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南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NSCLC患者14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吉西他滨(1000 mg/m2,第1 d、8 d)。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射吉西他滨(1000mg/m2,第1 d、8 d)和顺铂(40 mg/m2,第1 d、8 d)。每21 d为一个疗程,共持续4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研究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许小伟;郭晓静;王琛琛;郭彩茹;黄磊;牛宇杰;任卫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究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共收治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实验组患者以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进行镇痛,对照组患者进行正常分娩,不采取任何镇痛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统计分析,实验组患者在产程、出血量以及转剖宫产等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分娩过程中进行镇痛,操作较简便,可显著减轻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对母婴影响较小。
作者:吴霜婷;牛宇杰;郭彩茹;郭晓静;王琛琛;谢玲君;任卫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miR-15a在许多癌症中均发现有表达异常,但其在下咽鳞状细胞癌的作用不清。本研究通过miR-15a抑制BCL-2和BCL2L2表达,探讨在将miR-15a对下咽鳞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Lipofectamine2000将miR-15a mimics转染入下咽鳞癌FaDu细胞中。RT-PCR检测BCL-2和BCL2L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和BCL2L2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检测miR-15a的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BCL-2和BCL2L2在FaDu细胞中表达较强;转染miR-15a mimics后的FaDu细胞中,BCL-2和BCL2L2蛋白和mRNA 的表达水平逐渐下调;同时转染miR-15a mimics后,FaDu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结论 miR-15a可以下调BCL-2和BCL2L2的表达,促进下咽鳞癌细胞凋亡。
作者:路武豪;冯龙;娄卫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技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治疗的63例(126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者在我院均接受激光光凝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显效56眼,有效55眼,无效15眼,治疗有效率为88.1%。治疗后有4眼发生黄斑水肿,6眼发生玻璃体积血,并发症发生率为7.9%,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激光光凝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作者:纪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采用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观测患者各临床指标数据。结果经过造影查明,单支病变患者达42例,2支病变者87例,3支病变者51例。经过治疗,共171例治疗成功,成功率达95.00%。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11%(11/180),术后心绞痛缓解率为96.11%(173/180)。结论采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能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
作者:刘国楼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核磁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骨科收治的5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后,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进行诊断,2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核磁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检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8例,漏诊1例,诊断准确率为96.6%;对照组检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2例,漏诊7例,诊断准确率为75.9%。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头缺血坏死采用核磁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为治疗提供更多参考信息。
作者:王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 folicular helper cels,Tfh)的表达变化,探讨Tfh细胞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SLE患者和28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fh细胞的表达水平,以及CD3+T细胞、CD4+T细胞、CD3+CD4+CXCR5+T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 SLE患者组外周血Tfh细胞百分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T细胞百分率、CD3+CD4+T细胞百分率及CD3+CD4+CXCR5+T细胞百分率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Tfh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能在其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王元元;陆杨;唐洁;查成;柴继侠;贺文欣;胡小冬;谢长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8例急性胃穿孔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胃大部分切除术,观察组行单纯修补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效果理想。
作者:韩广林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腰硬麻醉在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镇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前、术后的BIS评分、心率、Ramsay 评分无明显差异,试验组术中半小时的BIS评分、心率、Ramsay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时,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镇定效果更好。
作者:石健 刊期: 2016年第15期
通过对目前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实际现象进行了记录,对其中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两方面进行剖析,总结出了以下观点:(1)引入竞争机制,打破高校教师的“铁饭碗”。(2)教学工作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3)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鼓励他们独立思维,允许他们发表不同见解,发掘他们自身潜力和实践能力。
作者:屈海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胸腺肽α1对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48例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4例,对照组2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保肝降酶、白蛋白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苦参素、胸腺肽α1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CV-RNA(3.36±1.30)IU/ml,对照组患者血清HCV-RNA(4.45±1.42)IU/ml,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指标均明显下降,同时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肝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参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抗病毒效果显著,可有效将病毒抑制,对肝细胞起到保护作用,缓解肝损伤,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晓莉;杨道坤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对在人工髋骨关节置换术护理工作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人工髋骨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23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60例)和实验组(63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分值低于参照组[(31.58±8.77)分vs.(39.85±9.05)分],SDS分值低于参照组[(30.81±7.69)分vs.(37.77±8.23)分],组间差异经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髋骨关节置换术护理工作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十分理想。
作者:王雅楠;周彩玲;王晖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分析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28例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热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5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2.86%,以上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不会使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晓娟;王慧;王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是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全区乡村医生岗位培训工作进行问卷调查,重点总结工作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作者:李玉祥;徐艳芳;王翰松 刊期: 2016年第15期
肿瘤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目前培养肿瘤专科医师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肿瘤专科医师培养的必由之路。放疗仿真实验教学系统为肿瘤专科住院医师肿瘤放疗知识的培训提供了实践平台,是全新的教学模式,节约了医疗资源,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皈燕;谢力;侯敏;杨玲;李敏;赵妍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将7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n=36)行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照组(n=36)单纯应用阿司匹林,对比两组用药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动脉斑块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肯定,可明显缩小患者动脉斑块。
作者:于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儿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科实习护理人员60例,随机分组,各组为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进行临床带教。观察两组护理实习生的综合护理能力。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基础理论、操作技能以及综合护理评分更高,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儿外科临床带教中效果确切,有效地提高临床带教工作的质量。
作者:邵丽;刘玲;路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曲妥珠单抗联合SOX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不能切除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入院的不能切除的进展期胃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FISH法检测40例晚期(IV期)胃癌患者Her-2基因均为扩增,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SOX新辅助化疗治疗,观察组20例患者采用曲妥珠单抗联合SOX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所有患者至少完成2周期治疗,按照RECIST1.1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按WHO规定的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度评价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5.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有12例患者进行了手术,其中标准D2手术比例为83.3%(10/12),R0切除率为83.3%(10/12)。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标准D2手术比例为57.1%(4/7),R0切除率为71.4%(5/7),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7,4.128,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均较轻,主要表现为I~II度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神经毒性。其中骨髓抑制26例(65.0%),恶心、呕吐18例(45.0%),神经毒性19例(47.5%),腹泻10例(25.0%),肝功能损害7例(17.5%),心脏毒性1例(2.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妥珠单抗联合SOX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不能切除进展期胃癌是有效、安全可行的。
作者:陈新平;韩毓;柴宇啸;王炳;张怡;曲兴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隐裂性牙髓炎通过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3年8月~2015年2月随机抽取的隐裂性牙髓炎8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运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半年随访观察,治疗成功率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裂性牙髓炎通过一次性根管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治疗成功率较高。
作者:李逸舒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倍他米松在预防腰麻剖宫产术中寒颤的临床作用。方法90例择期腰麻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5例。在麻醉平面稳定后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静脉注射倍他米松4 mg和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并评价两组产妇术中寒战发生情况、产妇术中生命体征及胎儿出生后Apgar评分。结果对照组中产妇术中寒颤发生共21例,发生率为46.7%,3级以上寒战共发生6例,占寒战总人数28.5%;实验组术中寒颤发生共7例,发生率为15.5%,3级以上寒战共发生2例,占寒战总人数13.3%。实验组寒战的发生率及分级显著降低,两组间寒战发生率及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围术期呼吸循环监测及胎儿出生后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剂量倍他米松可以有效预防腰麻下剖宫产产妇术中寒颤。
作者:蔡燕;周继梅 刊期: 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