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白细胞介素-1,10

梅攀;张少宇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
摘要: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10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总结.结果 MIRI实际执行期间,是基于细胞因子(CK)的不断释放产生.对于其中的促炎因子IL-1,在期间的反应是通过介导炎症来完成,这样能实现心肌细胞凋亡以及NO合成,从而给心肌等机制带来较大损害,并加重MIRI.对于其中的抗炎因子IL-10,是基于抑制多种促炎因子、趋化因子来实现,在期间会产生下调MIRI的炎症反应,能够达到减轻MIRI的目的.结论 在MIRI的过程中,IL-1心肌有致损作用,而IL-10则对心肌保护作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补阳还五汤加减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索补阳还五汤加减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6日—2016年6月6日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抽签化分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利伐沙班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D-二聚体(0.35±0.04)mg/L、APTT(36.45±2.75)s、FIB(4.12±1.58)g/L、PT(13.45±2.42)s、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00%)、治疗1周后的肢体周径(0.85±0.32)cm、治疗2周后的肢体周径(0.35±0.05)cm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补阳还五汤治疗,能够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谢子康;杨晓峰;彭立波;赵洪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长学制医学生焦虑抑郁因素分析及其干预措施

    目的 分析7~8年长学制医学生医院实习期间焦虑抑郁心理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其健康水平.方法 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及自评量表(SDS)对上海市90名7~8年长学制医学生及82名5年制医学生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随机抽查,分析其焦虑抑郁的原因,采取早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比较其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心理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长学制医学生SAS、SDS评分分别为(58.90±5.21)分和(68.93±5.01)分,干预后分别为(28.19±2.17)分和(19.37±1.29)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长学制焦虑忧郁心理评分高于5年制实习生,因学时长达7~8年,可能与就业、婚姻、工作繁重,医患矛盾,经济待遇低,同事相处产生的个人冲突等有关,使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可影响其身心健康,通过心理教育干预,有助于改善长学制医学实习生的身心健康及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朱金水;黄艳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对比研究腹腔镜及开腹切除术对胆囊结石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及开腹切除术对胆囊结石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来我院就诊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18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应激反应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对照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皮质醇、血糖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第1天相比,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3种指标水平显著下降,但对照组相应指标水平仍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对机体应激反应影响较小,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复.

    作者:王东;庄林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肌骨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肌骨超声于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治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1—5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同期在我院检查的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肌骨超声图像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类风湿关节炎行肌骨超声可见其软骨厚度、积液厚度和滑膜厚度与对照组健康人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肌骨超声可精准的观察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期病变情况,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可提供出客观、准确的参考依据,将其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评估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秀晓;吴圆圆;隋文倩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探讨氯米芬和来曲唑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微刺激促排卵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氯米芬和来曲唑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微刺激促排卵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接收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34例)于月经第3日给予氯米芬促排卵,试验组(34例)于月经第3日给予来曲唑促排卵,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周期妊娠率为32.35%(11/34)与参照组29.41%(10/34)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患者的排卵率为87.72%,高于参照组的64.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为(9.3±0.25)mm,参照组为(8.1±0.16)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选用氯米芬、来曲唑促排卵,来曲唑的应用效果更好,对患者子宫内膜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周期妊娠率较高.

    作者:郑雪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胃癌患者行介入化疗泵留置热灌注化疗的护理观察分析

    目的 探究胃癌患者行介入化疗泵留置热灌注化疗时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日—2017年1月21日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介入化疗泵留置热灌注化疗.其中,实验组治疗中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则接受常规护理.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焦虑、抑郁程度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患者接受介入化疗泵留置热灌注化疗的过程中,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可促进其不良情绪的缓解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高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探讨注射用血栓通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接受血栓通注射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给临床用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予以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注射用血栓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中,23例治愈,25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中,17例治愈,15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临床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26,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接受血栓通注射治疗的效果突出,有效率高,预后效果好.

    作者:周春源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神经内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基本素质的几点思考

    神经内科和内科学、外科学相同,是医学的一门二级学科,都对实践性有较高的要求.但神经内科比内科学和外科学要更为抽象,培养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神经内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导师是指引研究生成长的好教材之一,导师的基本素质决定了专业型研究生成长的基本方向.本文就神经内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所需具备的一些基本素质进行论述.

    作者:殷建瑞;杨新光;解龙昌;龙友明;高聪;蒲蜀湘;张文胜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肌间沟联合腋路在手部断指手术中的对比分析

    目的 研究肌间沟联合腋路在手部断指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5月手部断指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肌间沟组实施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肌间沟+腋路组实施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疼痛评分、麻醉优良率以及麻醉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肌间沟+腋路组患者手术过程疼痛评分为(1.14±0.15)分,低于肌间沟组的(2.43±1.11)分,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间沟+腋路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高于肌间沟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间沟组中,麻醉效果优19例,良16例,差10例,优良率为77.78%;肌间沟+腋路组中,麻醉效果优38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97.78%.两组患者麻醉过程均不良反应无出现,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间沟联合腋路在手部断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优于单一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作为手部断指手术的理想麻醉方式.

