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在牙体牙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胡敏;包旭英

关键词:根管显微镜, 牙体牙髓病, 疗效
摘要:目的 探析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在牙体牙髓疾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98例牙体牙髓病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根管治疗,干预组采用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并发症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治疗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牙体牙髓病患者实施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治疗,相比于常规根管治疗虽然治疗时间较长,但是术后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且治疗后并发症情况少于对照组,治疗方式安全有效.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下医用胶喷洒止血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索内镜下应用医用胶喷洒止血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46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取内镜下应用医用胶喷洒止血,对照组采用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止血,比较止血效果;1个月后随访统计再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1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随访,观察组、对照组均有1例再次出血,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应用医用胶喷洒止血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与传统的镜下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效果相仿.

    作者:梁凯;宋宜乾;张海燕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急诊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17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究与分析急诊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17例行急诊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该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 该组患者共117例,其中113例均顺利完成了手术,占96.58%,4例因急性发病后在院外接受保守治疗的时间较长,存在严重的组织机化以严重的粘连,后中转开腹手术治疗,占3.42%.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后,住院6~10 d后,康复出院.结论 急诊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效果较好.

    作者:姚卫国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前瞻性护理在高龄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前瞻性护理在高龄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于我院消化科住院的60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另加上前瞻性护理,治疗结束后,统计止血率评估疗效,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统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止血率86.67%;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止血率80.00%;两组在生理职能、情感职能两项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及精神健康方面,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观察组非常满意21例,基本满意8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非常满意18例,基本满意8例,不满意4例,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前瞻性护理在高龄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能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沈青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热毒宁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目的 探索热毒宁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集我院2015年1~10月收治的111例使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面分析该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从治疗总有效率来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与病毒性肺炎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肺炎患者与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的不良反应率仅为4.50%,且全是轻微不良反应.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上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繁红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导致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阴道分娩产后出血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并与同期按照1:1比例选择的阴道分娩无产后出血的正常产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对年龄、产前检查、临产前体质量指数(IBM)、心理反应、流产次数、妊娠高血压疾病(妊高症)、产程、新生儿体重等进行统计,分析影响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并进一步探讨相关应对措施.结果 观察组未进行定期产前检查40.00%、有不良心理反应33.33%、流产次数(1.98±0.40)次、妊高症15.00%、产程(15.12±2.24)h、新生儿体重(3.79±0.23)kg高于对照组的15.00%、16.67%、(0.87±0.26)次、1.67%、(11.78±1.87)h、(3.32±0.19)kg(P<0.05),为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结论 导致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因素复杂,应针对上述相关因素通过加强计划生育宣传、进行产前检查、心理指导、产程干预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李萍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抗VEGF药物联合玻璃体切割、曲安奈德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抗VEGF药物联合玻璃体切割、曲安奈德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70例,依据来院先后顺序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患者35例.接受玻璃体切割、曲安奈德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抗VEGF药物联合玻璃体切割、曲安奈德治疗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后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和炎症反应改善情况较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应用抗VEGF药物联合玻璃体切割、曲安奈德疗效确切.

    作者:周吉林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将急救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急救组和常规组,每组34例,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 急救组护理的总满意度比常规组患者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组患者死亡率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比常规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急救护理的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可以提高患者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的效果.

    作者:洪燕霞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前有无骨牵引对手术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前有无骨牵引对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行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患者50例,依据来院先后顺序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患者25例.接受术前骨牵引的患者设为参照组,未接受术前骨牵引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后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术前疼痛评分、复位用时、总失血量同参照组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并发症发生率、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髋关节评分来看,研究组与参照组进行比对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行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术前有无骨牵引不会对手术造成影响,因此该方法不是必须治疗的手段.

    作者:谷涛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PPH手术治疗重度混合痔体会

    目的 本次主要对PPH手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并已确诊的重度混合痔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PPH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后恢复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50例患者均一次性吻合,其成功率为100%,其中3例患者尿潴留,4例出血,经保守治疗后均治愈;在为期1年的随访中发现1例患者肛门狭窄,后通过扩肛后治愈.结论 对重度混合痔患者实施PPH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较少且治愈率极高.

    作者:李志国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自发性脑出血开颅术后合并肺部感染37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析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开颅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3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痰液培养,早期气管切开,加强营养支持等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治愈20例,好转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1.08%.本组患者感染控制时间为4~12 d,平均控制时间为(8.0±2.4)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6±1.2)d、肺部病灶吸收时间(10.5±3.6)d、治愈时间(12.0±3.2)d.结论 自发性脑出血开颅术后给予早期气管切开、营养支持等治疗,可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舒张;邱玉发;左刚;许悦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脑卒中患者风险因素的评估及应对

