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萍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生癫痫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67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癫痫发生情况,将其分为癫痫组和非癫痫组,明确癫痫组患者的癫痫时机和癫痫分类,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6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生癫痫31例,其中早期癫痫14例,晚期癫痫17例,全身性癫痫29例,局限性癫痫2例.NIHSS评分>20分、癫痫家族史、皮质出血、脑积水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生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家族史、皮质出血、脑积水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生癫痫的主要因素,临床上应对高危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和治疗.
作者:白衍安;燕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患者和正常青春期女性的月经特点、雌二醇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科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青春期PCOS患者50例与青春期功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且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青春期女性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研究对象的月经情况、雌二醇水平等进行监测,并分析所得结果.结果 PCOS组、功血组患者的初潮年龄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及功血组均高于正常青春期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COS组患者高于功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春期PCOS与功血患者有类似的月经改变以及雌二醇水平改变,功血可能为PCOS的早期症状之一.
作者:崔荔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中药饮片调剂在中药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 对中药饮片调剂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分析这些环节对中药用法用量、煎煮方式、用药方法、药物的配伍禁忌等各个方面的影响.结果 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对中药合理用药产生影响.结论 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会对中药合理用药产生影响,只有加强对调剂人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正确把握好每个环节,才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宋月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比较纳米穴位贴敷联合超声脉冲电导治疗肺癌疼痛临床疗效,探索中西结合治疗肺癌痛的新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癌疼痛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阿是穴纳米穴位贴敷加超声脉冲电导治疗,对照组采用右酮洛芬片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强度的变化、疼痛缓解程度、止痛起效时间、平均有效治疗持续时间、生活质量改善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纳米穴位贴敷联合超声脉冲电导治疗肺癌疼痛总有效率为7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治疗持续平均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穴位贴敷联合超声脉冲电导治疗肺癌疼痛与右酮洛芬疗效相当.
作者:朱佑明;陈明燕;张秀丽;夏薇;李倩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人员绩效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康复科护理人员13名,根据护理管理时间点不同分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6年1月)和观察组(2016年1月—2017年1月).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观察组联合目标管理理论.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管理中结合目标管理理论及优化绩效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理人员绩效管理水平.
作者:胡凌燕;张之娟;王芙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档案是在医院工作中的第一手资料和原始资料,集表格文件、数据图表、音频视频于一体,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它们是对医院工作历程进行记录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当前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应当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立,提高信息化记录与搜索水平,这是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的工作目前的重要发展方向.
作者:叶荣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n=13)采用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术联合米非司酮片+米索前列醇药物治疗后清宫.B组(n=7)采用口服米非司酮片+米索前列醇药物治疗后行清宫术.比较两组清宫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血清中β-HCG值以及降至正常时间.结果 (1)A组术后3天血β-HCG下降幅度大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17.4±2.1)d血β-HCG水平降至正常,与B组(25.8±3.3)d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清宫出血量为(38.4±8.5)ml,术后阴道出血时间为(4.4±2.1)d;B组清宫出血量为(127.3±14.3)ml,术后阴道出血时间(12.8±3.3)d.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介入联合药物治疗后清宫能快速缩短β-HCG恢复时间,出血量更少,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汪洁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追踪延伸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15日—2016年6月15日就诊的川崎病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追踪延伸护理.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35%与79.07%,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98%与23.26%,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川崎病患儿采取追踪延伸护理服务便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彩萍;张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剖析药物对常用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结果所产生的影响,供临床借鉴.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1—12月明确为药物所致生化检验结果偏差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病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充分挖掘药物对常用检验指标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同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 本院2016年全年间共有20147例患者参加生化检验.其中,100例患者出现生化检验结果偏差的情况,占总比例的0.5%.对生化检验指标结果造成影响的药物主要有如下几种:解热镇痛药、维生素C、抗癌药、抗糖尿病药、激素类药、利尿药与抗生素类药.结论 于患者生化检验之前,对其近期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药物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可为医师判断患者的病情和评估预后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刘小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孕产妇围术期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5月15日—2016年5月15日收治112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分组模式,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6.07%与44.64%,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高热发生率分别为23.21%与48.21%,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高热持续时间分别为(35.62±8.54)h与(50.68±10.85)h,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64%与78.57%,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孕产妇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便于有效控制感染、高热等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李小平;陈晶晶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对扁桃体摘除术麻醉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扁桃体摘除术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3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麻醉维持期持续泵注,持续静脉泵入剂量为0.5μg/(kg·h)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泵注相同体积的0.9%NS溶液,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相关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以及PAED分数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阿托品使用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以及PA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内疼痛介质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预防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安全性强,可减缓扁桃体摘除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麻醉苏醒期舒适度.
