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研究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

杨贵芳

关键词:依达拉奉, 丹红注射液, 老年, 脑梗死,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依达拉奉和丹红注射液联用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5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常规组使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研究组联用依达拉奉和丹红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ADL和Fugl-Meyer评分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和丹红注射液联用能有效稳定患者病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栏目介绍

    作者:《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玻尿酸注射美容填充50例临床体会分析

    目的:分析玻尿酸注射美容填充50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美容填充患者50例,收取时间为2013年3月~2015年12月,并对美容填充患者均注射玻尿酸,分析其注射的效果。结果50例美容填充患者注射后,有15例患者发生并发症,过度矫正5例、过度矫正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感染3例、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6.00%,局部淤青2例、局部淤青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局部红肿5例,局部红肿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结论本院认为美容填充患者进行玻尿酸注射后,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其中以过度矫正、局部红肿为常见,应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能有效减少注射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川颖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血细胞减少的血液疾病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

    目的:分析血细胞减少的血液疾病患儿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特点。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7月~2015年7月进行诊治的132例血液疾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均为血细胞减少的血液疾病,其中可分为任意1、任意2、全3系减少者,研究其疾病与血细胞减少的关联性。结果经分析可知,在血细胞减少任意1系者中,血小板减少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缺或粒少、其余疾病的占有率分别为28.81%、19.41%、10.44%、31.34%。在血细胞减少任意2系者中,急性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其余疾病的占有率分别为41.46%、19.52%、7.31%、31.71%。而在血细胞减少3系者中则主要有29.16%的急性白血病,有20.84%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有50.00%为其余疾病。结论经本次研究可知由于血细胞减少的血液疾病包括多种疾病类型,临床上应对该类疾病给予重视,以便更深入地了解疾病诊治方法。

    作者:郭明发;史利欢;栗春香;刘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探讨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肠壁缺血性病变使用64排CT诊断的效果。方法为我院50例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使用64排CT诊断,探讨临床中患者的检查结果和病理结果的对比性。结果患者接受了64排CT诊断,有96%的患者检查出血管狭窄、46%的患者检查出肠系膜下动脉狭窄、28%的患者检查出肠系膜上下动脉狭窄、22%的患者检查出腹主动脉狭窄。结论64排CT可以有效的诊断出肠壁缺血性病变疾病,具有较高准确性,不会给患者带来创伤,安全性高,时效性较好。

    作者:吴晓丽;李丽;陈瑞鑫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探讨阿维A联合消银片治疗头部银屑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阿维A和消银片联合应用于银屑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1000例银屑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阿维A胶囊和消银片治疗,对照组使用迪银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接受了8周的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的痊愈率是34.5%,实验组的痊愈率是55.5%;对照组总有效率是65%,实验组总有效率是87%。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低于实验组,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部银屑病患者接受阿维A和消银片口服治疗的效果比较好,临床应用时还是需要考虑患者的情况,提供针对性治疗措施。

    作者:于浩淼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超声引导在颈内静脉置管术教学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颈内静脉置管术在临床实习医生临床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麻醉科实习医师20例,随即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置管术教学,对照组则采用传统解剖盲探颈内静脉置管术教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穿刺总成功率分别是83%和40%,首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51%和25%,误入动脉的发生率分别是0%和27%,对教学的满意率为100%和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在麻醉科颈内静脉置管术临床教学中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王宁;张珍妮;吕建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预见性护理在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7月我科纳入的40例胆总管结石病例为研究对象,将40例病例等分成甲、乙两组。两组都行ERCP术与常规护理,甲组同时加用预见性护理。结果甲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乙组为15.0%。甲组低于乙组,P<0.05。针对住院时间,甲组短于乙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用于胆总管结石ERCP患者,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田春英;蔡奉娟;杨修玲;王苗苗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探讨双层螺旋CT对肺部单发结节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双层螺旋CT检查肺部单发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2013年2~10月我院的80例肺部单发结节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使用双层螺旋CT诊断,对患者的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病例数以及类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双层螺旋CT诊断出恶性结节42例,良性结节30例,有8例患者没有确诊,此次诊断的灵敏度是87.5%、特异性是93.8%、准确性是90%,和终病理诊断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单发结节使用双层螺旋CT诊断的效果突出,灵敏度、准确率以及特异性高,临床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关于参考文献类型和载体标识的说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2例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拮抗剂等常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两组均给予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剂量为每次20 mg,研究组剂量为每次40 mg,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总有效率及高脂血症总有效率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40 mg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有显著疗效,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及血脂水平,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刘晓侠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医学生心身健康状况研究