    目的 评估脑卒中患者的风险因素,以此提出应对对策.方法 抽取2014年1月1日~2016年11月30日某社区56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568例患者脑卒中的风险因素.结果 脑卒中患者风险因素包括吸烟饮酒、糖尿病、降压治疗及左室肥厚、心房纤颤、CVD等.根据不同病因实施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此降低脑卒中患者复发率.结论 脑卒中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脑卒中风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风险因素、证据充分可干预风险因素、证据不充分潜在风险因素,通过对这几方面风险因素进行控制,以此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作者:智慧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不同密闭式吸痰方式在机械通气患者吸痰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不同密闭式吸痰方式在机械通气患者吸痰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RICU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其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标记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密闭式吸痰方式进行吸痰,观察组28例患者采用半密闭式吸痰方式进行吸痰,比较两组患者吸痰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吸痰后较吸痰前SPO2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吸痰后SPO2较吸痰前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吸痰后SPO2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1周中观察组患者吸痰次数平均为(5.7±1.4)次/d,少于对照组的(8.2±1.6)次/d;吸痰量(3.1±0.3)ml/d,多于对照组的(2.4±0.2)ml/d,吸痰间隔时间(2.40±0.25)h,长于对照组的(1.60±0.33)h.两组患者每日吸痰次数,吸痰量及间隔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肺部感染、气道损伤及痰痂阻塞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密闭式和半密闭式吸痰方式均可改善患者的SPO2,提高患者的吸痰效果,但半密闭式吸痰方式效果更佳.

    作者:仝晓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放射线科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针对放射线科接受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例患者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包含10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检查成功率,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检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放射线科接受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苗红岩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慢性血吸虫肝病患者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超声检查在诊断慢性血吸虫肝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病原学检查、免疫法检查和超声检查,比较3种方式的误诊率,符合率以及漏诊率情况.结果 和其他方式相比,超声诊断的误诊和漏诊率较低,诊断准确率较高,P<0.05.结论 对于慢性血吸虫肝病者实施超声检查,影像学特征显著、无创、诊断准确率高、经济,不失为一种公允化诊断方式.

    作者:陈丽菊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放射诊断在颈椎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研究在颈椎病患者康复中采取放射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计算机表法将我院2014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64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为对照组(n=32)与实验组(n=32),将采取我院常规康复教育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取我院放射诊断康复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经不同康复干预后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88%)、症状消失时间(4.12±0.56)d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8.13%)、症状消失时间(6.89±0.76)d,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放射诊断康复干预应用在颈椎病患者中具有确切疗效,可以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徐永波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研究(附36例分析)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的临床特征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TSE的动态CT及临床表现,将TSE分为:消退型、稳定型、进展型和演变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记录与观察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比较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结果 15例消退型和7例稳定型保守治愈;稳定型、进展型各1例和9例演变型采取钻孔引流术,1例演变型术后复发,再次钻孔治愈.2例演变型因慢性硬膜下血肿小于30 ml而行保守治疗吸收;1例进展型因拒绝手术,自动出院后死亡.治疗后患者GCS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可根据积液量和质的变化,以及其临床表现而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大多预后良好.

    作者:吴越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雷公藤多苷联合双醋瑞因对类风湿关节炎中IL-1、TNF-α、OPG、RANKL的影响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双醋瑞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临床疗效,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双醋瑞因对骨破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分为对照组(n=30)和甲氨蝶呤组(n=30)、雷公藤多甙联合双醋瑞因组(n=30),在第0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第24个月时,比较血清中IL-1、TNF-α、OPG、RANKL.结果 雷公藤多苷联合双醋瑞因组血清中IL-1、TNF-α、RANKL水平低于甲氨蝶呤组(P<0.05),OPG的水平高于甲氨蝶呤组(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联合双醋瑞因可能通过降低IL-1、TNF-α水平和RANKL/OPG比值,延缓RA患者的骨破坏.

    作者:马华;殷寒秋;殷松楼;王凯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行膝关节镜手术的临床患者在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之后对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以及对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3年1月~2016年6月所收治的膝关节镜手术患者30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进行干预,观察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经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以后,观察组对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评分比对照组高,且对生活质量的评分也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膝关节镜手术临床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获取了较好的效果,将患者对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提升,对生活质量予以有效改善.

    作者:史江琴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拔罐法联合湿性愈合技术对深部腔洞性创面伤口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拔罐法联合湿性愈合技术治疗深部腔洞性创面伤口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深部腔洞性伤口患者50例,其中22例湿性愈合技术清创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28例采用拔罐法联合湿性愈合治疗清创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平均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拔罐法联合湿性愈合技术对深部腔洞性创面进行伤口护理,能显著促进患者创面愈合,改善患者治疗有效率,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加快床位周转,发扬中医护理服务特色优势.

    作者:卞玉霞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母体血清MicroRNAs可作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检查的非侵入性生物标记物

    目的 先天性心脏病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常见的畸形.本次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检测母体中血清miRNAs的含量,以及它们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 提取孕18~22周时的母体血清总RNA,而后运用SOLiD测序和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的方法检测母体血清中miRNAs的相对表达量,应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其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 发现miR-19b,miR-22,miR-29c和miR-375这4种miRNAs在怀有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母体血清中表达显著升高,并且它们作为标记物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790,0.671,0.767和0.693,能有效发现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结论 笔者发现并证实了有4种血清miRNAs可以作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检查的一种关键性的非侵入性生物标记物.

    作者:朱莎莎 刊期: 2016年第3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