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平;陈晶晶
目的 研究分析采取全麻和硬膜外以及腰麻在剖宫产中对胎儿脐动静脉血气的具体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全身麻醉的产妇作为A组,而行硬膜外腰麻的作为B组,行腰麻的产妇作为C组,每组各30例.结果 三组新生儿娩出时脐动静脉血的pH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新生儿出生时的Apga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麻醉方式均能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对胎儿健康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安全性好.
作者:陆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与比较不同胆囊切除术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胃肠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2月本地区的3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320例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前及术后的生存质量评分及餐前、餐后的胃肠激素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B组的住院时间、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术后的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A组,餐前及餐后的胃肠激素水平均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明显好于开腹手术,且患者的胃肠功能状态也明显好于开腹手术,因此认为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许克勤;汤建华;蔡银忠;刘及时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的CBL教学法实现PCCM教学翻转课堂模式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PCCM进修医师68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学生使用基于微信的CBL教学法实现PCCM教学翻转课堂模式的方法,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利用教学后理论考核及填写问卷方式,比较学生对两种不同教学方法的反馈.结果 两批次共68名学生参与本教学方法评价的研究,两组学生的问卷结果显示:基于微信的CBL教学法实现PCCM教学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实验组第1主题与第2主题的理论考核及实践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模式在PCCM教学中深受欢迎,能够更好地使学员掌握PCCM的临床诊断思维及系统处理方法.
作者:李洋;吴江;刘婷;杨岚;石志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影像质量,是成像链的各个质量环节的综合体现,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终的图像质量,本文通过对放射科所拍摄影像进行质量控制,找出影响图像质量的各个环节的因素,加以分析总结,并改正,规范摄影流程,提高影像质量.方法 通过对PACS系统里DR所摄影像质量进行质控,分析影响DR影像质量的各种因素.结果 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影像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结论 DR摄影操作必须规范化,再经过科室影像质量控制与保证,大大提高了影像的质量.
作者:张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改良高压氧面罩在无创呼吸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使用无创呼吸机的10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通过讨改良高压氧面罩进行无创呼吸,对照组只佩戴呼吸机面罩,评价两组的使用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鼻面罩舒适度、面罩的未破损率、口鼻面部压疮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高压氧面罩可提高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的鼻面罩舒适度,改善患者的呼吸情况,减少口鼻面部压疮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治疗.
作者:侯颖萍;阎燕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在急诊科年轻护士培训中应用情景教学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86名年轻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培训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12月,将其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护士采用情景教学法进行培训,对照组护士采用常规教学法进行培训,对两组护士培训前后考试成绩以及培训前后各项能力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护士培训前考试成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护士成绩均提高,研究组护士的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士培训后各项能力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诊科年轻护士在培训中实施情景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护士的实操能力、综合能力.
作者:马蕾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CEA、AFP、CA199、CA153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接受治疗且已经确诊肺癌患者60例作为肺癌组、肺良性病变患者65例作为肺良病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清样本检测结果.结果 肺癌组CEA、AFP、CA199、CA153高于肺良病组以及对照组,且肺良病组上述检测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上述检测指标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上述检测指标总体符合率高于肺良病组以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肺良病组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A、AFP、CA199、CA153检测在肺癌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崔凤玲;马晓茹;徐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医学影像学研究生是影像学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培养研究生的临床阅片技能已成为教学重点之一.目前,MDT模式常用于临床学科诊疗,将逐步推广应用于医学临床教学中.医学影像学与临床、病理三者密切相关,本教研室采用T-PACS系统与MDT模式相结合,利用T-PACS系统的教学优势,引入案例分析,以多学科专家及研究生们参与讨论的形式协作临床诊疗,有效地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多学科协助思维,为医学影像学研究生教育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
作者:韦苇;谢东;苏丹柯;康巍;阳君;赵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分析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137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和82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肝炎后肝硬化组中,GGT(63.8±10.2)U/L、AST/ALT(1.01±0.22)及ALP(119.6±25.3)U/L;酒精性肝硬化组中,GGT(139.4±47.9)U/L、AST/ALT(1.98±0.53)及ALP(215.7±46.5)U/L,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炎后肝硬化组中,肝肾综合征发生率为8.03%、原发性肝癌发生率为29.20%,酒精性肝硬化组分别为3.66%、9.76%,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炎后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接受针对性预防治疗措施能够改善病情,效果显著.
