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倩
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癌行全甲状腺切除术的相关诊疗经验。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采用全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62例,回顾性分析对于甲状腺癌行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相关病情诊断与治疗效果。结果在所选取的62例患者中有51例患者为一次手术,有11例患者为二次手术。有43例患者在术后行碘内照射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术后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药物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有病死情况发生。结论采用科学适当的方式对甲状腺癌患者行全甲状腺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邢朝晖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究检验工作中免疫检验的影响因素以及质量控制方法,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于我院实施免疫检验的110例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110例检验报告结果以及针对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探究质量控制的方法。结果在110例检验标本中,有10例检验标本出现偏差现象,占总例数的9.09%(10/110),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采集标本原因、检测仪器设备原因、操作人员原因等,分别占50.00%(5/10)、30.00%(3/10)、20.00%(2/10)。结论在临床检验工作中,需要严格按照检验流程进行检验,针对可能出现偏差的环节进行质量控制,能够进一步提高检验的准确率。
作者:李开敏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评估将超声检查用于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癌初期筛查的特征及正确率。方法选择进入本健康体检中心参检并实施甲状腺癌超声筛查的4058例受检者,借助高频超声设备对甲状腺癌的疑似患病者开展多切面扫测,经超声检测结果与手术病理学证实结果对比后,评析高频超声用于筛查甲状腺癌项目参检者的效果情况。结果4058例受检人员中,共计1279例检出甲状腺结节,占比31.52%;经进一步超声扫查,有21例被鉴定为甲状腺癌高危患者,经手术及病理学试验证实19例为甲状腺癌者,超声检出正确率是90.48%。经评估超声结果,19例甲状腺癌患者有14例为单发病灶者、5例为多发病灶者。结节组织平均大小是(8.1±0.14)mm,都伴有极低的不均质性回声;15例的结节组织内包含微钙化或者砂砾样物;16例病灶的内部血流现象丰盈,阻力参数RI超出0.70。结论在健康体检人员中运用高频超声对其实施甲状腺癌方面的疾病筛查,有助于提升癌变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效果较佳。
作者:毕睿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分析肠壁缺血性病变使用64排CT诊断的效果。方法为我院50例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使用64排CT诊断,探讨临床中患者的检查结果和病理结果的对比性。结果患者接受了64排CT诊断,有96%的患者检查出血管狭窄、46%的患者检查出肠系膜下动脉狭窄、28%的患者检查出肠系膜上下动脉狭窄、22%的患者检查出腹主动脉狭窄。结论64排CT可以有效的诊断出肠壁缺血性病变疾病,具有较高准确性,不会给患者带来创伤,安全性高,时效性较好。
作者:吴晓丽;李丽;陈瑞鑫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儿童口腔状况、口腔疾病相关因素和预防。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患儿,将其设为观察组并实行问卷调查,同时抽取同期健康儿童8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探究其引发龋齿的因素,分析预防方法。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经过问卷调查之后发现引发儿童口腔疾病的相关因素为1周饮用碳酸饮料和食用糖果的次数,睡觉前是否食用甜点以及每日刷牙的次数。结论对于引发因素应增强对患儿父母的口腔保健知识,告知其正确的生活习惯,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杨小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孕前优生健康检查TORCH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来我院遗传门诊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并检测TORCH的684例孕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孕妇血清中TORCH特异性抗体,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观察TORCH检测阳性率。结果 TORCH-IgM检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弓形虫TOX检测阳性率为0.73%;风疹病毒RV检测阳性率为1.6%;巨细胞病毒CMV检测阳性率为3.1%;单纯疱疹Ⅰ与Ⅱ型HSV检测阳性率为1.2%。结论孕妇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TORCH特异性抗体,有助于降低宫内感染及婴儿出生缺陷的几率,有利于提高人口质量。
作者:刘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颈内静脉置管术在临床实习医生临床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麻醉科实习医师20例,随即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置管术教学,对照组则采用传统解剖盲探颈内静脉置管术教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穿刺总成功率分别是83%和40%,首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51%和25%,误入动脉的发生率分别是0%和27%,对教学的满意率为100%和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在麻醉科颈内静脉置管术临床教学中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王宁;张珍妮;吕建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患者实施阴道分娩与再次剖宫产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7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分析,观察组试行阴道分娩,对照组行再次剖宫产,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24 h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新生儿Apgar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而言,在产妇实际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可选择阴道分娩。
