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琴;曹政;石小燕
目的:观察及评估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频通气治疗,40例实验组患儿给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PaCO2、PaO2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进行治疗时,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僖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与透析后1年、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3年后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
作者:陈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血液生化检验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空腹血糖监测、血清甘油三酯检验、2 h糖耐受试验等血液生化检验,对两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各项血液生化检验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和2 h糖耐受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生化检验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意义重大,具有简单、方便、快捷、费用低、痛苦小等优点,可提高糖尿病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孙春琼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培养模式已全面展开。本文以骨科为例,介绍了该培养模式的背景情况并分析了该模式下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有效提高“双轨合一”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蔡筑韵;钱齐荣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4月~2104年11月收治的60例痔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观察组较好(P<0.05)。结论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不仅效果显著而且能够有效控制各类并发症。
作者:李爱民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调查糖尿病患者对保健品中添加西药成分的认知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发放问卷调查210例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情况,对保健品中添加西药成分基本情况的认知水平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共收集有效问卷198份。知道保健品必须有生产批号和日期及保健品必须有“国食健字”的患者分别占91.9%及88.9%;但只有24.7%及32.2%的患者听说过保健品非法添加西药成分及知晓不正确服用保健品会有不良反应。结论糖尿病患者对保健品中违规添加西药方面的认识存在问题,需加强保健品知识和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保健品知识素养。
作者:徐海娥;张慧;王孙憬;李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早期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4 h内内镜下行套扎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结果急诊止血率高达96%,近期再出血率、远期再出血率、复发率较低,曲张静脉清除率较高。结论早期内急诊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肝硬化后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成功率高,安全、有效,操作简单。
作者:孙会潇;方立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究检验工作中免疫检验的影响因素以及质量控制方法,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于我院实施免疫检验的110例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110例检验报告结果以及针对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探究质量控制的方法。结果在110例检验标本中,有10例检验标本出现偏差现象,占总例数的9.09%(10/110),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采集标本原因、检测仪器设备原因、操作人员原因等,分别占50.00%(5/10)、30.00%(3/10)、20.00%(2/10)。结论在临床检验工作中,需要严格按照检验流程进行检验,针对可能出现偏差的环节进行质量控制,能够进一步提高检验的准确率。
作者:李开敏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评估将超声检查用于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癌初期筛查的特征及正确率。方法选择进入本健康体检中心参检并实施甲状腺癌超声筛查的4058例受检者,借助高频超声设备对甲状腺癌的疑似患病者开展多切面扫测,经超声检测结果与手术病理学证实结果对比后,评析高频超声用于筛查甲状腺癌项目参检者的效果情况。结果4058例受检人员中,共计1279例检出甲状腺结节,占比31.52%;经进一步超声扫查,有21例被鉴定为甲状腺癌高危患者,经手术及病理学试验证实19例为甲状腺癌者,超声检出正确率是90.48%。经评估超声结果,19例甲状腺癌患者有14例为单发病灶者、5例为多发病灶者。结节组织平均大小是(8.1±0.14)mm,都伴有极低的不均质性回声;15例的结节组织内包含微钙化或者砂砾样物;16例病灶的内部血流现象丰盈,阻力参数RI超出0.70。结论在健康体检人员中运用高频超声对其实施甲状腺癌方面的疾病筛查,有助于提升癌变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效果较佳。
作者:毕睿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综合分析医院不合理用药影响因素,根据各种因素制定不同的干预措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分析医院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再针对不合理用药的不同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结果有计划、分步骤地逐步建立健全医院不合理用药干预对策,积极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用药风险,保证公众用药安全。结论不合理用药是医院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而合理的用药干预措施对策可以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减少医疗纠纷、降低医疗费用。从而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和经济。
作者:张元礼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双幽门是一种罕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既往人们对其认识比较局限,随着消化内镜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身身体素质的重视和体检的不断普以及消化内镜成为常规体检的一个项目,双幽门越来越被人们认识。但是对于其形成的原因和机制还不甚明了。对于先天性双幽门,据大部分文献报道和研究表明,可能是与其在胎儿形成过程中的组织发育变异有关。后天性双幽门的患者大部门是由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有关,随着患者及时就医,溃疡得以修复,但由于患者饮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各种原因,导致溃疡复发。随着溃疡的修复、损伤及再修复的过程。胃部的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粘连带将幽门管一分为二,从而在患者行胃镜检查时会在内镜观察下形成双幽门。
作者:国海超;党彤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患者实施阴道分娩与再次剖宫产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7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分析,观察组试行阴道分娩,对照组行再次剖宫产,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24 h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新生儿Apgar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而言,在产妇实际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可选择阴道分娩。
作者:兰岚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畸形的临床体会。方法采用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畸形40例(62足)。结果本组手术时间40~70 min,平均时间(32.5±2.1) min,术后随访6~24个月。参照评定标准:优57足,良4足,差1足。优良率为98%。结论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矫形满意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梅仁富;许建;程树林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比较腹膜前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病例资料来自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的成年患者。从行腹膜前修补术者中随机选出32例纳入观察组,从行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者中随机选出32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慢性疼痛、异物感发生案例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90、6.5641,P=0.0052、0.0104)。结论腹膜前修补术可减少患者的术后不适症状。
作者:曹志刚;张春玲;耿长辉;沈桂杰;纪元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围术期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慧琴;叶丽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康复科高危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并寻求相应的对策。方法对我院康复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共16例住院跌倒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调查。结果16例患者中,7例跌倒发生在患者上下床的过程中,占43.8%;65岁以上老龄患者10例,占比62.5%;行为认知存在障碍的患者6例,占37.5%。结论康复科高危患者跌倒的因素主要以高龄、行为认知障碍以及环境设施等为主,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
作者:陈侃侃;周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92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作者:梁丽;张琰;张为;刘文伟;周雅英 刊期: 2016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