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吴江;刘婷;杨岚;石志红
目的 探讨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感冒发热患儿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采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观察组(64例)采用小儿退热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8%、73.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感染发热患儿实施小儿退热栓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王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对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患者与单胎活产新生儿体质量间存在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进入本院产科的单胎活产产妇404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临床资料是否存在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分析其合并症类型或并发症类型,并对新生儿的体质量状况进行记录.结果 当产妇出现合并症或是并发症时,其新生儿出生后的体质量通常会出现异常,且其相关因素有妊娠合并贫血、胎盘早剥、羊水过少、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以及妊娠期高血压(包括子痫前期)等(P<0.05).结论 对于单胎活产的产妇,若其妊娠期出现并发症或是合并症,其新生儿发生体质量异常问题的概率会增加.
作者:王建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免疫抑制剂联合糖皮质激素用于天疱疮治疗的价值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天疱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差异,将其分单药组与联合组,每组各有60例.单药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免疫抑制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天疱疮治疗效果优于单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生存质量评分为(90.54±5.56)分,优于单药组的(82.25±4.6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皮损消退时间为(3.60±0.77)个月,糖皮质激素维持量为(21.60±3.57)mg/d,均低于单药组的(5.51±2.61)个月、(34.51±1.61)mg/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抑制剂联合糖皮质激素用于天疱疮治疗的价值及效果高,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糖皮质激素维持量,缩短皮损消退时间,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提高.
作者:布瓦杰尔·亚克亚;康晓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月经失调(无排卵型)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采用随机对照组的方法分为3个组,每组各50例患者,分别给予每日100 mg、200 mg、300 mg三种剂量的黄体酮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低剂量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8%,中剂量组临床有效率为90%,高剂量组临床有效率为92%,虽然随着剂量的增加,患者临床有效率呈现上升趋势,但是三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中剂量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高剂量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随着剂量的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日100 mg、200 mg、300 mg三种剂量的黄体酮治疗无排卵型的月经失调,临床效果相当,但是剂量越大不良反应越大,临床推荐从小剂量开始使用.
作者:刘细意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二氧化碳激光联合乌体林斯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1月我中心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8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00例尖锐湿疣患者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常规组采用单独的二氧化碳激光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二氧化碳激光联合乌体林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常规组患者的治疗率为70.0%(280/400),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0%(380/400),治疗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尖锐湿疣,采用单独的二氧化碳激光术进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效果,而使用二氧化碳联合乌体林斯肌注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毕淑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青中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Hcy和BNP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90例青中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瑞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溶栓效果,凝血相关指标及血清中Hcy和BNP的水平变化.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达到66.67%,观察组达到73.33%;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情况显著改善,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小板凝集情况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Hcy和BNP水平均具有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中Hcy和BNP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能够促进患者血清Hcy和BNP水平的下降.
作者:武国霞;赵巧凤;郭秀芳;司晓丽;陈艳艳;吴慧敏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对扁桃体摘除术麻醉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扁桃体摘除术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3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麻醉维持期持续泵注,持续静脉泵入剂量为0.5μg/(kg·h)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泵注相同体积的0.9%NS溶液,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相关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以及PAED分数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阿托品使用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以及PA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内疼痛介质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预防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安全性强,可减缓扁桃体摘除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麻醉苏醒期舒适度.
作者:李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评估呼吸科危重症患者中落实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价值.方法 随机筛选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0月因患呼吸科危重症进入我院治疗的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5例)在护理过程中加强护理风险管理,而常规组(53例)则行一般管理措施,并对两组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等进行对照.结果 观察组中,有2起(3.64%)意外事件,常规组中,有13起(24.53%)意外事件,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18%(54/55),常规组为77.36%(41/53),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呼吸科患者患上危重症后,其护理工作中通常会有各类型风险出现,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工作,除了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外,还能提升满意度.
