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对青中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

武国霞;赵巧凤;郭秀芳;司晓丽;陈艳艳;吴慧敏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 瑞替普酶, 替罗非班
摘要:目的 探究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青中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Hcy和BNP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90例青中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瑞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溶栓效果,凝血相关指标及血清中Hcy和BNP的水平变化.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达到66.67%,观察组达到73.33%;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情况显著改善,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小板凝集情况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Hcy和BNP水平均具有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中Hcy和BNP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能够促进患者血清Hcy和BNP水平的下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计划制在临床实习教学管理中的实践

    临床实践教学活动是医学实习的重要环节,医院作为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应该积极承担起培养合格有用医学人才的重任,认真分析临床实践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保证临床实践教学活动顺利、高效的进行.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临床实践教学活动计划制,计划制在临床实践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推动和引导作用,通过计划制管理的实施,使得临床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教学管理进一步加强,临床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作者:张平;李曼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采用个性化护理在耳鼻喉科室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月进入我院治疗的92例耳鼻喉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加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VAS与SAS平均评分分别为(4.6±2.7)分、(27.2±2.1)分;而实验组患者VAS与SAS平均评分分别为(2.7±1.9)分、(18.9±3.6)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平均得分为(83.7±7.4)分;实验组为(94.1±8.3)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鼻喉科患者术后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疼痛感降低,精神状态良好,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高建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老年患者下肢手术椎管内麻醉的应用及麻醉效果评定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椎管内麻醉的应用及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老年下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麻醉方法差异,将其分为硬膜外组、腰硬联合组,每组各有60例.硬膜外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组则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老年下肢手术麻醉总有效率;起效时间、首剂维持时间、达到高平面时间;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腰硬联合组老年下肢手术麻醉总有效率高于硬膜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联合组起效时间短于硬膜外组,首剂维持时间长于硬膜外组,达到高平面时间短于硬膜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联合组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硬膜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下肢手术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效果确切.

    作者:胡晓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脑病科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与体会

    医学毕业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成必然趋势,脑病科作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必轮科室之一,有其特殊意义所在,而其专业特点也决定了其培训模式需有别于其他科室.为了帮助规培医师圆满完成轮转计划,科室需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多部门合作、制定合理的管理模式等.自全面贯彻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来,笔者在探索建立脑病科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上取得了一定经验,并就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作者:刘永辉;韦甜露;覃倩倩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 通过观察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合并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COPD合并CHF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将AECOPD合并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开始前和治疗后第11天采血检测BNP和血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NP均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BNP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PaO2和PaCO2均得到改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治疗后改善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ECOPD合并CHF患者应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增加气道痉挛的风险远低于获益.

    作者:康彬;卢飞;安琴燕;罗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的影响评估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以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4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8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观察治疗依从性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高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胰岛素治疗依从性低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

    作者:倪燕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术中低体温对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术中低体温对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全麻开腹手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两组分别予以常规的手术方式,对照组患者术中的肛温保持在34.5~35.7℃,观察组患者术中的肛温保持在35.6~36.8℃,将室内温度设定为27~29℃,同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保暖措施,利用电子加温仪对患者进行输液与输血,将冲洗液温度增加至37℃.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中与术后的体温、血压与心率,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引流量与清醒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体温、血压与心率更趋于平稳,同时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患者,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低体温将对患者麻醉恢复期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需要在术中调节好患者的体温,保持好室内温度,并对冲洗液进行加温,以此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丛静;于继强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生癫痫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生癫痫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67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癫痫发生情况,将其分为癫痫组和非癫痫组,明确癫痫组患者的癫痫时机和癫痫分类,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6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生癫痫31例,其中早期癫痫14例,晚期癫痫17例,全身性癫痫29例,局限性癫痫2例.NIHSS评分>20分、癫痫家族史、皮质出血、脑积水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生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家族史、皮质出血、脑积水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生癫痫的主要因素,临床上应对高危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和治疗.

    作者:白衍安;燕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右美托咪定对扁桃体摘除术麻醉的影响研究及分析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对扁桃体摘除术麻醉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扁桃体摘除术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3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麻醉维持期持续泵注,持续静脉泵入剂量为0.5μg/(kg·h)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泵注相同体积的0.9%NS溶液,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相关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以及PAED分数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阿托品使用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以及PA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内疼痛介质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预防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安全性强,可减缓扁桃体摘除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麻醉苏醒期舒适度.

