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梁丽;张琰;张为;刘文伟;周雅英

关键词:抑郁症, 综合护理干预,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92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替吉奥胶囊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替吉奥胶囊和顺铂联合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7月~2015年12月,我院接受诊治的晚期胃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替吉奥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顺铂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替吉奥胶囊和顺铂治疗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袁航;任统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合并高血压的临床价值观察

    目的:探索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0例尿毒症合并高血压患者,收治时间为2015年2月~2016年2月,并对此次研究患者进行抽签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TⅡ平均数据、PTH平均值、舒张压数据、收缩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比治疗后的ATⅡ指标、PTH指标、舒张压数据、收缩压数据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合并高血压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孙怀鑫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CHD)合并高脂血症(HLP)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入院顺序奇偶法将80例CHD合并HLP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辛伐他汀,试验组40例应用阿托伐他汀,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试验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CHD合并HLP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吴静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四肢骨折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要点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总结对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治疗后并发症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主要有褥疮、肌肉萎缩、伤口感染、肢体肿胀、情绪失调等,通过有效的常规和专科护理,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有所改善。结论对术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其娴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院前急救调度安全隐患探讨及干预

    一个院前急救调度工作人员的优秀业务素质和强烈安全意识的水平,与急救人员是否能够准确、快速、高效地进行施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现将我急救中心调度工作中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林舒婷;庄雅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7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划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康复护理组,每组人数各36例,根据分组对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康复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康复护理措施。结果经分组护理与观察后发现,康复护理组的生活活动能力优于常规护理组,Barthel评分较常规护理组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进一步实施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左志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集束化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及CV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集束化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及CV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6年3月收治的肿瘤患者40例,均通过PICC或CVC导管化疗,采取分组对照研究方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20例,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20例,采取集束化护理维护,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PICC、CVC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977,P=0.0001)。结论在肿瘤患者PICC及CVC导管维护中采取集束化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患者静脉穿刺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舒适性。

    作者:方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医学论文的写作模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检验工作中免疫检验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目的:探究检验工作中免疫检验的影响因素以及质量控制方法,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于我院实施免疫检验的110例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110例检验报告结果以及针对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探究质量控制的方法。结果在110例检验标本中,有10例检验标本出现偏差现象,占总例数的9.09%(10/110),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采集标本原因、检测仪器设备原因、操作人员原因等,分别占50.00%(5/10)、30.00%(3/10)、20.00%(2/10)。结论在临床检验工作中,需要严格按照检验流程进行检验,针对可能出现偏差的环节进行质量控制,能够进一步提高检验的准确率。

    作者:李开敏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探讨纳洛酮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衰竭疾病采用纳洛酮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呼吸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纳洛酮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比对照组的74%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呼吸衰竭疾病使用纳洛酮药物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于萍;赵春凤;王莹;王海英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2例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拮抗剂等常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两组均给予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剂量为每次20 mg,研究组剂量为每次40 mg,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总有效率及高脂血症总有效率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40 mg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有显著疗效,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及血脂水平,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刘晓侠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院外心脏骤停患者采用心肺复苏结合亚低温治疗的急救效果

    目的:探讨院外心脏骤停患者采用心肺复苏结合亚低温治疗的急救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MHT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经CPR自主循环恢复后送至院内再行MHT治疗;MHT组采用CPR与MHT治疗同时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入院前、到达医院时肛门温度、到达目标温度所用时间;复苏后第1、3、7 d进行GCS评分。结果入院前平均肛温,MHT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到达医院时,MHT组平均肛温和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GCS评分比较,在复苏后第7 d,MHT组比对照组升高(P<0.05);两组各自GCS评分第3、7 d较复苏当天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院外心脏骤停行CPR的同时进行MHT治疗,能提高心肺复苏效率及改善脑功能的预后。

    作者:李志兴;梁泓源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参考文献的分类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开展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开展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接受人工流产的80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有40例人工流产妇女,对对照组人工流产妇女进行常规的流产后服务,对研究组人工流产妇女进行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分析两组人工流产妇女的效果。结果研究组人工流产妇女干预之后的避孕节育相关知识得分为(9.57±0.21)分,与对照组人工流产妇女的(6.20±0.35)分相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人工流产妇女的主动避孕率、非计划妊娠率(85.00%、7.50%)与对照组人工流产妇女(52.50%、20.00%)相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对人工流产妇女开展流产后的计划生育服务的干预效果较佳。

    作者:缪文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新生儿阑尾炎的诊疗体会

    目的:总结新生儿阑尾炎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新生儿阑尾炎误诊临床资料6例。结果误诊4例,3例剖腹探查,证实为阑尾炎,1例保守治疗后期手术切除阑尾。结论新生儿阑尾炎临床表现极其不典型,容易导致误诊,仔细的查体结合检查有助于诊断,同时及时的手术探查加上术后的系统管理是治愈的关键。

    作者:王磊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基于微课的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设计--以“平车运送法”为例

    伴随着国家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增多,如何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服务型技能人才是中职护理专业教师面临的一大课题。借着信息化时代的东风,改革传统的护理教学模式是解决这一课题的重要环节。在“互联网+”行动计划下,微课作为微时代的产物催生了新的意义。本文以“平车运送法”为案例,详细讲解了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作为微课应用于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的一种探索。

    作者:田敏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超声引导在颈内静脉置管术教学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颈内静脉置管术在临床实习医生临床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麻醉科实习医师20例,随即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置管术教学,对照组则采用传统解剖盲探颈内静脉置管术教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穿刺总成功率分别是83%和40%,首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51%和25%,误入动脉的发生率分别是0%和27%,对教学的满意率为100%和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在麻醉科颈内静脉置管术临床教学中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王宁;张珍妮;吕建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感染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感染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26例自体造血干细胞感染手术患者,给予其相应的术后观察与护理。结果所有患者经护理处理,各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加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观察和护理,对缓解症状有重要作用。

    作者:晏佳楠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内科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结合LBL教学法的联合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内科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结合LBL教学法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以区组随机方法选取2013级2个班级38例学生为试验组,另从2013级其余的班级抽取38例学生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实施教学,试验组则采用LBL与PBL相联合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观察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对教学的评价、操作考核成绩及理论成绩相比于对照组,均优于后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教师对学生的评优率及对教学满意的学生相比于对照组,均高于后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结合LBL教学法联合应用于内科学教学中,可显著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冯原;周继红;江颖;刘旭东;庞健丽;陈广琴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探析

    目的: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5月检验科分离得到的322例菌株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合检测结果分析其特性。结果经检测本组菌株中,革兰阴性杆菌共计142株,革兰阳性菌株共计180株。各类菌株均表现出较高的药物敏感性。结论细菌耐药性正逐渐上升,部分细菌更表现出多重耐药性,使院内感染控制面临着巨大挑战。为此,必须做好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为各类控制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作者:王利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