作者:王进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患者和正常青春期女性的月经特点、雌二醇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科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青春期PCOS患者50例与青春期功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且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青春期女性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研究对象的月经情况、雌二醇水平等进行监测,并分析所得结果.结果 PCOS组、功血组患者的初潮年龄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及功血组均高于正常青春期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COS组患者高于功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春期PCOS与功血患者有类似的月经改变以及雌二醇水平改变,功血可能为PCOS的早期症状之一.
作者:崔荔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与比较不同胆囊切除术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胃肠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2月本地区的3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320例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前及术后的生存质量评分及餐前、餐后的胃肠激素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B组的住院时间、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术后的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A组,餐前及餐后的胃肠激素水平均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明显好于开腹手术,且患者的胃肠功能状态也明显好于开腹手术,因此认为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许克勤;汤建华;蔡银忠;刘及时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 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白细胞计数、血淀粉酶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进行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
作者:苟骏宏;李月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采用个性化护理在耳鼻喉科室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月进入我院治疗的92例耳鼻喉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加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VAS与SAS平均评分分别为(4.6±2.7)分、(27.2±2.1)分;而实验组患者VAS与SAS平均评分分别为(2.7±1.9)分、(18.9±3.6)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平均得分为(83.7±7.4)分;实验组为(94.1±8.3)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鼻喉科患者术后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疼痛感降低,精神状态良好,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高建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应.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行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采取分层随机法分成两组,观察组采取右美托咪定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取咪达唑仑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镇静效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后MAP、HR、RR水平均低于麻醉前,Ramsay评分高于麻醉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麻醉后MAP水平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后MAP、HR、R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是腰硬联合麻醉的理想镇静药物,其可提高麻醉效果,降低手术风险,平复患者负面情绪,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蒋晓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和分析右美托咪啶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7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啶进行泵注,而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则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泵注,将两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的MMSE评分、麻醉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以及应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12 h以及24 h,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手术患者中使用右美托咪啶,能够有效防止其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
作者:杨坤渹;胡颖;李扬;李敬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选择与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63例)和对照组(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63例),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指标及肾功能水平,统计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SBP为(127.4±9.6)mmHg,DBP(88.5±7.3)mmHg,SCr(70.4±10.9)μmol/L,不良反应率3.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以厄贝沙坦或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均安全有效,应用合理.
作者:杨句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在急诊科年轻护士培训中应用情景教学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86名年轻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培训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12月,将其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护士采用情景教学法进行培训,对照组护士采用常规教学法进行培训,对两组护士培训前后考试成绩以及培训前后各项能力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护士培训前考试成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护士成绩均提高,研究组护士的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士培训后各项能力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诊科年轻护士在培训中实施情景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护士的实操能力、综合能力.
作者:马蕾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8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发生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各项指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中结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患者不良反应.
作者:王俊;吴春园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程序化教学与基于问题学习法(PBL)结合在临床本科生急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89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程序化教学与PBL结合组(88人)和传统教学组(101人).采用以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成绩、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 两组学生的病历书写及医患沟通能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问卷调查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的基础知识成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考试及考核成绩均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程序化教学与PBL教学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急诊实习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作者:张宇明;王文进;褚沛;马志远;谢龙;魏素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开始肠道准备在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消化科收治的154例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前肠道准备开始时间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手术当日肠道准备,77例)和对照组(手术前日肠道准备,77例).对比观察两组术中肠道清洁度,统计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肠道清洁优良率(96.1%)与对照组(9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用药后恶心13.0%、腹痛2.6%、呕吐1.3%、饱胀感9.1%,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当日早晨一次性肠道准备可获得与手术前日起分次肠道准备相当的肠道清洁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不干扰患者前日生活及睡眠,安全有效.
作者:乐红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评析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对小儿龋齿的治疗价值.方法 借用数字随机抽选的方式,随机选择我院2016年1—12月口腔科临床接收并运用传统充填治疗的55例龋齿患儿作为甲组,另抽取同期接收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治疗的同疾病患儿55例作为乙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成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乙组治疗中的疼痛比例与患儿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均优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龋齿患儿运用改良后的非创伤性充填术治疗,显著疗效且应用价值颇高.
作者:李淑梅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