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和结果

张应联

关键词:临床, 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方法, 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和结果。方法选取免疫检验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血液样本在实施质量控制前接收,观察组血液样本在实施质量控制后接收,分析两组血液样本质量控制方面的差异及检验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可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治疗效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奥曲肽和乌司他丁联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3例患者选择奥曲肽和乌司他丁联合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采取奥曲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2.3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奥曲肽和乌司他丁联合治疗,能够使患者的身体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许平;白庆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青年胸腰椎骨折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短节段内固定术后螺钉断裂浅析

    目的:探讨中青年胸腰椎骨折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短节段内固定术后螺钉断裂的原因。方法54例行胸腰段椎体骨折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短节段内固定术的中青年患者中,4例术后发生螺钉断裂,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出现螺钉断裂为7.40%,原因为椎弓根钉置入角度不适,连接棒弯度过大。对比剩余50例螺钉未出现断裂病例(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自身的力学稳定性和重力负荷是导致螺钉断裂的重要原因。

    作者:高飞;阿日奔吉日嘎啦;姜富祥;王兴;张弘来;王高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透明质酸钠凝胶用于防止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再粘连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钠凝胶用于防止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再粘连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接受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的5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治疗时间为2014年2月~2015年2月,且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成2组,分别27例。一组为对照组,使用人工周期治疗,一组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透明质酸钠凝胶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74.07%,且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凝胶用于防止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再粘连疗效显著,可有效避免术后再粘连情况的发生。

    作者:李艳红;朱莉姗;程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可视喉镜在临床麻醉气管插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可视喉镜在临床麻醉气管插管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可视喉镜在临床麻醉气管插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与传统方式气管插管教学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可视喉镜并发症发生率27.9%,低于传统方式气管插管的49.1%,学员对教学满意度、解剖掌握、操作自信、学习兴趣均高于传统方式气管插管教学,与传统方式气管插管教学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气管插管教学中,应用可视喉镜能够提高教学满意度,增加学生的操作自信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加深掌握解剖。

    作者:詹莎莎;刘炳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行程序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行程序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7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资料,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加程序化干预,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改善疗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改善有显著疗效。

    作者:李彩燕;陈彬彬;施丽华;张春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压疮的常见误区及新主张

    压疮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并发症,是身体局部组织因长期受压,造成血液循环受阻,皮肤与皮下组织所需营养无法得到供给所造成的局部组织溃烂与组织坏死。压疮易引发感染,情况恶化时将带给患者较大的痛苦,甚至引起败血症造成患者的死亡。因此,有效地做好预防护理工作,通过防治结合,以患者为中心,可大大降低压疮的发生几率,增加压疮的治愈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但在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压疮的预防工作并未引起普遍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对临床上压疮预防的误区及新主张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压疮的护理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韩洁;肖丽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缝隙连接蛋白43在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 43)的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及ACS危险分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拟诊ACS患者88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根据CAG结果确诊ACS 70例作为研究组,18例冠脉无狭窄者为对照组。研究组又分为不同的亚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CX 43浓度。结果 ACS组血清CX 43高于对照组(P<0.001);STEMI组CX 43水平高于NSTEMI组及UA组(P<0.05);三支病变组CX 43单支及双支病变组(P<0.05);高危组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CX 43与病变程度及GRACE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ACS患者血浆CX 43增高,且与血管损伤程度及疾病的危险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卢丽利;孙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医综合治疗在胫排骨远端37例严重粉碎性骨折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观察中医综合治疗胫排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37例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7例胫排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实行中医综合治疗,手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JaKim评分标准评价以上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中医综合治疗后,37例患者中20例痊愈,10例良好,7例尚可,总的优良率达到81%。全部患者都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对于胫排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实行中医综合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

    作者:卢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口服西比灵予以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针灸配合推拿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25.58%,观察组为48.84%,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治疗周期短,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庞青民;赵欲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科护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科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林志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服务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急诊急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服务的效果。方法借助抽签法将我科近期接收的急救患者9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都于急救中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加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郁及焦虑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5.56%,高于对照组82.22%,P<0.05。结论急诊急救护理应用人性化服务,效果好,可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

    作者:王文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注射用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唑来膦酸在由肺癌骨转移所引起疼痛的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共计100例由肺癌骨转移所引起的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唑来膦酸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帕米膦酸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和一般状况评分的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和一般状况评分的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由肺癌骨转移而引起的疼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唑来膦酸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强。

    作者:秦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和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和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的选择本院收治9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时所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介入治疗,研究组49例行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相关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经费均少于对照组;研究组良好率63.26%,优于对照组41.86%(P<0.05)。结论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王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吸氧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老年患者肺气肿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吸氧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老年患者肺气肿临床诊治效果。方法使用我院诊治的老年患者肺气肿患者60例,对照组使用头孢呋辛钠和痰热清进行诊治,实验组使用吸氧联合呼吸功能训练进行诊治。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吸氧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老年患者肺气肿在临床当中有很好效果。

    作者:朴一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对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尿失禁的影响

    目的:分析研究优质护理对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尿失禁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采用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80例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还进行优质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尿失禁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优于对照组75.0%,各项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尿失禁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张道秀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血栓通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采取血栓通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7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5例患者在基础治疗同时采取血栓通的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仅采取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采取血栓通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很少有不良反应的出现。

    作者:白庆梅;许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硫糖铝联合泮托拉唑在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硫糖铝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98例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患者为对象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均口服硫糖铝、云南白药粉剂。对照组静脉输入奥美拉唑;观察组静脉输入泮托拉唑,两组均连续用药1周。结果观察组患者溃疡治愈情况、止血疗效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糖铝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研究组使用奥氮平片进行治疗,剂量以6 mg/d开始,后期增加剂量,高用药剂量不超过35 mg/d。对照组使用氟哌丁苯进行治疗,药物剂量由8 mg/d开始,后期需视情况增加剂量,高用药剂量不超过70 mg/d。实验疗程为11周。结果使用奥氮平片治疗11周后,研究组有效率为84.9%, PANSS总分减分率为44.6%;采用氟哌丁苯治疗的对照组有效率为64.7%,PANSS总分减分率为31.4%。结论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较好,安全性强。

    作者:陈葆英;史凤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胆结石患者围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析胆结石患者围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2例胆结石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在住院、下床活动以及禁食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胆结石围术期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

    作者:陈丽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应用RBX复合物于犬前牙拔牙位点保存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 PRF)与重组合异种骨(Reconstituted Bone Xenograft, RBX)用于犬前牙拔牙位点即刻保存实验研究的可行性。方法3只杂种犬,拔除每只犬双侧下颌第二、三、四前磨牙,双侧上颌第二、三前磨牙。一侧下颌第四前磨牙及上颌第二、三前磨牙牙位为实验A组,另一侧为实验B组,双侧下颌第二、三前磨牙牙位为实验C组空白对照组。A组植入PRF复合植骨材料RBX,B组植入PRF复合骨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ction Active Material, OMA),分别于术后4、8、12周处死1只犬,制备组织标本,大体观察、CBCT检查评价拔牙位点愈合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4周、8周、12周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A组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PRF复合植骨材料RBX是一种良好的新型复合骨移植材料,具有引导骨再生作用,可减缓拔牙后牙槽嵴吸收,达到保存拔牙位点的目的。

    作者:康立勋;王馨;高艳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