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云红
目的 探析综合护理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合并心衰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36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另取同期36例尿毒症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心衰发生率为30.5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研究组SDS评分为(33.6±4.2),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为(420.6±50.6)m,长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合并心衰的预防效果明显,心衰发生率降低.
作者:曹玉兰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肝血管瘤患者采取外科及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血管瘤患者9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外科及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后,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添加并发症防治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并记录其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肝血管瘤患者在外科及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后的并发症进行加强预防与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评估脑卒中患者的风险因素,以此提出应对对策.方法 抽取2014年1月1日~2016年11月30日某社区56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568例患者脑卒中的风险因素.结果 脑卒中患者风险因素包括吸烟饮酒、糖尿病、降压治疗及左室肥厚、心房纤颤、CVD等.根据不同病因实施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此降低脑卒中患者复发率.结论 脑卒中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脑卒中风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风险因素、证据充分可干预风险因素、证据不充分潜在风险因素,通过对这几方面风险因素进行控制,以此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作者:智慧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模式在留学生血液系统疾病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以临床医学专业的24名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传统方式教学和微信平台下的PBL教学方式.微信平台下进行理论考试及问卷调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两组教学方式下的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传统教学组(6.30±1.02)分,PBL组(8.90±0.95)分.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为:传统教学组(5.60±0.68)分,PBL组(9.10±0.95)分.教学兴趣度调查结果为:传统教学组(5.00±1.12)分,PBL组(7.90±1.31)分.组间对比,P<0.05,两组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PBL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授课方式.
作者:王慧涵;王晓彬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6S管理模式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44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2例.一组患者实施对症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在6S管理模式指导下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止血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上述4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6S管理模式取得的效果较好.
作者:居素芹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与分析急诊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17例行急诊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该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 该组患者共117例,其中113例均顺利完成了手术,占96.58%,4例因急性发病后在院外接受保守治疗的时间较长,存在严重的组织机化以严重的粘连,后中转开腹手术治疗,占3.42%.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后,住院6~10 d后,康复出院.结论 急诊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效果较好.
作者:姚卫国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索内镜下应用医用胶喷洒止血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46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取内镜下应用医用胶喷洒止血,对照组采用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止血,比较止血效果;1个月后随访统计再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1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随访,观察组、对照组均有1例再次出血,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应用医用胶喷洒止血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与传统的镜下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效果相仿.
作者:梁凯;宋宜乾;张海燕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析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开颅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3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痰液培养,早期气管切开,加强营养支持等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治愈20例,好转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1.08%.本组患者感染控制时间为4~12 d,平均控制时间为(8.0±2.4)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6±1.2)d、肺部病灶吸收时间(10.5±3.6)d、治愈时间(12.0±3.2)d.结论 自发性脑出血开颅术后给予早期气管切开、营养支持等治疗,可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舒张;邱玉发;左刚;许悦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行膝关节镜手术的临床患者在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之后对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以及对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3年1月~2016年6月所收治的膝关节镜手术患者30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进行干预,观察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经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以后,观察组对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评分比对照组高,且对生活质量的评分也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膝关节镜手术临床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获取了较好的效果,将患者对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提升,对生活质量予以有效改善.
作者:史江琴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胃溃疡应用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胃溃疡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的差异分为三组,分别为奥美拉唑组、泮托拉唑组、兰索拉唑组,比较三组患者胃溃疡愈合率、腹痛缓解率.结果 泮托拉唑组、兰索拉唑组患者胃溃疡愈合率高于奥美拉唑组,P<0.05.泮托拉唑组、兰索拉唑组患者腹痛缓解率高于奥美拉唑组,P<0.05.结论 胃溃疡应用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治疗均有一定效果,但相对来说,泮托拉唑、兰索拉唑的治疗效果优于奥美拉唑.
