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物化学中《氨的代谢》一节尝试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陶毅明;金荣仲;高进涛;马义丽;朱华

关键词:生物化学, 翻转课堂, 微课
摘要:物质代谢是医学生必修课生物化学中较难掌握的部分.此部分内容枯燥繁杂,学生易产生厌烦情绪,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差,不利于后续课程的学习.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学校的欢迎.本文选取氨的代谢一节尝试了翻转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翻转课堂模式更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学生的应用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知识得到更好内化.本文从微课设计和课堂活动设计两方面提出了教学建议,并从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教学反思,为提高医学院校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鼻咽癌调强放疗不良反应的预防方式分析与研究

    目的 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不良反应的预防方式.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有50例.对照组常规进行调强放疗治疗,预防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对不良反应的预防.比较两组鼻咽癌调强放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放疗后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情绪.结果 预防组鼻咽癌调强放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预防组焦虑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调强放疗过程强化不良反应的预防,可有效减少放疗不良反应发生,减轻患者焦虑情绪,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杨凤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纳米穴位贴敷联合超声脉冲电导治疗肺癌疼痛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纳米穴位贴敷联合超声脉冲电导治疗肺癌疼痛临床疗效,探索中西结合治疗肺癌痛的新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癌疼痛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阿是穴纳米穴位贴敷加超声脉冲电导治疗,对照组采用右酮洛芬片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强度的变化、疼痛缓解程度、止痛起效时间、平均有效治疗持续时间、生活质量改善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纳米穴位贴敷联合超声脉冲电导治疗肺癌疼痛总有效率为7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治疗持续平均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穴位贴敷联合超声脉冲电导治疗肺癌疼痛与右酮洛芬疗效相当.

    作者:朱佑明;陈明燕;张秀丽;夏薇;李倩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联合用药依达拉奉、阿司匹林肠溶片以及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4例.常规组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NHISS分数.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5%,优于常规组;治疗组NHISS评分为(10.57±2.47)分,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出现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选择依达拉奉+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方案可提升其临床效果.

    作者:刘春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化积片治疗小儿厌食30例的安全性临床观察

    目的 本次设计观察化积片治疗30例小儿厌食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单中心的试验方法,选择30例小儿厌食的患者入组,服用化积片,4周.观察患儿口服化积片治疗小儿厌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口服化积片4周后,30例患儿实验室检查未出现异常,出现2例不良事件,无不良反应.结论 化积片治疗小儿厌食,安全性好.

    作者:张敏涛;郭晶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老年患者下肢手术椎管内麻醉的应用及麻醉效果评定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椎管内麻醉的应用及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老年下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麻醉方法差异,将其分为硬膜外组、腰硬联合组,每组各有60例.硬膜外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组则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老年下肢手术麻醉总有效率;起效时间、首剂维持时间、达到高平面时间;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腰硬联合组老年下肢手术麻醉总有效率高于硬膜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联合组起效时间短于硬膜外组,首剂维持时间长于硬膜外组,达到高平面时间短于硬膜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联合组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硬膜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下肢手术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效果确切.

    作者:胡晓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应用在冠心病患者护理过程,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作者:李兰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保守治疗胎盘植入39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术中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纱条宫内填塞控制胎盘植入引发的出血,术后口服米非司酮、生化汤促进残留妊娠组织顺利排出治疗胎盘植入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6年l月收治确诊为胎盘均未穿透子宫浆膜层胎盘植入39例患者疗效,予以术中使用宫腔填塞纱条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肌注,术后口服米非司酮及生化汤治疗.结果 39例患者中,35例术中止血成功;3例植入面积较大,填塞后行子宫动脉栓塞术;1例术中止血效果差,行子宫切除术;有效率为89.74%.结论 术中使用宫腔填塞纱条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肌注,术后口服米非司酮及生化汤对治疗均未穿透子宫浆膜层的胎盘植入患者疗效好.

    作者:李艳丽;刘则鹏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二氧化碳激光联合草分枝杆菌F.U.36注射液肌注治疗尖锐湿疣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二氧化碳激光联合乌体林斯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1月我中心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8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00例尖锐湿疣患者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常规组采用单独的二氧化碳激光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二氧化碳激光联合乌体林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常规组患者的治疗率为70.0%(280/400),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0%(380/400),治疗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尖锐湿疣,采用单独的二氧化碳激光术进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效果,而使用二氧化碳联合乌体林斯肌注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毕淑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方法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12月收治的甲状腺癌的患者121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A组(59例)与B组(62例).通过两组患者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1年跟踪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A组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出现,观察组复发率为10.17%,对照组复发率占24.1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癌采用甲状腺近全切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少,利于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新刚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的具体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病情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的例数分别为0例、18例、10例、2例,治疗有效率为60%;此外,在随访中,虽然发现少数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但严重不良反应率仅为6.7%.结论 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恢复.