    目的:了解医学生心身健康状况。方法运用《康奈尔医学指数问卷》对包头医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医学生心身健康进行研究。结果医学生心身健康状况各维度及总分在性别、专业、年级、民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方面无差异。结论医学院校在专业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对医学生心身健康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医学人才。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探讨六神纱条治疗外耳道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外耳道炎患者接受六神纱条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89例急性外耳道炎和急性外耳道疖肿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这些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6例,接受六神纱条治疗,对照组63例接受酒精纱条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对照组优秀,患者疼痛消失速度快,治疗周期短,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耳道炎患者接受六神纱条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其治疗效果比酒精纱条优秀。

    作者:于洋;曲灵美;刘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腹膜前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腹膜前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病例资料来自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的成年患者。从行腹膜前修补术者中随机选出32例纳入观察组,从行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者中随机选出32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慢性疼痛、异物感发生案例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90、6.5641,P=0.0052、0.0104)。结论腹膜前修补术可减少患者的术后不适症状。

    作者:曹志刚;张春玲;耿长辉;沈桂杰;纪元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肺保护性通气治疗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分析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肺保护性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5月~2016年3月90例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5例,常规胸部创伤处理,对照组常规通气治疗,观察组肺保护性通气治疗,比较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后血气指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肺保护性通气治疗可提高氧分压,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连戈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急救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在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急救的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患者98例,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液体复苏,研究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比两组患者实验室结果、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研究组血小板、血细胞比容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血液凝血酶原时间、血乳酸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酸中毒、DIC、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急救中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永立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头颅磁共振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色念珠菌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色念珠菌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中枢神经系统白色念珠菌病患者20例均给予头颅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总结检查结果。结果20例患者首次磁共振均表现出脑膜脑炎改变,15例患者出现感染后脑血管受累症状。12例增强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其头颅内存在感染性肉芽肿病变有9例,左额叶类圆形异常信号周边环形强化3例。20例患者治疗后2~4周再次给予头颅磁共振复查,显示其脑膜强化、肉芽肿等现象均不同程度的缩小,脑梗死范围减小且出现脑软化、胶质增生等症状。结论头颅磁共振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色念珠菌病诊断、治疗评估中均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郭瑾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舒适护理在小儿水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小儿水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6例水痘患儿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疱疹结痂时间、止疹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出现水痘肺炎发生率为15.09%,观察组水痘肺炎发生率为1.8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儿病情恢复,提高小儿水痘的治愈效果。

    作者:马瑞;王丹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如何撰写论文的“序言”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PICC置管理想置入深度与患者身高及体外测量方法的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PICC置入上腔静脉中下1/3处理想位置的体外测量方法,以提高导管置入长度的准确性,保证患者的安全。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7月本院行PICC置管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横L法”即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返折至第三肋间;实验组采用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的长度加上根据身高确定的长度的数值,就是置入的长度,置管成功后予以胸片定位。结果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入长度的准确性,实验组PICC置入的准确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置管的测量方法,采用改良后的技术即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加上根据身高确定的增加数值即为置入长度,提高了导管置入上腔静脉中下1/3理想位置的准确性,减少了并发症,保证患者的安全。

    作者:赵翠云;张巧凤;刘凡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影响和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吕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