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会华;王艳红
目的 对心内科患者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从而探讨分级护理方式对于防跌倒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5月—2017年3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心内科患者,从中随机抽取80名.试验组选取40名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方式,对照组中的40名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经过1个月后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跌倒率低于对照组,防跌倒的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心内科患者进行跌到风险分级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跌倒率.
作者:贾红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青年教师是新生的教学力量,因其缺乏教学技能的培训及教学实践,教学能力和经验相对不足,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很有必要.板书是重要的教学技能之一,是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需要提高板书教学能力.板书教学适用范围广,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容易实现且便捷,在见习课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儿科学是一门特殊的临床医学课程,见习课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极其重要,是理论课的重要补充和实践,是临床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结合儿科见习课实际,旨在探讨青年教师如何提高板书教学这一基本能力.
作者:张晓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小骨窗血肿抽吸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88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均为2015年4月—2016年4月.使用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使用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小骨窗血肿抽吸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佳(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骨窗血肿抽吸术用于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较为可观,安全性高.
作者:王立明;张东辉;杨天高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治疗痔疮的护理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中医三科痔疮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后均接受消炎、止血、肛门外洗等基础护理,研究组加用中药熏洗治疗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痔疮症状消失时间;护理前后痔疮症状临床评分;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肛门疼痛消失时间、肛门水肿消失时间、肛门瘙痒消失时间、便血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研究组和对照组肛门疼痛、肛门水肿、肛门瘙痒症状临床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和对照组肛门疼痛、肛门水肿、肛门瘙痒症状临床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分别为9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中药熏洗可以提高痔疮治疗疗效,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游春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前来我院诊治的4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干预模式,对研究组患者行早期康复干预方法.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状况,对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术后不同时段VAS评分以及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周与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arris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干预措施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上的应用,可减缩住院时间,强化临床治疗与预后效果.
作者:张杰;周炳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析舒芬太尼不同给药方式进行全麻诱导插管对患者呛咳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全麻气管内插管术患者200例.按照舒芬太尼不同浓度及给药速度随机将入选者分成A组(常规注射,浓度5μg/ml,10 s注完,64例)、B组(稀释浓度2.5μg/ml,快速注射,5 s注完,66例)和C组(稀释浓度2.5μg/ml,慢速注射,20 s注完,70例).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呛咳反应情况及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结果 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呛咳反应时间明显高于A、B组,总发生率4.3%,低于A组(46.9%)、B组(48.5%),严重程度也明显比A、B组低(P<0.05);A、B组间呛咳反应时间、总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MAP、HR及SpO2水平均无变化(P>0.05).结论 舒芬太尼稀释、慢速注射的给药方式行全麻诱导可明显减缓患者出现呛咳反应的时间、降低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作者:朱群芳;褚国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科的危急重症,死亡率高.文章提供了1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异常增多患者的病史、临床上症状和体征、入院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等辅助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并总结了其治疗经过.经随访6个月,该患者预后良好.临床医生在诊治急性心肌梗死时,应仔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重视入院后的辅助检查结果,及时找出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针对病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远期预后.
作者:杜海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影响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为寻找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12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接受病房护士日常规范性护理的基础上,按照成人教育模式进行设计,给予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对照组接受高血压的规范性护理.结果 2组患者分别实施护理干预后,抑郁、焦虑、生活质量及患者的认知水平各指标较干预前均有改善,干预后2组抑郁、焦虑及生活质量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教育和综合干预,是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加大患者家庭支持和社会关注力度,提高患者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是改善维持性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张红霞;张一帆;马铖;张小曼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对腹部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腹部术后患者舒适度,并且还能够将其疼痛度减轻.
作者:陈金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对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小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进行探讨.方法 对本院在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2例小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甲状腺激素升高,促甲状腺激素降低,对照组变化不明显,且变化幅度小于治疗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小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疗效显著.
作者:包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5月4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均采用心脉隆注射液进行治疗,对其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情况、B型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相对于治疗前,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B型脑钠肽降低,左室内径减小,6 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可行性强.
作者:周文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探讨医护合作情境模拟教学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进入我院手术室实习的80例手术室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序号法为依据,将实习生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人.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观察组给予医护合作情境模拟教学.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93.21±2.13)分、实践技能考核成绩(92.11±3.11)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医护合作能力、操作能力、人文关怀、沟通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 运用医护合作情境模拟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实习生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其理论与实际情成绩,及各项综合能力.
作者:宋梅;魏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原发性肝癌早期转移的检测及意义.方法 使用AFP mRNA的检测、与MAGE mRNA的检测,观察原发性肝癌早期转移的情况.结果 全部健康受试者外周血AFP mRNA呈阴性,表明核细胞在外周血中不表达AFP mRNA,为肝癌围手术期全身化疗提供依据MAGE-1与MAGE-3基因mRNA在具体应用中,以巢式RT-PCR方式检测HCC患的表达,便于早发现HCC术后出现的复发转移.结论 原发性肝癌早期转移检测及其意义的分析,有助于早发现肝癌细胞微小转移,为临床具体实践提供依据.
作者:聂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联合在超声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6年2月我院超声科110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将2014年2月之前的55名实习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将2014年2月之后的55名实习生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PBL教学法教学,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实习生平均笔试成绩、操作成绩及对各项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及实习生满意度.
作者:李萍;周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施与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手足踝外科于2014年1月—2016年9月所收治的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6例患者接受传统的手术治疗,定义为传统组;其余46例患者接受小切口手术治疗,定义为小切口组.对比研究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手术治疗后临床恢复效果.结果 分析两组接受不同手术治疗后患者的创口愈合时间可有传统组为(18.3±3.7)天,小切口组为(9.7±1.3)天,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传统组为21.7%,小切口组为4.3%,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有效率,传统组为95.7%,小切口组为9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的手术治疗用于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的治疗中,可以减小创口的大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整体不降低治疗有效率的前提下,有效的缩短创口愈合时间,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牛克成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联合丹参酮Ⅱ A 磺酸钠注射液、辛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吴春园;王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下肢静脉曲张应用激光腔内闭合高位结扎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根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反应.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为56.67%,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光腔内闭合联合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显著,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有效改善患者下肢静脉血液循环.
作者:汪海军;徐强;沈涛;黄优华;周瑜;徐元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临床心理护理对急性心绞痛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66例急性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8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除进行常规护理外再加上临床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的SAQ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绞痛患者经临床心理护理后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并且能把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
作者:刘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17例,对照组为2016年1—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32例,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路径护理,研究组为2016年6—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5例,按广东省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的急诊六大病种中的急性心肌梗死护理路径走绿色通道,比较两组急诊停留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急诊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更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应用效果较好,能缩短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住院时间.
作者:陈群;王敏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对比分析高频超声与MRI在肩袖撕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肩袖撕裂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提高超声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同时行高频超声和MRI检查,关节镜确诊的肩袖撕裂患者31例,肩袖撕裂41根,分别计算US和MRI对肩袖撕裂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差异性.结果 US与MRI诊断肩袖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7.8%、90.38%、89.25%和92.68%、90.38%和91.40%,两者对肩袖撕裂诊断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频超声与MRI均对肩袖撕裂的诊断均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超声具有方便经济优势,可作为肩袖撕裂诊断及随访的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袁红梅;岳文胜;陈天武;蒲劲松;周海鹰;顾鹏;李祖坤;刘晓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