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

左志辉

关键词:脑梗死, 康复护理, 生活能力
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7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划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康复护理组,每组人数各36例,根据分组对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康复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康复护理措施。结果经分组护理与观察后发现,康复护理组的生活活动能力优于常规护理组,Barthel评分较常规护理组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进一步实施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注甲泼尼龙与丙种球蛋白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33/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26/3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较为安全。

    作者:张海霞;黎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院内延伸护理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院内延伸护理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放化疗治疗的86例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所采取的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采取院内延伸护理的观察组,护理后两组躯体健康评分、人际交往评分、生理功能评分、精神评分等作以比较。结果观察组在躯体健康、人际交往、生理功能、精神等方面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内延伸护理在放化疗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患者后期生活质量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郝慧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CPPT教育模式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病理生理治疗教育模式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74例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妇产科实习教学方法,实验组以CPPT教学模式进行培训。结果实验组实习生的各项比较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CPPT教学模式更符合妇产科临床实习生的临床学习需求。

    作者:王景;李小梅;徐卫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CHD)合并高脂血症(HLP)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入院顺序奇偶法将80例CHD合并HLP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辛伐他汀,试验组40例应用阿托伐他汀,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试验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CHD合并HLP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吴静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研究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和丹红注射液联用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5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常规组使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研究组联用依达拉奉和丹红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ADL和Fugl-Meyer评分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和丹红注射液联用能有效稳定患者病情。

    作者:杨贵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血液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血液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地中海贫血患者和缺铁性贫血患者各150例,对其血常规检测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RDW、MCV以及MCHC方面,地中海贫血患者和缺铁性贫血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时,血液检验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而且血液检验的操作比较简单方便。

    作者:焦云专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栏目介绍

    作者:《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胸腰椎骨折80例X线平片与CT诊断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诊断胸腰椎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患者均于术前接受X线平片、CT检查,并于术中证实发生胸腰椎骨折,回顾性分析其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将所得数据给予相应统计学分析。结果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经X线平片检出率为71.25%, CT检出率为90.00%,数据对比P<0.05,提示CT对胸腰椎骨折检出率高于X线平片。结论 CT检查胸腰椎骨折准确率高于X线片,接诊疑似病例后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尽快确诊病情。

    作者:贾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PBL教学法在重症医学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教学查房在ICU教学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ICU实习的学生,随机分为研究组(PBL教学查房)60例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查房)60例。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实习前的重症医学科理论考试成绩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实习后重症医学科理论、五站式出科考试成绩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BL教学查房在ICU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彭艳;王曦;余应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社区护理干预提高妇科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提高妇科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妇科癌症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出院指导,实验组患者则选择社区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后1年,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加强妇科癌症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能让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叶丽玲;李慧琴;肖茗方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手术室中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手术室中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1月我院手术室收治的12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A组(n=60,给予急救护理)和B组(n=60,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A组与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8.3%,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中创伤性休克实施科学有效的急救护理,可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王艳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比较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差异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应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组给予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治疗。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1%(41例),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仅为75.56%(34例)(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更为理想,可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作者:黄文静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醒脑静注射液改善脑出血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性研究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患者记忆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在我院确诊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60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加静滴醒脑静, B组仅予西医常规治疗,28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指向记忆、联想学习、图象自由回忆、无意义图形再认及人像特点回忆等情况。结果 A组治疗后各项记忆力指标优于治疗前(P<0.05),但人像特点联想回忆及无意义图形再认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各因子积分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外无意义图形再认),P<0.05,其中指向记忆、图像自由回忆及记忆商改善为明显。但在临床记忆量表无意义图形再认积分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能改善脑出血患者的记忆功能。

    作者:张颖元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综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和探讨综合治疗法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对其进行综合治疗。结果经过综合治疗后,患者Wards三角区、大转子和股骨颈的BMD值明显提高,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8%。结论对于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采用综合治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董桂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分析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分析对颅脑外伤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颅脑外伤患者56例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予以优质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记录转院情况、死亡情况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康复率比对照组高(t=6.713,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较短,两组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89,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够提高康复效果。

    作者:高玉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浅析冠心病患者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应用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使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根据2012年2月~2014年1月我院的9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A、B两组。A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B组患者使用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指标。结果 A组患者临床中并发症发生率是30.6%,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2.3%,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死亡病例,结果无差异性。A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69.4%,B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91.8%,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而言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临床中我们推介冠心病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让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提升,保障护理安全。

    作者:杨权;陈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探讨六神纱条治疗外耳道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外耳道炎患者接受六神纱条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89例急性外耳道炎和急性外耳道疖肿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这些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6例,接受六神纱条治疗,对照组63例接受酒精纱条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对照组优秀,患者疼痛消失速度快,治疗周期短,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耳道炎患者接受六神纱条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其治疗效果比酒精纱条优秀。

    作者:于洋;曲灵美;刘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医学论文中名词术语的运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浅析巴曲酶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有效性和药理作用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接受巴曲酶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分析其药理作用。方法根据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的8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增加巴曲酶注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有效率是97.5%,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是77.5%,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可以使用巴曲酶注射液治疗,临床有效率高。

    作者:陈立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