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倩
目的 探究关节镜下使用带袢锁扣钢板重建交叉韧带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骨科在2016年8—12月收治的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56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带袢锁扣钢板重建交叉韧带,对照组采用常规式的交叉韧带重建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检测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效果.结果 通过临床手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94.43%>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手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7.22±5.47)分,高于对照组的(70.24±6.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随着我国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关节镜下使用带袢锁扣钢板重建交叉韧带的膝关节临床治疗已经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并且取得了较为不错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杨春旭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对进展期近端胃癌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进展期近端胃癌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全胃切除组(n=26)和近端胃切除组(n=32),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生存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胃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全胃切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胃切除组2年生存率低于全胃切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胃切除术能降低进展期近端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生情况,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黄浒平;耿辉;须新涛;庄林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索补阳还五汤加减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6日—2016年6月6日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抽签化分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利伐沙班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D-二聚体(0.35±0.04)mg/L、APTT(36.45±2.75)s、FIB(4.12±1.58)g/L、PT(13.45±2.42)s、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00%)、治疗1周后的肢体周径(0.85±0.32)cm、治疗2周后的肢体周径(0.35±0.05)cm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补阳还五汤治疗,能够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谢子康;杨晓峰;彭立波;赵洪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食管癌常规三种手术路径优缺点,合理选择手术路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35例接受不同手术路径治疗(左胸45例、右胸50例、微创腔镜路径4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左胸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83.8±38.5)min短于右胸组的(269.5±62.9)min及微创腔镜组的(272.3±52.6)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胸组清扫淋巴结(23.7±5.1)枚多于左胸组的(15.9±4.7)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腔镜组术中出血量(88.1±41.2)ml、术后3天总胸腔引流量(562.1±69.7)ml、住院时间(11.9±3.7)天低于左胸组(233.3±95.1)ml、(712.5±69.8)ml、(13.7±6.1)天,右胸组的(245.7±78.5)ml、(832.9±132.6)ml、(16.5±6.2)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胸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高于左胸组的22.2%及微创腔镜组的1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手术路径治疗食管癌切除术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不同,应根据手术前综合性评估,选择利于肿瘤及淋巴结完整切除,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的手术路径.
作者:颜嵩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卵巢交界性肿瘤的治疗方法 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卵巢交界性肿瘤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类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为浆液性卵巢交界性肿瘤,对照组患者为黏液性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理特征.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肿瘤直径小于对照组,肿瘤发生于双侧卵巢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单方肿瘤比例也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BOT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有微浸润(P<0.05).结论 全方位了解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能够提升医生诊断的准确性,使诊疗水平提高.
作者:胡艳玲;高卫平;刘云剑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急诊科脑卒中的预见性护理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急诊科脑卒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组,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性护理,预见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脑卒中治疗效果;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预见组脑卒中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组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抑郁情绪、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预见组抑郁情绪、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科脑卒中的预见性护理及应用价值高,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刘高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与初产妇阴道分娩的结局的差异,探讨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实施阴道试产孕产妇45例作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同期阴道分娩的初产妇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相关指标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率88.89%,无子宫破裂,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量(163.67±33.34)ml、新生儿窒息2.50%、新生儿Apgar评分(9.23±0.32)、产妇产褥病5.00%、产后出血2.50%、住院时间(5.89±1.08)天;对照组分别为(159.27±40.22)ml、2.22%、(9.30±0.29)、2.22%、0.00%、(6.04±0.98)天,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掌握好产妇阴道试产指征的前提下,做好各应对措施的准备工作,实施阴道试产是可行及安全的.
