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通过消瘰汤加减治疗慢性化脓性腮腺炎患者,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化脓性腮腺炎患者86例,根据其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与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与消瘰汤加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患者(83.72%)(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消瘰汤加减治疗慢性化脓性腮腺炎有助于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舒全忠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保留括约肌手术治疗肛瘘效果。方法选取5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取瘘管切除术,观察组采取保留括约肌手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为68.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为24.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肛瘘患者采取保留括约肌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朱俊飞;曹俊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实施医疗保健操训练的康复效果。方法抽取来我院治疗的7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2014年6月~2015年6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70例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患者实施药物常规治疗,实验组3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医疗保健操训练,两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均随访1年,分析比较两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训练前,两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实验组35例患者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实施医疗保健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康复效果明显。
作者:刘新爱;崔利娟;韩燕慧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检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IgM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接诊的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儿848例,采用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试剂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848例患儿中,病原体抗体检查呈阳性的有321例,患儿的病原体感染率为37.85%;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性高于其他病原体的感染率(P<0.05);6个月~1岁的婴幼儿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儿童(P<0.05);秋季的病原体感染率高于其他季节(P<0.05)。结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6个月~1岁的婴幼儿感染率高,且秋季易发。
作者:柳居泊;张杨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究针灸百会、涌泉穴对老年性痴呆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86例来我院治疗的老年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3例。乙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甲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百会、涌泉穴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甲组患者智力及神经功能评分优于乙组(P<0.05),甲组总体有效率为81.40%,明显高于乙组的55.81%(P<0.05)。结论针灸百会、涌泉穴能有效提高老年性痴呆治疗效果。
作者:邵中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究中药益肾安胎膏在先兆流产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先兆流产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出血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血量和出血天数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0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0%,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益肾安胎膏治疗先兆流产治疗显著,有效减少患者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
作者:孙海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研究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采取胸腺肽治疗的方法及效果,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资料70例,每组35例,对照组35例患者接受常规中药颗粒治疗,研究组3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胸腺肽注射治疗,将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心电图、临床症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之后T淋巴亚群中的CD3+、CD4+、CD8+、CD4+/CD8+提升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给予其胸腺肽注射治疗,能够增强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郭红年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小儿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小儿乙肝104例为研究对象,两组均在服用多磷脂酰胆碱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苦参素,给予观察组干扰素a-2b,分析两组HBV-DNA阴转率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结束1年后HBV-DNA的阴转数7例,阴转率为13.5%;即观察组的阴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ALT和TBI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小儿乙肝具显著效果,并且安全性好。
作者:申远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究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高压氧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3月~2016年1月,我院颅脑外科接受重型颅脑损伤后开颅手术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进行常规的抗感染、脱水、止血以及神经细胞营养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进行开颅手术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7.6%高于对照组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进行开颅手术后结合高压氧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预后。
作者:翟瑞华;张钦朴;袁素萍;李娜;张爱芬;朱福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采用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04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美托洛尔+贝那普利)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73.1%(P<0.05);治疗后,两组LVEF、6 MW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美托洛尔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佟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采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患者50例,随机将以上患者分为两组,研究Ⅰ组和研究Ⅱ组,Ⅰ组患者采用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Ⅱ组患者采用周围虹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眼压及视力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Ⅰ组患者术后眼压值低于Ⅱ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的术后视力与Ⅱ组患者的术后视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由于病情复杂,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隋倩倩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医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6月我院门诊接诊的12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门诊常规护理,试验组6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医患沟通,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7%、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加强医患沟通,增进医患和谐友好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付晶晶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老年性心力衰竭患者共52例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时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BNP、hs-CRP含量和LVEF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老年心衰患者的BNP、hs-CRP均表现出与LVEF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心衰患者的心衰程度越高,BNP、hs-CRP也相应提高,显示出良好相关性。
作者:汤备卫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在中药房管理中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的20例中药房工作人员为研究组,以未实施的20例中药房工作人员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两组药品配发准确率、退换药品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100%、80.0%(P<0.05)。结论在中药房管理中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显著。
作者:南香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徒手旋转的应用意义。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86例头位难产产妇,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常规应用助产干预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应用徒手旋转助产和护理,对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第二产程短于对照,新生儿宫内窘迫及窒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徒手旋转能够帮助胎头下降,促进母婴安全、减少剖宫产率。
作者:钱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连续外周神经阻滞术问世以来,被广泛应用于术后镇痛,而且在神经刺激器、超声定位等技术引导操作下提高了外周神经定位的准确性,罗哌卡因等新型局麻药的出现也不断地提高了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患者的自控镇痛技术的不断成熟使术后镇痛更容易进行管理。连续外周神经阻滞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性高、镇痛效果好的术后镇痛方法并越来越引起患者和医生的重视。
作者:于艳慧;孟令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骨科住院患者压疮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240例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实施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护理:健全制度、加强培训、护理评估、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基础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掌握压疮知识90.00%、主动配合91.67%、护理满意度99.17%高于对照组65.00%、79.17%、93.33%(P<0.05);观察组压疮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的3.33%(P<0.05)。结论针对性骨科压疮发生的原因、实施科学的实施集束化护理护理措施,能有效地预防压疮的发生,提高护理的工作质量。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小儿慢性胃炎临床特征以及对症治疗方法。方法对68例慢性胃炎的儿童进行发病原因分析,使用血清学鉴定是否源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对症治疗患者。结果发病原因调查:68例患者中,45例有不规律饮食、偏食现象。54例源于幽门螺杆菌感染,4例源于胆汁回流,8例源于不良饮食,2例其他原因。结果上腹间断痛37例,食欲不振41例,反酸、腹部胀32例,消瘦无力23例。根据患儿的不同病因、临床症状及病情进展情况,采取个性化治疗后,68例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者49例,胃黏膜炎症有所减轻,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6.8%。而Hp阳性有效率高于Hp阴性组。结论治疗时应根据患儿不同病因、临床症状及病情进展情况,采取个性化对症治疗,以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胃黏膜炎症,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尹君平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