至正常范围,但较治疗前对比,降低幅度较大,患者的症状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要有效的将COPD合并重度CO2潴留者PaCO2水平明显降低,改善其临床症状,可优先考虑采用无创通气.

    作者:陈宏;翟金健;曹克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枸橼酸钠西地那非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枸橼酸西地那非用于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入住本院新生儿病房的PPHN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予病因治疗、抗感染、维持内稳态、吸氧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鼻饲西地那非治疗,剂量1 mg/(kg·次),每6小时一次,每次用药前后30 min监测血压,疗程直到肺动脉压力降至正常.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3天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平均肺动脉压(PAMP)的变化来判断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西地那非用于治疗PPHN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吴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及早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及早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9月诊治的大面积脑梗死及早期脑出血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组,研究组(n=34)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n=34)则单纯常规西医疗法,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1)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76.47%,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ADL评分为(6.46±1.29)分,低于对照组的(11.59±2.43)分,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及早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徐薇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预警护理对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辅助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预警护理对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辅助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就医的100例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警护理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退热、咳喘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0%,高于对照组的6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预警护理应用于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治疗过程中,取得了优秀的临床效果.

    作者:仇荣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急诊科猝死事件中护士共情护理能力对暴力风险防范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诊科猝死事件中护士共情护理能力对暴力风险防范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急诊科护理组实行共情护理能力培训,培训周期2个月.对比培训前后护士共情反应水平、急诊科护理服务满意调查结果 以及以猝死事件为研究案例的培训前后的暴力事件的回顾性分析结果.结果培训后,护士共情反应水平及急诊科护理服务满意率均高于培训前;回顾性分析发现,培训前急诊科接诊猝死意外暴力事件发生率高于培训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科护士共情护理能力培训能明显提高护士共情反应水平,增强护患沟通能力,降低暴力事件发生率,确保急诊科护士人身安全和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王蓓蓓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尿路造口围手术期健康宣教研究进展

    了解国内外的尿路造口围手术期健康宣教的进展,明确护士的责任是了解患者所面临的环境变化,帮助其提高适应能力.通过制作健康教育处方及卡片、运用多媒体、实物演示、角色扮演、实验操作进行健康教育,可将健康信念模式应用于健康教育,通过知信行了解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效果评价.

    作者:杨燕;舒芳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在贫血鉴别诊断中应用血常规检验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日—2017年3月25日我院收治贫血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贫血类型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A组为巨幼细胞性贫血,B组为缺铁性贫血,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三组受检者均接受血常规检验,对其检验的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与A 组受检者的RBC 水平高于B 组,RBC/MCV 水平低于B 组;A?B 组的MCH?MCV?Hb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RDW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贫血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液检验,可以较好对患者的贫血进行诊断,且可以鉴别其具体的贫血类型,从而为其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叶文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集束化护理在脑卒中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预防皮肤压力性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76例患者均康复出院,观察组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措施可降低脑卒中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作者:徐美红;姜丽娟;吴晓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非直属附属医院师资带教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非直属附属医院师资带教水平的影响因素,在提高师资质量和水平方面具有参考意义.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213名带教老师(医、技、药)进行调查.结果 从医师个人角度,不同学历的带教老师对医、教、研的认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医院角度,不同学历的带教老师对医疗、教学科研的认知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观察可以发现,以日常工作繁忙情况是影响带教医师整体带教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 影响非直属附属医院师资带教水平的因素主要是日常工作过于繁忙,使得其对于带教工作的重视程度存在有一定程度降低,在日常工作中,无法将临床医疗工作与带教工作合理进行规划,进而使得带教水平无法得到提升.

    作者:刘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案例教学法在生理学《消化与吸收》的应用

    目的 生理学是一门基础医学科学.对于医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本理论课程.本文主要以生理学消化与吸收一章为例介绍案例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通过选取两个教学班,采用两种不同教学方法,一个班采取单纯讲授理论的方法;一个班采取理论结合案例的讲授方法.后统计两个班的教学教学效果是否相同.结果 通过测试发现,案例教学结合理论教学受到同学们的欢迎,使成绩有所提高.结论 案例教学结合理论教学能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同学的积极性.

    作者:宝东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