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栏目介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编辑部

关键词:中国, 继续医学教育
摘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CHD)合并高脂血症(HLP)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入院顺序奇偶法将80例CHD合并HLP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辛伐他汀,试验组40例应用阿托伐他汀,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试验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CHD合并HLP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吴静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开展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开展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接受人工流产的80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有40例人工流产妇女,对对照组人工流产妇女进行常规的流产后服务,对研究组人工流产妇女进行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分析两组人工流产妇女的效果。结果研究组人工流产妇女干预之后的避孕节育相关知识得分为(9.57±0.21)分,与对照组人工流产妇女的(6.20±0.35)分相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人工流产妇女的主动避孕率、非计划妊娠率(85.00%、7.50%)与对照组人工流产妇女(52.50%、20.00%)相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对人工流产妇女开展流产后的计划生育服务的干预效果较佳。

    作者:缪文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胆道肿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奥沙利铂和替吉奥联合治疗晚期胆道肿瘤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的60例晚期胆道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分析。结果两组OS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TP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23.3%,对照组有效率为20%,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作者:秦迎春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不同浸泡时间对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浸泡时间对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接收的符合研究选取标准的41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41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抽取所有研究对象空腹状态下静脉血10.0 ml,将血清标本分成三组,分别浸泡5.0 min、15.0 min、25.0 min,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进行检测。对比两组研究对象不同浸泡时间ANA检测结果。结果浸泡5.0 min时,研究组ANA检测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78.05%,对照组为7.32%、0.00%;浸泡15.0 min时,研究组ANA检测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10.00%,对照组为0.00%、0.00%;浸泡25.0 min时,研究组ANA检测敏感度为80.49%、特异度为10.00%,对照组为0.00%、0.00%。研究组浸泡15.0 min时敏感度(100.0%)高于浸泡25.0 min时敏感度(80.49%),特异度(100.0%)高于浸泡5.0 min时特异度(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浸泡15.0 min时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抗核抗体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可有效提高检测准确率,降低假阳性率。

    作者:刘玲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探讨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肠壁缺血性病变使用64排CT诊断的效果。方法为我院50例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使用64排CT诊断,探讨临床中患者的检查结果和病理结果的对比性。结果患者接受了64排CT诊断,有96%的患者检查出血管狭窄、46%的患者检查出肠系膜下动脉狭窄、28%的患者检查出肠系膜上下动脉狭窄、22%的患者检查出腹主动脉狭窄。结论64排CT可以有效的诊断出肠壁缺血性病变疾病,具有较高准确性,不会给患者带来创伤,安全性高,时效性较好。

    作者:吴晓丽;李丽;陈瑞鑫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92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作者:梁丽;张琰;张为;刘文伟;周雅英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

    目的:探索有效的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静脉留置针的1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与预防对策。结果本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7%(41/198),从高到低依次为:皮下血肿、穿刺部位感染、液体渗漏、套管堵塞、局部静脉炎。结论临床需要高度重视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合理控制留置时间、规范操作、严密遵循无菌操作流程、予以相应的护理对策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郭晓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7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划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康复护理组,每组人数各36例,根据分组对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康复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康复护理措施。结果经分组护理与观察后发现,康复护理组的生活活动能力优于常规护理组,Barthel评分较常规护理组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进一步实施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左志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玻尿酸注射美容填充50例临床体会分析

    目的:分析玻尿酸注射美容填充50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美容填充患者50例,收取时间为2013年3月~2015年12月,并对美容填充患者均注射玻尿酸,分析其注射的效果。结果50例美容填充患者注射后,有15例患者发生并发症,过度矫正5例、过度矫正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感染3例、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6.00%,局部淤青2例、局部淤青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局部红肿5例,局部红肿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结论本院认为美容填充患者进行玻尿酸注射后,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其中以过度矫正、局部红肿为常见,应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能有效减少注射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川颖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比较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差异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应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组给予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治疗。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1%(41例),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仅为75.56%(34例)(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更为理想,可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作者:黄文静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已确诊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50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以及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增加患者满意度,能够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林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厚朴麻黄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采用中药厚朴麻黄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50例,实验组采用厚朴麻黄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84%,对照组为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疾病采用厚朴麻黄汤药物治疗更加有效。

    作者:朱海玲;郭伟明;刘艳伟;石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技术采用workshop培训方式的探讨

    熟练掌握外周神经阻滞操作技术是每一位麻醉医生临床工作中的基本要求。近年来,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对于这项新兴技术的推广需要一定的时间,我科在此项目的推广上采用workshop的培训方式,每年对全科人员培训一次,效果显著,为提高临床神经阻滞质量探索出一种新的方法。

    作者:邓莹;吴长毅;徐懋;王军;郭向阳;李民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常见的医学科研设计方法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价值。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9月来我院治疗后循环缺血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临床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应用在后循环缺血治疗中,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徐高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精准医学时代消化内科见习教学的探讨

    精准医学计划的提出引领当代医学向新的方向发展,新医学时代下精准消化病学同样有着长足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一名消化内科见习带教老师,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高自身临床技能,掌握学科新精准医学研究,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提高见习教学水平。

    作者:董向前;张颖慧;马岚青;南琼;张海蓉;缪应雷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集束化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及CV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集束化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及CV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6年3月收治的肿瘤患者40例,均通过PICC或CVC导管化疗,采取分组对照研究方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20例,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20例,采取集束化护理维护,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PICC、CVC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977,P=0.0001)。结论在肿瘤患者PICC及CVC导管维护中采取集束化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患者静脉穿刺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舒适性。

    作者:方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脂肪嵌入法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观察

    目的:寻求一种简单有效且并发症少的治疗鼓膜穿孔的手术方式。方法对我科收治的36例鼓膜穿孔患者均在局部麻醉硬性耳内镜下行脂肪嵌入法鼓膜修补术,术后给予中药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1周,术后4~6周取除外耳道填塞物,并随访。结果32例手术成功,占88.8%(32/36);4例移植脂肪组织脱落,手术失败,占11.2%(4/36)。无术中及术后感音神经性耳鸣,耳聋,眩晕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脂肪嵌入法鼓膜修补术是一种行之有效治疗各种原因所致鼓膜穿孔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宫彦丽;王磊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急救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在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急救的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患者98例,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液体复苏,研究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比两组患者实验室结果、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研究组血小板、血细胞比容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血液凝血酶原时间、血乳酸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酸中毒、DIC、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急救中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永立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早期经内镜套扎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4 h内内镜下行套扎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结果急诊止血率高达96%,近期再出血率、远期再出血率、复发率较低,曲张静脉清除率较高。结论早期内急诊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肝硬化后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成功率高,安全、有效,操作简单。

    作者:孙会潇;方立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