    作者:沈永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人性化护理应用在放射科造影检查中的体会

    目的 探讨在放射科造影检查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放射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需行造影检查的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及患者均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探讨其实施效果.结果 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造影检查,成功率为100%,2.5%出现轻微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 在放射科造影检查中应用人性化护理临床效果较好,可拉近护患距离,和谐护患关系,确保造影检查可顺利进行,同时减少不良反应,提升患者舒适度与满意度,避免护患纠纷.

    作者:黄卫庆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梅毒血清抵抗患者经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梅毒血清抵抗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诊治的122例梅毒血清抵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66例)行中医辩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转阴率及血清抵抗复发.结果 观察组第12个月转阴率25.76%及总转阴率83.33%,均高于对照组的19.64%、67.86%,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1年的复发率4.55%,低于对照组的28.57%,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可有效促进梅毒血清抵抗患者血清转阴,抑制疾病复发,效果显著.

    作者:白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枸橼酸钠西地那非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枸橼酸西地那非用于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入住本院新生儿病房的PPHN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予病因治疗、抗感染、维持内稳态、吸氧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鼻饲西地那非治疗,剂量1 mg/(kg·次),每6小时一次,每次用药前后30 min监测血压,疗程直到肺动脉压力降至正常.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3天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平均肺动脉压(PAMP)的变化来判断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西地那非用于治疗PPHN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吴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探析

    目的 探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对照组与综合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实施综合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综合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和肺功能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期间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综合化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和肺功能有改善作用.

    作者:胡倩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对于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经皮椎后凸成形术,对照组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视觉疼痛评分、日常生活障碍评分、椎体高度和cobb's角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Oswestry评分、椎体高度和cobb's角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体成形术对于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效果又要优于经皮椎体成形术.

    作者:方志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实施阴道分娩的结局观察

    目的 比较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与初产妇阴道分娩的结局的差异,探讨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实施阴道试产孕产妇45例作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同期阴道分娩的初产妇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相关指标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率88.89%,无子宫破裂,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量(163.67±33.34)ml、新生儿窒息2.50%、新生儿Apgar评分(9.23±0.32)、产妇产褥病5.00%、产后出血2.50%、住院时间(5.89±1.08)天;对照组分别为(159.27±40.22)ml、2.22%、(9.30±0.29)、2.22%、0.00%、(6.04±0.98)天,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掌握好产妇阴道试产指征的前提下,做好各应对措施的准备工作,实施阴道试产是可行及安全的.

    作者:徐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个体化舒适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应用

    目的 研究个体化舒适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应用方法 和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6例)进行个体舒适化护理,对照组(46例)进行常规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SAS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舒适化护理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有着良好的效果,可有效缓解病患身心压力,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琴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鄂州市中心血站临床用血合理性调查分析及探讨

    目的 调查分析鄂州市中心血站临床用血合理性.方法 2014年5月—2017年5月,鄂州市中心血站处理的3000例次,回顾性分析不同单位临床用血合理性.结果 市级医院、基层医院2014—2017年用血不合理占比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合计不合理用血占37.47%,其中,单纯因为库存等血站方面原因未能得到合理应用占37.01%(416/1124).结论 鄂州市中心血站临床用血合理水平逐年改善,但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血站需要加强用血的指导,血站库存不足等也是导致临床用血不合理的重要原因,需要积极开源节流,避免出现库存问题.

    作者:胡雪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互联网教学在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互联网教学联合传统课堂教学对肿瘤学教学的效果.方法 选取来我院实习的临床医学生5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联合教学组(26名)和对照组(24名).联合教学组采用互联网教学联合传统课堂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教学发,观察两组学生期末考试的及格率、优秀率和平均成绩.结果 联合教学组的优秀率(80分以上)和及格率(60分以上)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教学组与对照组平均成绩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联网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有利于肿瘤学教学效果的提高.

    作者:温林春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预警护理对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辅助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预警护理对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辅助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就医的100例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警护理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退热、咳喘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0%,高于对照组的6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预警护理应用于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治疗过程中,取得了优秀的临床效果.

    作者:仇荣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在诊断肺癌中应用血清肿瘤标志物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3月收治的26例肺癌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26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参照组,所有患者均实施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与均实施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检查之后SCC、NSE、CEA、CYFRA21-1指标情况.结果 实验组受检人员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SCC(7.54±1.25)μg/L、NSE(10.21±1.05)μg/L、CEA(9.34±2.51)μg/L、CYFRA21-1(14.52±2.27)μg/L,与参照组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经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之后SCC(9.87±0.85)μg/L、NSE(21.54±5.51)μg/L、CEA(9.68±0.65)μg/L、CYFRA21-1(12.57±1.65)μg/L,各指标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血清中肿瘤标志物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诊断敏感性92.59%、特异性96.30%.结论 将血清肿瘤标志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应用在诊断肺癌中效果显著.

    作者:金淑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