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腺肽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郭红年

关键词: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胸腺肽,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采取胸腺肽治疗的方法及效果,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资料70例,每组35例,对照组35例患者接受常规中药颗粒治疗,研究组3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胸腺肽注射治疗,将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心电图、临床症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之后T淋巴亚群中的CD3+、CD4+、CD8+、CD4+/CD8+提升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给予其胸腺肽注射治疗,能够增强患者治疗效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标本中肠球菌属细菌菌种分布及耐药性

    目的:探讨临床标本中肠球菌属细菌菌种分布及耐药性状况。方法对358株肠球菌属细菌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211株屎肠球菌,142株粪肠球菌,2株鹑鸡肠球菌,2株耐久肠球菌,1株铅黄肠球菌。358株肠球菌属细菌菌种在临床标本中尿液标本多。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耐药性高,粪肠球菌对达福普汀耐药性高,两种细菌对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性均较低。结论临床标本中肠球菌属细菌菌种分布中以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且两种细菌耐药性存在较大差异。

    作者:闫忠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在中药房管理中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的20例中药房工作人员为研究组,以未实施的20例中药房工作人员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两组药品配发准确率、退换药品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100%、80.0%(P<0.05)。结论在中药房管理中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显著。

    作者:南香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目的:探析临床治疗中因左氧氟沙星而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所收治的142例因注射左氧氟沙星而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治疗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及时间规律。结果在诸多不良反应类型中,尤以消化系统及皮肤组织的不良反应多,时间分布以30~60 min及60 min~24 h为主。结论左氧氟沙星所引发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于消化系统及皮肤组织,并且与用药时间有着密切联系。

    作者:吴丽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多发肠息肉的术中护理配合分析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多发肠息肉的术中护理配合。方法50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多发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中护理,研究组给予术中优质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护士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的术中护理配合可以减轻多发肠息肉患者术中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迮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药物治疗及临床效果评定

    目的:研究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药物治疗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16例和研究组16例。对照组给予保肝、抗病毒等综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较之对照组肝功能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球蛋白指标改善更显著,肝纤四项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在保肝、抗病毒等综合治疗基础上增加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董淦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双切口联合手术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双切口联合手术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双切口联合手术)和对照组(单切口联合手术),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术后视力情况、眼压、滤过泡(眼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切口联合手术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于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医疗保健操训练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实施医疗保健操训练的康复效果。方法抽取来我院治疗的7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2014年6月~2015年6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70例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患者实施药物常规治疗,实验组3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医疗保健操训练,两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均随访1年,分析比较两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训练前,两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实验组35例患者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实施医疗保健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康复效果明显。

    作者:刘新爱;崔利娟;韩燕慧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9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加用氯吡格雷,观察组加用替格瑞洛。结果两组各时间段MACE发生率、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段血小板计数、ST抬高段回落情况、LVEF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第1周、1个月、6个月时LVEF分别为[(55.11±3.82)%(、59.74±5.25)%(、69.50±6.11)%]、[(48.34±4.60)%、(53.50±4.89)%、(60.83±7.33)%]。结论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接近,均安全可靠。

    作者:黄煜;赵灵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品管圈活动在口腔颌面外科患者胃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口腔颌面外科患者胃管管道缺陷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降低口腔颌面外科胃管管道缺陷”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前患者胃管自拔率为25.0%,实施后为6.3%(P<0.05);且圈员的能力均较活动前有所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助于降低口腔颌面外科患者胃管管道缺陷,降低胃管自拔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广。

    作者:覃琛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3年2月~2016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盐酸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与观察组(盐酸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各30例。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BMI、FPG以及2 h PG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MI、FPG以及2 h PG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丁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常见的医学科研设计方法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优质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普外科应用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普外科患者随机纳入观察组(常规护理结合优质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中,每组65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92%vs.87.69%),且其总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8.46%vs.8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应用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聪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孕前和孕期保健在临床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孕前和孕期保健的目的和内容,对初孕妇的孕产全程进行监护,大程度的减少流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以其中560例产妇的产前检查资料,总结孕妇对标准孕前和孕期检查模式的依从性,产前检查次数与母婴结局的关系,初次孕检时进行危险因素筛查的效果。结果560例孕妇接受产前检查0~3次者93例(17.1%),4~9次的孕产妇为299例(55.0%),大于10次检查的孕产妇者为168例(28.9%),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糖尿病等情况的发生率随着孕检次数的增多而降低。结论孕前保健能够改善计划妊娠夫妇的健康状况,降低或消除导致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中所收治的80例需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实施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展开分析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患者的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给予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对患者术后康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张晓霞;李晓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热惊厥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J组和H组,每组70例,J组采用阶段性护理干预, H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以及惊厥复发率。结果通过对比发现,J组患儿的护理效果高于H组,惊厥复发率低于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可以降低患儿的惊厥复发率,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袁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护理干预对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氧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氧依从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9例。给予乙组患者常规护理,甲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护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吸氧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甲组患者吸氧总体优良率、护理总体满意率及护理后生活质量优于乙组(P<0.05)。结论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干预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吸氧依从性,增加护理满意度。

    作者:燕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采用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04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美托洛尔+贝那普利)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73.1%(P<0.05);治疗后,两组LVEF、6 MW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美托洛尔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佟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关于作者署名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苏州市相城区2011~2015年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就诊治疗率分析

    目的:探讨苏州市相城区2011~2015年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诊治情况,为苏州市相城区流动人口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1~2015年苏州市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登记的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患者以男性居多,年龄集中在19~45岁,汉族人数较多,职业主要以民工为主。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患者来源以因病就诊为主要来源。结论苏州市相城区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患者以青壮年男性民工为主,患者的主动就诊意识和治疗依从性较差,应加强该区域流动人口中青壮年男性民工的肺结核病防控工作。

    作者:李金元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贝伐珠单抗对比抗EGFR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对比抗EGFR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抗EGFR单抗治疗)和对照组(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3个周期时治疗疗效及中位总生存时间、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疗效及中位总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骨髓抑制、皮疹、消化道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EGFR单抗与贝伐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相近,但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少。

    作者:张华;陆文斌;邓建忠;金建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