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

陈芳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高通量血液透析, 预后
摘要: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与透析后1年、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3年后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预见性护理在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7月我科纳入的40例胆总管结石病例为研究对象,将40例病例等分成甲、乙两组。两组都行ERCP术与常规护理,甲组同时加用预见性护理。结果甲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乙组为15.0%。甲组低于乙组,P<0.05。针对住院时间,甲组短于乙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用于胆总管结石ERCP患者,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田春英;蔡奉娟;杨修玲;王苗苗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微波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创伤性口腔溃疡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究微波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创伤性口腔溃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5月在我站接受治疗的88例创伤性口腔溃疡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患者接受微波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微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43/44),比对照组的84.09%(37/44)更高,P<0.05。结论微波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创伤性口腔溃疡效果显著,利于病灶快速恢复。

    作者:宋琳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出院指导加随访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30天内再次入院的影响

    目的:观察出院指导加随访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出院后30天内再入院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1~12月心衰患者出院后给予出院指导加随访86例,作为随访组;回顾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心衰出院患者未规范随访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30天内再入院情况。结果出院后30天内再次住院情况随访组为13例,再入院率15.5%。对照组再次住院为24例,再入院率30%。再入院率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心衰患者出院后给予出院指导加随访可明显减少出院后30天内的再住院率。

    作者:张祖峰;余娟;张玉芝;王晓红;王彩歌;郝晓慧;朱秋平;张超;赵明中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内科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结合LBL教学法的联合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内科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结合LBL教学法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以区组随机方法选取2013级2个班级38例学生为试验组,另从2013级其余的班级抽取38例学生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实施教学,试验组则采用LBL与PBL相联合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观察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对教学的评价、操作考核成绩及理论成绩相比于对照组,均优于后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教师对学生的评优率及对教学满意的学生相比于对照组,均高于后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结合LBL教学法联合应用于内科学教学中,可显著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冯原;周继红;江颖;刘旭东;庞健丽;陈广琴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不同手术术式治疗三踝骨折102例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选择三踝骨折患者分别应用内、外固定术治疗术后功能恢复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骨二科三踝骨折的患者102例,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实施内固定手术和外固定手术治疗。结果内固定组中,32例术后痊愈,16例术后基本痊愈。外固定组中,38例术后痊愈,9例术后基本痊愈。结论在三踝骨折中,内固定和外固定的治疗效果均有明显优势。

    作者:宋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医学生心身健康状况研究

    目的:了解医学生心身健康状况。方法运用《康奈尔医学指数问卷》对包头医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医学生心身健康进行研究。结果医学生心身健康状况各维度及总分在性别、专业、年级、民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方面无差异。结论医学院校在专业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对医学生心身健康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医学人才。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尿常规检验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尿常规检验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68例急性阑尾炎患儿,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4例。甲组患儿应用尿常规检验,乙组则使用超声诊断。对两组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甲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4.12%,乙组为76.47%,P<0.05。结论尿常规检验诊断在小儿阑尾炎中具有较高的价值,误诊的可能性低。

    作者:邹晶晶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效果分析

    目的:对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2014年2月~2015年2月,从我院所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选取60例参与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实验组患者采用奥曲肽治疗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出现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用奥曲肽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樊微微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探讨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对小肠淋巴瘤以及小肠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的15例小肠淋巴瘤患者和12例小肠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小肠腺癌好发于小肠近端,其发病范围有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环形累及肠壁及小肠腔内软组织结节,病灶的强化模式为“快速上升-平台”,伴肝转移及周围小淋巴结,病变侵袭胰腺,肝内、外胆管及胰管扩张等,经三维血管成像(CTA)检查可见明显的“肿瘤染色”征象;小肠淋巴瘤好发于小肠远端,其发病范围广,病灶的强化模式为“缓慢上升”,伴肠系膜或后腹膜的淋巴结肿大,经三维血管成像(CTA)检查可见明显的“肿瘤包绕血管”征象;两组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对分析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的病因及病情发展等情况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并且对于两者在CT及CTA下的特征性改变,可用于临床鉴别诊断。

    作者:李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医学论文中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电子文献的著录格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院外心脏骤停患者采用心肺复苏结合亚低温治疗的急救效果

    目的:探讨院外心脏骤停患者采用心肺复苏结合亚低温治疗的急救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MHT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经CPR自主循环恢复后送至院内再行MHT治疗;MHT组采用CPR与MHT治疗同时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入院前、到达医院时肛门温度、到达目标温度所用时间;复苏后第1、3、7 d进行GCS评分。结果入院前平均肛温,MHT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到达医院时,MHT组平均肛温和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GCS评分比较,在复苏后第7 d,MHT组比对照组升高(P<0.05);两组各自GCS评分第3、7 d较复苏当天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院外心脏骤停行CPR的同时进行MHT治疗,能提高心肺复苏效率及改善脑功能的预后。

    作者:李志兴;梁泓源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的效果及应用优势探析

    目的:分析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4月~2104年11月收治的60例痔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观察组较好(P<0.05)。结论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不仅效果显著而且能够有效控制各类并发症。

    作者:李爱民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如何撰写论文的“讨论”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慢性心衰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方式。方法根据2008年5月~2013年6月我院的68例慢性心衰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接受治疗时有45例使用了利尿剂、ACEI或ARB类药物,比例是66.2%,有33例患者接受了β受体阻滞剂治疗,比例是48.5%。为患者提供合理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共有63例患者的病情有所改善,心功能正常,生活质量提升,有44例显效病例,19例有效病例,临床有效率是92.6%,死亡率是1.5%,无效病例5.9%。结论老年慢性心衰症状缺乏典型性,诊断和治疗难度大,在临床中应该熟悉老年心衰疾病的特点,尽早发现和诊断治疗,提供个性化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陈涵坤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对粘连性肠梗阻(AIO)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术式不同将我院收治的80例AIO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及实验组(n=40),前者接受开腹手术,后者接受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切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蒋辉;顾颖浩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精准医学时代消化内科见习教学的探讨

    精准医学计划的提出引领当代医学向新的方向发展,新医学时代下精准消化病学同样有着长足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一名消化内科见习带教老师,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高自身临床技能,掌握学科新精准医学研究,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提高见习教学水平。

    作者:董向前;张颖慧;马岚青;南琼;张海蓉;缪应雷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下颌阻生齿拔除涡轮钻法与骨凿法的应用效果比较探析

    目的:分析下颌阻生齿拔除涡轮钻法与骨凿法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海斌口腔诊所2014年4月~2015年9月收治的84例下颌阻生齿患者,按照其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治疗方法分别采用高速涡轮钻法以及骨凿法进行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其创口疼痛程度和张口受限程度好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高速涡轮钻法应用于下颌阻生齿患者治疗中疗效良好。

    作者:王海斌;谢珲;贺剑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内镜止血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内镜止血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止血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内镜止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再出血发生率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7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再出血发生率、住院时间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内镜止血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且术后再出血率较低,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施倩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探讨六神纱条治疗外耳道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外耳道炎患者接受六神纱条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89例急性外耳道炎和急性外耳道疖肿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这些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6例,接受六神纱条治疗,对照组63例接受酒精纱条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对照组优秀,患者疼痛消失速度快,治疗周期短,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耳道炎患者接受六神纱条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其治疗效果比酒精纱条优秀。

    作者:于洋;曲灵美;刘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