作者:周威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高警讯药物虽然在临床使用时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未必会高于其他药物,但是一旦出现不良事件,后果比其他药物严重得多.通过风险管理对高警讯药物进行管理,为患者的用药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本文针对风险管理在病区高警讯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从人员因素和管理因素两大方面分析了目前高警讯药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确立高警讯药物种类、做好采购和存放养护工作、建立小组管理、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建立高警讯药物账册、开展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进行处方点评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为高警讯药物的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孙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评估呼吸科危重症患者中落实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价值.方法 随机筛选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0月因患呼吸科危重症进入我院治疗的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5例)在护理过程中加强护理风险管理,而常规组(53例)则行一般管理措施,并对两组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等进行对照.结果 观察组中,有2起(3.64%)意外事件,常规组中,有13起(24.53%)意外事件,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18%(54/55),常规组为77.36%(41/53),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呼吸科患者患上危重症后,其护理工作中通常会有各类型风险出现,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工作,除了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外,还能提升满意度.
作者:王进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对鄂州市近年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情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促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以鄂州市卫生计生系统近年开展的国家级、省级、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为研究对象,运用科教管理平台和数据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近3年共主办各级各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共计247项,三级医疗机构主办项目多,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相对较少,学科履盖广泛,突出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科项目特色.结论 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提高了医药卫技人员整体素质,有效推进了我市卫生计生人才队伍的建设.
作者:夏小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在甲状腺疾病中应用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6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其中80例患者给予全切除术治疗,命名为研究组;另外的80例患者应用次全切手术治疗,命名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疾病中应用全切除术治疗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率低.
作者:刘刚;蔡安庆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多元化健康教育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征得患者同意后,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7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采用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方式.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为5.3%,参照组为17.5%,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复发后置入支架的发生率为3.5%,参照组为14.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方式,效果确切,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提升了患者度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使得患者的治疗依从提高,同时对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及提高预后生活质量也有积极作用.
作者:陆冬春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临床实践教学活动是医学实习的重要环节,医院作为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应该积极承担起培养合格有用医学人才的重任,认真分析临床实践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保证临床实践教学活动顺利、高效的进行.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临床实践教学活动计划制,计划制在临床实践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推动和引导作用,通过计划制管理的实施,使得临床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教学管理进一步加强,临床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作者:张平;李曼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孕产妇围术期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5月15日—2016年5月15日收治112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分组模式,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6.07%与44.64%,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高热发生率分别为23.21%与48.21%,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高热持续时间分别为(35.62±8.54)h与(50.68±10.85)h,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64%与78.57%,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孕产妇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便于有效控制感染、高热等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李小平;陈晶晶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物质代谢是医学生必修课生物化学中较难掌握的部分.此部分内容枯燥繁杂,学生易产生厌烦情绪,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差,不利于后续课程的学习.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学校的欢迎.本文选取氨的代谢一节尝试了翻转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翻转课堂模式更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学生的应用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知识得到更好内化.本文从微课设计和课堂活动设计两方面提出了教学建议,并从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教学反思,为提高医学院校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陶毅明;金荣仲;高进涛;马义丽;朱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药物雷帕霉素作用于非小细胞肺癌LK2细胞后micro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培养肺癌LK2细胞,研究药物雷帕霉素作用于非小细胞肺癌LK2细胞后micro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培养肺癌LK2细胞,检测雷帕霉素作用于LK2细胞后其中microRNA的表达变化,并对表达有显著差异改变的microRNA进行靶基因预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雷帕霉素作用于LK2细胞后,9个microRNAs表达具有高显著差异,其中miR-320c,miR-1283,miR-29b-3p等6个miRNAs表达显著增强.而miR-320b,miR-19b-3p,miR-181c-6p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雷帕霉素作用于肺癌LK2细胞后,可诱导多个microRNA的表达改变,可以加强部分microRNAs表达、也可降低多个microRNAs的表达.
作者:杜美琳;申明惠;彭扬;姜洪芳;王超;何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对进行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并发症预防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在我院接受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0例.其中,A组施予优质护理,B组施予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病率、康复程度以及满意程度.结果 A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5.0%,B组为16.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对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姚金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比较纳米穴位贴敷联合超声脉冲电导治疗肺癌疼痛临床疗效,探索中西结合治疗肺癌痛的新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癌疼痛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阿是穴纳米穴位贴敷加超声脉冲电导治疗,对照组采用右酮洛芬片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强度的变化、疼痛缓解程度、止痛起效时间、平均有效治疗持续时间、生活质量改善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纳米穴位贴敷联合超声脉冲电导治疗肺癌疼痛总有效率为7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治疗持续平均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穴位贴敷联合超声脉冲电导治疗肺癌疼痛与右酮洛芬疗效相当.
作者:朱佑明;陈明燕;张秀丽;夏薇;李倩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