作者:徐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原因.方法 选择本科收治的创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对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及总结,根据结果 筛选出患者死亡原因,并对其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70例创伤患者中,总死亡人数27例,死亡率38.6%(27/70).通过对以上死亡患者的年龄、创伤原因进行分析,发现27例创伤死亡患者中,交通事故死亡率44.4%(12/27)高于其它原因死亡率.其死亡主要原因多为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颅脑损伤及多发伤而死亡.结论 在急诊外科创伤性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必须总结导致创伤患者出现死亡的原因,针对性提高院前、院中急救水平,以提高抢救成功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李庆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7~8年长学制医学生医院实习期间焦虑抑郁心理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其健康水平.方法 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及自评量表(SDS)对上海市90名7~8年长学制医学生及82名5年制医学生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随机抽查,分析其焦虑抑郁的原因,采取早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比较其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心理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长学制医学生SAS、SDS评分分别为(58.90±5.21)分和(68.93±5.01)分,干预后分别为(28.19±2.17)分和(19.37±1.29)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长学制焦虑忧郁心理评分高于5年制实习生,因学时长达7~8年,可能与就业、婚姻、工作繁重,医患矛盾,经济待遇低,同事相处产生的个人冲突等有关,使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可影响其身心健康,通过心理教育干预,有助于改善长学制医学实习生的身心健康及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朱金水;黄艳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重力喂养及常规鼻饲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0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实施重力喂养)和对照组(实施常规鼻饲喂养),两组各40例,比较两组喂养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的出生体质量恢复时间(5.8±2.1)d、全胃肠营养时间(9.8±2.5)d、胃管留置时间(4.6±1.8)d、住院时间(11.7±3.5)d等均短于对照组(9.3±2.4)d、(15.1±4.7)d、(6.5±2.0)d、(17.1±5.8)d,且其并发症发生率30.00%(12/40)低于对照组的52.50%(21/40).结论 重力喂养较常规鼻饲胃肠更能有效的增加早产儿奶量,加快早产儿全胃肠营养.
作者:郇庆东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枸橼酸西地那非用于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入住本院新生儿病房的PPHN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予病因治疗、抗感染、维持内稳态、吸氧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鼻饲西地那非治疗,剂量1 mg/(kg·次),每6小时一次,每次用药前后30 min监测血压,疗程直到肺动脉压力降至正常.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3天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平均肺动脉压(PAMP)的变化来判断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西地那非用于治疗PPHN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吴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方法 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科2015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84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2)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42)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均低于对照组(28.57%),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管理、技术操作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干预方法相比,针对性护理更具应用优势,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
作者:刘静;王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预警护理对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辅助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就医的100例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警护理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退热、咳喘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0%,高于对照组的6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预警护理应用于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治疗过程中,取得了优秀的临床效果.
作者:仇荣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在放射科造影检查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放射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需行造影检查的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及患者均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探讨其实施效果.结果 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造影检查,成功率为100%,2.5%出现轻微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 在放射科造影检查中应用人性化护理临床效果较好,可拉近护患距离,和谐护患关系,确保造影检查可顺利进行,同时减少不良反应,提升患者舒适度与满意度,避免护患纠纷.
作者:黄卫庆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个体化舒适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应用方法 和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6例)进行个体舒适化护理,对照组(46例)进行常规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SAS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舒适化护理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有着良好的效果,可有效缓解病患身心压力,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琴 刊期: 2017年第19期
临床实习是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医学生的培养质量,教学医院的建设质量与学生实习水平直接相关,因此加强临床基地建设是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针对目前教学医院的现状,结合第一临床学院多年在教学医院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对教学质量监控、师资队伍建设、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的阐述.
作者:李曼霞;朱丹;罗天友;陈鸿雁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运用PDCA循环不断改进急诊患者院内转运的质量,确保急诊危重症患者在院内转运中的安全,为修订和细化转运流程和转运制度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3年8月—2014年7月急诊科转至其它科室的24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4年8月—2015年7月急诊科转至其它科室的266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转运模式,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急诊患者院内转运质量,比较两组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转运交接单漏项发生率,转运所需平均时间,接收科室及转出科室满意度方面的指标.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运交接单漏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运所需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接收科室满意度以及转出科室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是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转运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英;孙玉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音乐疗法在儿童孤独症康复训练中增效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孤独症儿童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单纯接受地板时光疗法;研究组接受地板时光疗法和音乐疗法.两组患儿均于治疗前后进行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AB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BC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配合音乐疗法治疗儿童孤独症,疗效优于单纯采用康复训练.
作者:聂曼蒂;李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开展舒适护理干预,研究护理方法 以及护理效果,探究舒适护理的可行性以及有效性.方法本次探究采用自愿参与原则,选取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26例患者.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舒适度、满意度、脱管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开展舒适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性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可显著性降低患者脱管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徐桂芹;勾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及早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9月诊治的大面积脑梗死及早期脑出血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组,研究组(n=34)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n=34)则单纯常规西医疗法,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1)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76.47%,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ADL评分为(6.46±1.29)分,低于对照组的(11.59±2.43)分,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及早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徐薇薇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