    作者:李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的 探讨在甲状腺疾病中应用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6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其中80例患者给予全切除术治疗,命名为研究组;另外的80例患者应用次全切手术治疗,命名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疾病中应用全切除术治疗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率低.

    作者:刘刚;蔡安庆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产科临床中应用无痛分娩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128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和对照组(64例,采用常规阴道分娩),对比两组孕产妇镇痛效果、产程时间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镇痛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62.5%.观察组孕产妇产程时间为(7.1±1.3)h,短于对照组的(9.1±4.8)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临床中应用无痛分娩技术可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缩短产程.

    作者:杨燕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因素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的胆囊疾病患者1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软件统计中转开腹出现的概率,并解析中转开腹原因.结果 190例胆囊疾病患者中,中转开腹6例(3.2%).其中,术中出血难以控制2例(33.3%);胆囊三角区处理困难2例(33.3%);腹腔胆囊粘连严重1例(16.7%);胆总管损伤1例(16.7%),经中转开腹手术治疗以后,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治愈后顺利出院.结论 术者应该对胆道系统解剖结构有一定认识,熟练腹腔镜操作技术,并做好术前评估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手术期间准确处理胆囊三角区内等重要组织,是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出现率的有效办法.

    作者:沙广春;王荣讯;张泉;戴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应用在冠心病患者护理过程,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作者:李兰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血必净静脉滴注联合生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血必净静脉滴注联合生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成A、B两组,每组各为43例.其中,A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B组在A组基础上,采用血必净静脉滴注联合生大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B组腹痛腹胀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静脉滴注联合生大黄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吴晓英;陈易;汤金海;徐华;朱虹;陈小冬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多功能肠内营养泵对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鼻饲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患者进行鼻饲时应用多功能肠内营养泵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治疗的118例ICU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多功能肠内营养泵进行鼻饲,对照组应用常规输液泵进行鼻饲,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鼻饲管堵塞发生率为5.08%,低于对照组的25.42%,且鼻饲管清洗所需时间为0 s,短于对照组的(21.76±2.11)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ICU危重患者鼻饲时,采用多功能肠内营养泵的堵塞率低,安全性及自动化性能高.

    作者:冯皞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咳嗽性哮喘患儿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的效果

    目的 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方法分组,每组各有38例.对照组应用布地奈德治疗,治疗组则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效果;体温正常时间、哮喘控制时间、肺部征象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E、白细胞介素-8、大呼气峰流速.结果 治疗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外周血免疫球蛋白E、白细胞介素-8、大呼气峰流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病情,改善外周血指标和肺功能,缩短疗程.

    作者:张丽;左艳芳;王荣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健康教育在耐药肺结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剖析耐药肺结核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取电脑随机双盲法的方式.对88例耐药肺结核患者进行分组:A、B两组,每组各44例.A组应用健康教育护理路径,B组应用常规健康教育法.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A组的健康教育知晓率为97.73%、护理满意率为100.0%,均高于B组的86.36%、84.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健康教育路径积极应用于耐药肺结核病患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可显著提升其疾病认知度,增强护理效果.

    作者:许巧珍;宋如梅;张燕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对青中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

    目的 探究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青中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Hcy和BNP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90例青中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瑞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溶栓效果,凝血相关指标及血清中Hcy和BNP的水平变化.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达到66.67%,观察组达到73.33%;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情况显著改善,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小板凝集情况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Hcy和BNP水平均具有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中Hcy和BNP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能够促进患者血清Hcy和BNP水平的下降.

    作者:武国霞;赵巧凤;郭秀芳;司晓丽;陈艳艳;吴慧敏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冠心病患者的他汀类药物疗效分析

    目的 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8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发生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各项指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中结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患者不良反应.

    作者:王俊;吴春园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

    目的 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及相应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手术室各项医疗护理纠纷案件,以探讨分析其中的不安全因素,及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人员因素(45%)、管理因素(21.7%)、技术因素(18.3%)、环境因素(15%).结论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防范需要从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强化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完善规章制度几个方面出发.

    作者:魏新;宋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