作者:杨苗苗;伍建业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温阳益心法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7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西药治疗,研究组温阳益心法治疗.比较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益心法治疗冠心病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进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光成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的临床特征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TSE的动态CT及临床表现,将TSE分为:消退型、稳定型、进展型和演变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记录与观察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比较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结果 15例消退型和7例稳定型保守治愈;稳定型、进展型各1例和9例演变型采取钻孔引流术,1例演变型术后复发,再次钻孔治愈.2例演变型因慢性硬膜下血肿小于30 ml而行保守治疗吸收;1例进展型因拒绝手术,自动出院后死亡.治疗后患者GCS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可根据积液量和质的变化,以及其临床表现而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大多预后良好.
作者:吴越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在颈椎病患者康复中采取放射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计算机表法将我院2014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64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为对照组(n=32)与实验组(n=32),将采取我院常规康复教育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取我院放射诊断康复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经不同康复干预后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88%)、症状消失时间(4.12±0.56)d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8.13%)、症状消失时间(6.89±0.76)d,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放射诊断康复干预应用在颈椎病患者中具有确切疗效,可以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徐永波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前有无骨牵引对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行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患者50例,依据来院先后顺序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患者25例.接受术前骨牵引的患者设为参照组,未接受术前骨牵引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后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术前疼痛评分、复位用时、总失血量同参照组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并发症发生率、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髋关节评分来看,研究组与参照组进行比对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行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术前有无骨牵引不会对手术造成影响,因此该方法不是必须治疗的手段.
作者:谷涛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总结纤维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5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给予患者应用纤维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总结其治疗效果.结果 50例经检查均无结石残留,总结石取净率为90.0%,术中未取净者经术后经腹壁窦道纤维胆道镜钬激光碎仪碎石后成功碎石,术后随访胆管结石复发率为10.0%,经对应治疗后改善,术后出现腹泻5例、少量胆道渗血1例、胆管炎1例,对应处理后治愈.结论 纤维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效果显著,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黄志敏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全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本院择期实施全子宫切除患者69例作对照研究,其中观察组35例,均采取腹腔镜手术方式实施全子宫切除治疗,对照组34例,采取开腹手术实施全子宫切除,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术后恢复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耗时多于对照组.结论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式手术行全子宫切除治疗,有着各自的优势,同时也有着各自的不足,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需征求患者自身意愿、病情特征及家庭经济情况进行全面考虑.
作者:元建伟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高渗盐水和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对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88例变应性鼻炎儿童,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患儿44例.参照组患儿予以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治疗,实验组患儿予以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43/44),高于参照组的84.09%(37/44),经比较,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3/44),与参照组的4.55%(2/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中,应用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的效果优于生理盐水,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孟晓东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对乳腺导管内癌实施早期诊断时应用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32例在我院被诊断为早期乳腺导管内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32例患者均接受了超声检查,对其超声检查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回顾.结果 32例患者均确诊,其中,超声检查分型的准确率是81.3%,导管扩张数量准确率是100.0%,有无钙化准确率是88.5%.结论 对乳腺导管内癌实施早期诊断时,超声能够对不同类型的乳腺导管内癌进行诊断,准确率较高.
作者:李雅敏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使用补肺通络方治疗对肺功能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医院诊疗的60例COPD急性加重期肺肾气虚证患者,采取随机均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将常规治疗方案运用于对照组患者,补肺通络方治疗运用于观察组患者.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对血清C-反应蛋白以及肺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3.33%,比对照组的73.33%高,观察组各项肺功能指标以及C-反应蛋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肺通络方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肺肾气虚症患者,对肺部功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患者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周立刚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超声检查在诊断慢性血吸虫肝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病原学检查、免疫法检查和超声检查,比较3种方式的误诊率,符合率以及漏诊率情况.结果 和其他方式相比,超声诊断的误诊和漏诊率较低,诊断准确率较高,P<0.05.结论 对于慢性血吸虫肝病者实施超声检查,影像学特征显著、无创、诊断准确率高、经济,不失为一种公允化诊断方式.
作者:陈丽菊 刊期: 2016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