作者:李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对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卵巢癌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选择在本院接受卵巢癌护理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各45例,乙组给予常规护理,甲组则在乙组的基础上,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乙组的满意度为71.1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0%;甲组的满意度为91.1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显著提高了卵巢癌护理质量.
作者:戴雨逸;刘红燕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产科临床中应用无痛分娩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128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和对照组(64例,采用常规阴道分娩),对比两组孕产妇镇痛效果、产程时间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镇痛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62.5%.观察组孕产妇产程时间为(7.1±1.3)h,短于对照组的(9.1±4.8)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临床中应用无痛分娩技术可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缩短产程.
作者:杨燕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药物雷帕霉素作用于非小细胞肺癌LK2细胞后micro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培养肺癌LK2细胞,研究药物雷帕霉素作用于非小细胞肺癌LK2细胞后micro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培养肺癌LK2细胞,检测雷帕霉素作用于LK2细胞后其中microRNA的表达变化,并对表达有显著差异改变的microRNA进行靶基因预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雷帕霉素作用于LK2细胞后,9个microRNAs表达具有高显著差异,其中miR-320c,miR-1283,miR-29b-3p等6个miRNAs表达显著增强.而miR-320b,miR-19b-3p,miR-181c-6p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雷帕霉素作用于肺癌LK2细胞后,可诱导多个microRNA的表达改变,可以加强部分microRNAs表达、也可降低多个microRNAs的表达.
作者:杜美琳;申明惠;彭扬;姜洪芳;王超;何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层级管理在产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病房中选取1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进行层级管理的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工作中的出错率和投诉率,以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出错率、投诉率均和护理满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中的出错率,提升护理满意度,作为一种有效地管理手段.
作者:刘晗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评价分析维生素A缺乏与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抽选2017年1—3月本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61例作为观察组,另抽选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开展维生素A检测,比较两组观察对象的亚临床可疑缺乏率和维生素A缺乏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VAD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亚临床可疑缺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A缺乏同呼吸道感染存在密切关联,通常缺乏维生素A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概率较高.
作者:高萌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及分析对于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方案以后,对其疼痛和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实施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举措,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极度疼痛率、重度疼痛率对比,研究组患者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良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同时对于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影响.
作者:李海峰;于凤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医学影像学研究生是影像学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培养研究生的临床阅片技能已成为教学重点之一.目前,MDT模式常用于临床学科诊疗,将逐步推广应用于医学临床教学中.医学影像学与临床、病理三者密切相关,本教研室采用T-PACS系统与MDT模式相结合,利用T-PACS系统的教学优势,引入案例分析,以多学科专家及研究生们参与讨论的形式协作临床诊疗,有效地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多学科协助思维,为医学影像学研究生教育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
作者:韦苇;谢东;苏丹柯;康巍;阳君;赵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改良高压氧面罩在无创呼吸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使用无创呼吸机的10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通过讨改良高压氧面罩进行无创呼吸,对照组只佩戴呼吸机面罩,评价两组的使用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鼻面罩舒适度、面罩的未破损率、口鼻面部压疮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高压氧面罩可提高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的鼻面罩舒适度,改善患者的呼吸情况,减少口鼻面部压疮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治疗.
作者:侯颖萍;阎燕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采用个性化护理在耳鼻喉科室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月进入我院治疗的92例耳鼻喉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加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VAS与SAS平均评分分别为(4.6±2.7)分、(27.2±2.1)分;而实验组患者VAS与SAS平均评分分别为(2.7±1.9)分、(18.9±3.6)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平均得分为(83.7±7.4)分;实验组为(94.1±8.3)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鼻喉科患者术后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疼痛感降低,精神状态良好,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高建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