    作者:曹婷华;李燕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乳腺X线摄影与超声诊断0期及Ⅰ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乳腺X线摄影与超声诊断0-I期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我院66例经病理诊断证实为0-I期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诊断方法分为乳腺X线摄影组(33例)和乳腺超声组(33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观察两组诊断符合率.结果 乳腺X线摄影组0期阳性诊断率(100%)高于乳腺超声组(63.6%),乳腺超声组I期阳性诊断率(95.5%)高于乳腺X线摄影组(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X线摄影与超声诊断0-I期乳腺癌各具优势,也各有疏漏,联合应用可相互弥补,提高乳腺癌早期检出率.

    作者:嵇雪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免疫抑制剂联合糖皮质激素用于天疱疮治疗的价值及效果探究

    目的 探讨免疫抑制剂联合糖皮质激素用于天疱疮治疗的价值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天疱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差异,将其分单药组与联合组,每组各有60例.单药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免疫抑制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天疱疮治疗效果优于单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生存质量评分为(90.54±5.56)分,优于单药组的(82.25±4.6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皮损消退时间为(3.60±0.77)个月,糖皮质激素维持量为(21.60±3.57)mg/d,均低于单药组的(5.51±2.61)个月、(34.51±1.61)mg/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抑制剂联合糖皮质激素用于天疱疮治疗的价值及效果高,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糖皮质激素维持量,缩短皮损消退时间,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提高.

    作者:布瓦杰尔·亚克亚;康晓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GRACE评分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分层管理的指导作用

    目的 探讨GRACE评分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危险分层管理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3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NSTE—ACS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选取其中单日入院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双日入院30例作为实验组,实施GRACE评分指导下的危险分层管理,出院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和随访1年GRACE评分及健康状况评价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GRACE评分危险分层及健康状况问卷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GRACE评分危险分层及健康状况问卷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GRACE评分危险分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健康状况问卷得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GRACE评分对NSTE—ACS患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准确度,能促进患者危险分层管理和针对性干预,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秋荣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手术患者的肺保护作用评价

    目的 对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手术患者的肺保护作用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心脏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麻醉诱导,观察组在常规诱导麻醉前,行右美托咪定干预直至手术结束,并将两组患者行相应麻醉的T0~T4各时段的肺泡动脉分压差(AaDO2),氧合(OI)、呼吸指数(RI)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T1~T4点的AaDO2、OI指数及RI,与T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3观察组患者的AaDO2、OI指数及RI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手术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显著.

    作者:刘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多元化健康教育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究多元化健康教育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征得患者同意后,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7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采用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方式.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为5.3%,参照组为17.5%,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复发后置入支架的发生率为3.5%,参照组为14.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方式,效果确切,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提升了患者度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使得患者的治疗依从提高,同时对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及提高预后生活质量也有积极作用.

    作者:陆冬春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冠心病患者的他汀类药物疗效分析

    目的 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8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发生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各项指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中结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患者不良反应.

    作者:王俊;吴春园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消化内镜专科护士培训中应用PDCA循环培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消化内镜专科护士培训中应用PDCA循环培训的效果.方法 于2016年1月开始对我院消化内镜专科护士实施PDCA循环进行培训,对实施后(2016年1—12月)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医生对护士配合的技能满意度进行统计,并与实施前(2015年1—12月)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后,护士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9.24±5.74)分,相比实施前[(81.46±4.61)分]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医生对护士配合的技能满意度为96.67%,相比实施前(76.67%)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消化内镜专科护士采取PDCA循环法进行培训,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增加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默契配合医生完成高难度内镜微创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作者:娄兴旖;杨春锦;赵靓雯;马润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中喉罩麻醉的应用与可行性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中喉罩麻醉的应用效果与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接受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接受全身麻醉过程中,使用Supreme喉罩麻醉,分析具体效果.结果 所有受试者单次置入成功,肺通气良好.置入后患者血压、心率以及SpO2相较于置入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无其他不良反应.出院后随访结果提示,患者均无声音嘶哑以及咽喉疼痛等情况.结论 对于接受腹腔镜胆囊手术者,在其进行全身麻醉过程中,使用Supreme喉罩麻醉刺激小,患者更容易接受,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张振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健脾补肾法治疗妊娠期宫颈解脲支原体感染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妊娠期宫颈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运用健脾补肾法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健脾补肾法—四君子汤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和对照组(罗红霉素治疗),每组各55例.统计分析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剖宫产率(25.5%)、新生儿窒息率(0.0%)均较低,阴道分娩率(74.5%)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宫颈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运用健脾补肾法治疗后,可改善患者妊娠结局,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周新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循证护理在产后DV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析循证护理在产后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接收的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DVT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产后DVT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2.22%、97.78%,对照组的产后DVT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1.11%、77.78%,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产后DVT的发生,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

    作者:江荣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