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的实践初探

李建荣

关键词:药学专业, 分析化学, PBL教学法
摘要:本文基于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市场需求,提出几点PBL教学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措施,仅供参考与借鉴。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和结果

    目的:探讨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和结果。方法选取免疫检验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血液样本在实施质量控制前接收,观察组血液样本在实施质量控制后接收,分析两组血液样本质量控制方面的差异及检验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可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应联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加味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加味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1日~2015年5月31日我院收治的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治疗,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和加味射干麻黄汤治疗,观察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3.33%(40/48),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83%(46/48)。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射干麻黄汤能够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上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孙学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安全性的研究

    目的:分析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接受诊治的脑卒中患者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研究组患者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略有升高,血细胞积压水平,死亡风险率均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可以一定程度上起到神经保护方面的作用,同时未见明显死亡率的增加和红细胞压积水平的升高。

    作者:薛炬君;陈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多层螺旋CT对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肾嗜酸细胞腺瘤CT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16例肾嗜酸细胞腺瘤均为单侧发病,右肾9例,左肾7例,CT平扫病灶呈等密度或略低均匀密度,6例病灶中心可见星芒状低密度影,2例病灶可见钙化。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嗜酸细胞腺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志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奥曲肽和乌司他丁联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3例患者选择奥曲肽和乌司他丁联合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采取奥曲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2.3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奥曲肽和乌司他丁联合治疗,能够使患者的身体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许平;白庆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经颅超声检查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经颅超声检查技术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新生儿为研究组,同期我院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结果中度组、重度组Vm、Vs、Vd、PI、RI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肌酶含量随病情严重程度不断升高。结论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采用经颅超声检查技术,可充分反应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二维形态,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作者:袁二伟;曲海新;许津莉;马姝颖;卢艳辉;邢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方法选择神经内科根据起病症状、过程与体征诊断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92例,随机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均按照常规疗法给药治疗,实验组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Portmann评分在15天与22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康复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效果显著。

    作者:肖水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探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对胃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凝状态的影响

    目的:分析患有胃肠肿瘤的患者实施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对患者的血凝状态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治疗的胃肠肿瘤患者60例,研究组使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方法,对照组使用开腹手术治疗方案。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凝血酶原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结论对患有胃肠道肿瘤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但会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血液高度凝集状态。

    作者:孟祥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的构建研究

    基础医学课程是每位医学生必修的重要主干课程,它引领学生走进医学的殿堂,了解基本医学知识和技能。本文以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的建设为例,阐述该平台在建设目标、模块设计、建设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思考,以期为其他院校同类课程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滕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胫骨远端骨折应用锁定加压钢板与外固定架治疗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研究胫骨远端骨折应用锁定加压钢板与外固定架治疗的效果。方法将74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取对照平分的方式分成A组和B组,各37例,A组采取锁定加压钢板治疗,B组采取外固定架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和B组相比,A组患者平均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骨折愈合优良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锁定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架疗效相当,但前者在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上存在优势。

    作者:李风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0例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然后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内膜-中层厚度以及各项血脂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进行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减轻患者的动脉粥样化症状。

    作者:马朝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艾灸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艾灸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6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服用鲨肝醇和利血生,观察组采用艾灸,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为4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通过艾灸可有效预防恶性肿瘤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效果显著。

    作者:陈露;姚丽鸽;孔天东;王留晏;段方方;张克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应用RBX复合物于犬前牙拔牙位点保存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 PRF)与重组合异种骨(Reconstituted Bone Xenograft, RBX)用于犬前牙拔牙位点即刻保存实验研究的可行性。方法3只杂种犬,拔除每只犬双侧下颌第二、三、四前磨牙,双侧上颌第二、三前磨牙。一侧下颌第四前磨牙及上颌第二、三前磨牙牙位为实验A组,另一侧为实验B组,双侧下颌第二、三前磨牙牙位为实验C组空白对照组。A组植入PRF复合植骨材料RBX,B组植入PRF复合骨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ction Active Material, OMA),分别于术后4、8、12周处死1只犬,制备组织标本,大体观察、CBCT检查评价拔牙位点愈合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4周、8周、12周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A组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PRF复合植骨材料RBX是一种良好的新型复合骨移植材料,具有引导骨再生作用,可减缓拔牙后牙槽嵴吸收,达到保存拔牙位点的目的。

    作者:康立勋;王馨;高艳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科护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科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林志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口咽通气管吸痰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口咽通气管吸痰应用于重症肺炎患儿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吸痰方式,观察组患儿采取口咽通气管吸痰,比较两组患儿的单次吸痰量、24 h吸痰次数、气管插管时间、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各项观察指标对比,观察组患儿单次吸痰量更多、24 h吸痰次数更少、气管插管和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更短,各组数据与对照组患儿对比,均具有明显优势,且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口咽通气管吸痰应用于重症肺炎患儿中,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患儿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洪淑芳;赖延忠;黄佩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82例妇产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8.4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可以有效治愈妇产科疾病。

    作者:李海玲;郭卉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3 D打印技术在肾肿瘤治疗的应用

    目的:分析3 D打印技术在肾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8例肾肿瘤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分为研究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通过MRI和CT重建图像分析,研究组通过3 D打印技术重建图像分析,对比两组手术指标。结果经分析,研究组估计出血量、血流阻断时间、手术时间、血肌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肾肿瘤治疗,3 D打印技术在术前模拟和切除术指导,可减少手术风险,降低肾功能损伤率。

    作者:王锋;赵淼;马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新形势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科研综合能力的培养

    目的: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点提出的新意见,要求对临床医学研究生分为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进行培养。前者侧重于基础理论水平的提高及基础实验研究能力的培养,后者侧重于培养临床实践能力。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已渐趋成熟,然而现阶段专业学位研究生普遍存在临床与科研能力发展不均衡,虽临床技能达标、但科研能力薄弱等问题,导致其较难在后续工作中承担科研任务,成为个人发展的短板。本文从专科培养角度出发,介绍了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临床科研能力的经验。以科研带临床,以临床促科研,可实现临床技能与科研能力的协同高效发展,可有效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作者:徐宇伦;王磊;杨辰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复流现象与降低血浆胆固醇的临床探究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复流现象与降低血浆胆固醇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6例,均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进行治疗,并依据术后有无复流情况,分为NSN组14例,NSNN组30例,SN组2例, SNN组20例,并对无复流组与复流组血浆的LDL-C和TC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未使用他汀治疗与使用他汀治疗发生无复流情况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NN+NSNN组与SN+NSN组LDL-C和TC水平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与血脂水平有一定关系,他汀类药物的应用对无复流现象的改善具有良好的效果,且血浆胆固醇水平较低者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彭娜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并观察其疗效。方法128例临床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对症处理方法,治疗组加入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对照组采用同等量的生理盐水雾化,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体温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憋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肺功能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冯日昇;郭燕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