作者:兰岚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调查糖尿病患者对保健品中添加西药成分的认知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发放问卷调查210例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情况,对保健品中添加西药成分基本情况的认知水平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共收集有效问卷198份。知道保健品必须有生产批号和日期及保健品必须有“国食健字”的患者分别占91.9%及88.9%;但只有24.7%及32.2%的患者听说过保健品非法添加西药成分及知晓不正确服用保健品会有不良反应。结论糖尿病患者对保健品中违规添加西药方面的认识存在问题,需加强保健品知识和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保健品知识素养。
作者:徐海娥;张慧;王孙憬;李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复发口腔癌患者挽救性手术实施方法及其近期效果。方法在本院收治的局部晚期复发口腔癌患者中选取22例,对其实施肿瘤挽救性手术切除,并延长下斜方肌皮瓣进行缺损修复,对所有患者的预后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68.19%患者术后吞咽功能基本正常;9.09%患者吞咽功能基本丧失;77.27%患者术后发音功能基本正常,4.55%患者发音功能基本丧失;术后无复发患者首次复发距上次治疗时间[(7.2±1.1)个月]高于复发患者(P<0.05)。结论挽救性手术是一种有效的局部复发口腔癌患者治疗方式,同时在术中联合下斜方肌皮瓣延长进行缺损修复,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对于改善其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索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0例尿毒症合并高血压患者,收治时间为2015年2月~2016年2月,并对此次研究患者进行抽签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TⅡ平均数据、PTH平均值、舒张压数据、收缩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比治疗后的ATⅡ指标、PTH指标、舒张压数据、收缩压数据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合并高血压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孙怀鑫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价值。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9月来我院治疗后循环缺血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临床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应用在后循环缺血治疗中,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徐高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把课堂一半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越来越多的教学实践证实了这一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结合笔者在《妇产科护理学》的施教体会,分析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临床课的规律及特点。
作者:刘志平;岳梦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究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替吉奥胶囊和顺铂联合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7月~2015年12月,我院接受诊治的晚期胃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替吉奥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顺铂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替吉奥胶囊和顺铂治疗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袁航;任统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衰和瓣膜病心衰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5月~2011年5月我院对100例冠心病心衰患者和100例瓣膜性心脏病心衰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分成两组,实验组是冠心病心衰患者,对照组是瓣膜病心衰患者,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了3年回访,实验组的不完全康复率是9%,死亡率是47%,对照组的不完全康复率是24%,死亡率是17%。两组的不完全康复率和死亡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衰患者远期治疗效果不佳,死亡率要比瓣膜病心衰患者高,临床中应该引起重视。
作者:许晶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92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作者:梁丽;张琰;张为;刘文伟;周雅英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比较翻转骨膜包裹自体肌腱移植、单纯自体肌腱及骨膜正常包裹自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移植物腱骨愈合的组织学变化过程。方法取60只新西兰白兔120膝,随机平均分为翻转骨膜组、正常骨膜组及肌腱组。切除兔双膝前交叉韧带,取其双侧拇长伸肌腱,及需要切取骨膜侧胫骨上端内侧骨膜,大小约1.5 cm×0.5 cm。同侧肌腱折成2股重建兔双膝前交叉韧带。采用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观察重建术后3、4、8及12周时移植物腱骨愈合的变化情况。结果显微镜下观察重建术后随着时间推移,翻转骨膜组较其他两组腱骨界面可见成纤维细胞、纤维软骨细胞更多表达;12周时,翻转骨膜组腱骨界面间的胶原纤维数量及排列较其他两组无明显差异;生物力学测试术后3、4、8周骨膜翻转组抗牵拉力明显大于其他两组,而术后12周组间对照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骨膜包裹自体肌腱移植重建兔前交叉韧能够在愈合期12周内促进腱骨结合部成纤维细胞、骨细胞及软骨细胞的再生;对腱骨愈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超过愈合期则无差异。
作者:崔巍;时剑辉;刘振中;王岩;曲颖;吕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究尼莫地平联合复方丹参右旋糖酐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75例脑梗死患者,经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8例、37例。两组均采用复方丹参右旋糖酐治疗,观察组在此之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5.68%,P<0.05。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P<0.05。结论脑梗死,经尼莫地平联合复方丹参右旋糖酐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作者:梁芳;樊俞含 刊期: 2016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