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
目的 对比心肺复苏机和徒手心肺复苏应用在急诊科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1日—2017年5月31日在本院急诊科接受心肺复苏的60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60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徒手心肺复苏,观察组采用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对比两组患者的复苏时间、乳酸值、颈总动脉血流速度及复苏效果.结果两组复苏时间、各时间点的颈总动脉血流速度及复苏成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苏后即刻乳酸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机的复苏效果和徒手心肺复苏效果相比无明显的差别,但心肺复苏机的临床应用优势更大,主要体现在可以节省人力资源方面.
作者:李闯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GRACE评分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危险分层管理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3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NSTE—ACS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选取其中单日入院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双日入院30例作为实验组,实施GRACE评分指导下的危险分层管理,出院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和随访1年GRACE评分及健康状况评价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GRACE评分危险分层及健康状况问卷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GRACE评分危险分层及健康状况问卷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GRACE评分危险分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健康状况问卷得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GRACE评分对NSTE—ACS患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准确度,能促进患者危险分层管理和针对性干预,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秋荣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对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效果以及药物经济学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研究样本为68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泮托拉唑治疗,B组行奥美拉唑治疗,对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经济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18%,B组为94.12%,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2例(5.88%)患者出现恶心呕吐;B组中有3例(8.82%),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E值为22.85;B组C/E值为33.47,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效果明显,患者不良反应低且药物更为经济.
作者:解学慧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血必净静脉滴注联合生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成A、B两组,每组各为43例.其中,A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B组在A组基础上,采用血必净静脉滴注联合生大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B组腹痛腹胀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静脉滴注联合生大黄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吴晓英;陈易;汤金海;徐华;朱虹;陈小冬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对扁桃体摘除术麻醉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扁桃体摘除术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3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麻醉维持期持续泵注,持续静脉泵入剂量为0.5μg/(kg·h)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泵注相同体积的0.9%NS溶液,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相关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以及PAED分数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阿托品使用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以及PA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内疼痛介质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预防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安全性强,可减缓扁桃体摘除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麻醉苏醒期舒适度.
作者:李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在急诊科年轻护士培训中应用情景教学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86名年轻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培训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12月,将其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护士采用情景教学法进行培训,对照组护士采用常规教学法进行培训,对两组护士培训前后考试成绩以及培训前后各项能力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护士培训前考试成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护士成绩均提高,研究组护士的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士培训后各项能力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诊科年轻护士在培训中实施情景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护士的实操能力、综合能力.
作者:马蕾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中药饮片调剂在中药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 对中药饮片调剂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分析这些环节对中药用法用量、煎煮方式、用药方法、药物的配伍禁忌等各个方面的影响.结果 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对中药合理用药产生影响.结论 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会对中药合理用药产生影响,只有加强对调剂人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正确把握好每个环节,才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宋月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影像质量,是成像链的各个质量环节的综合体现,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终的图像质量,本文通过对放射科所拍摄影像进行质量控制,找出影响图像质量的各个环节的因素,加以分析总结,并改正,规范摄影流程,提高影像质量.方法 通过对PACS系统里DR所摄影像质量进行质控,分析影响DR影像质量的各种因素.结果 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影像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结论 DR摄影操作必须规范化,再经过科室影像质量控制与保证,大大提高了影像的质量.
作者:张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分析腹腔镜子宫全切和经腹子宫全切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94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收子宫切除手术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患者.观察组接受腹腔镜子宫全切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经腹子宫全切手术治疗.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71.2±5.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05.2±32.4)ml、平均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36.2±3.7)h、平均住院时间为(7.2±1.7)d,术后35例(74.46%)接受镇痛治疗;观察组各指标分别为(103.8±14.5)min、(125.2±24.2)ml、(24.5±1.8)h、(5.7±1.1)d、26例(55.31%).两组各指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的临床优势非常大,对于各类良性病变导致的需要子宫全切患者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作者:黄千千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本次设计观察化积片治疗30例小儿厌食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单中心的试验方法,选择30例小儿厌食的患者入组,服用化积片,4周.观察患儿口服化积片治疗小儿厌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口服化积片4周后,30例患儿实验室检查未出现异常,出现2例不良事件,无不良反应.结论 化积片治疗小儿厌食,安全性好.
作者:张敏涛;郭晶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孕产妇围术期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5月15日—2016年5月15日收治112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分组模式,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6.07%与44.64%,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高热发生率分别为23.21%与48.21%,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高热持续时间分别为(35.62±8.54)h与(50.68±10.85)h,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64%与78.57%,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孕产妇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便于有效控制感染、高热等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李小平;陈晶晶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观察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合并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COPD合并CHF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将AECOPD合并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开始前和治疗后第11天采血检测BNP和血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NP均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BNP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PaO2和PaCO2均得到改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治疗后改善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ECOPD合并CHF患者应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增加气道痉挛的风险远低于获益.
作者:康彬;卢飞;安琴燕;罗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椎管内麻醉的应用及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老年下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麻醉方法差异,将其分为硬膜外组、腰硬联合组,每组各有60例.硬膜外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组则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老年下肢手术麻醉总有效率;起效时间、首剂维持时间、达到高平面时间;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腰硬联合组老年下肢手术麻醉总有效率高于硬膜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联合组起效时间短于硬膜外组,首剂维持时间长于硬膜外组,达到高平面时间短于硬膜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联合组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硬膜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下肢手术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效果确切.
作者:胡晓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比较纳米穴位贴敷联合超声脉冲电导治疗肺癌疼痛临床疗效,探索中西结合治疗肺癌痛的新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癌疼痛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阿是穴纳米穴位贴敷加超声脉冲电导治疗,对照组采用右酮洛芬片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强度的变化、疼痛缓解程度、止痛起效时间、平均有效治疗持续时间、生活质量改善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纳米穴位贴敷联合超声脉冲电导治疗肺癌疼痛总有效率为7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治疗持续平均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穴位贴敷联合超声脉冲电导治疗肺癌疼痛与右酮洛芬疗效相当.
作者:朱佑明;陈明燕;张秀丽;夏薇;李倩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30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电图诊断)、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每组各150例,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及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1.33%,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检出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情况,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具有较高的检出率.
作者:闫秀丽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追踪延伸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15日—2016年6月15日就诊的川崎病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追踪延伸护理.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35%与79.07%,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98%与23.26%,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川崎病患儿采取追踪延伸护理服务便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彩萍;张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使用氯沙坦钾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接受并予以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观察患者使用氯沙坦钾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卡托普利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00%和5.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7.50%和22.5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氯沙坦钾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张立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析循证护理在产后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接收的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DVT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产后DVT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2.22%、97.78%,对照组的产后DVT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1.11%、77.78%,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产后DVT的发生,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
作者:江荣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78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血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甲状旁腺激素(iPTH)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及临床症状.
作者:王志强;李瑞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产科临床中应用无痛分娩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128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和对照组(64例,采用常规阴道分娩),对比两组孕产妇镇痛效果、产程时间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镇痛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62.5%.观察组孕产妇产程时间为(7.1±1.3)h,短于对照组的(9.1±4.8)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临床中应用无痛分娩技术可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缩短产程.
作者:杨燕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