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娟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患者优质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慢性胃炎36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实验组共18例,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共18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效果,并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相比,实验组SAS改善明显(P<0.05),满意度较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慢性胃炎患者优质护理效果佳,满意度高。
作者:尹贞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评价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期综合征(PMS)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112例PM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56例,A组患者予以谷维素片治疗,30 mg/次,3次/d。B组患者应用激素替代疗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采用Kupperman评分进行评价。对两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治疗前后的促卵泡激素、雌二醇、黄体生存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进行记录,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Kupperman评分、促卵泡激素、黄体生存素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而雌二醇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而治疗后B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促卵泡激素、黄体生存素水平显著低于A组(P均<0.05),雌二醇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A组(P均<0.05)。且全部患者治疗后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激素替代疗法应用于PMS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较满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杜灵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肝肾综合征患者采用前列地尔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35例肝肾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19例患者选择前列地尔的治疗,对照组16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74%,不良反应率为5.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0%,不良反应率为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肾综合征患者采用前列地尔的治疗能够控制感染,效果显著,减少并发症,并使肝脏血流量的情况得到改善。
作者:刘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经尿道电切治疗合并前列腺炎的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综合疗效。方法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在合并细菌性炎症和非细菌性炎症不同条件下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后遗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电切治疗合并前列腺炎的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效果显著。
作者:许吉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腹外疝诊断中的作用和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优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2月间收治的腹外疝患者36例,回顾其超声诊断腹外疝的方法和无张力修复术治疗的过程。结果36例腹外疝患者行无张力修复术治疗后均恢复健康,随访一年无复发。结论超声诊断对腹外疝分类、部位、大小、有无合并嵌顿、有无绞窄等提供出明确的信息,是一种经济、无创、准确、直观的诊断方法,应用无张力修补术避免了传统疝修补术对人体正常组织结构造成的损害。
作者:于永付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33)和对照组(n=33),实验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对实验和对照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76%,实验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英松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应用及观察。方法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单用组患者给予吲达帕胺治疗,联用组患者给予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明显下降,其中联用组各指标改善降幅度大于单用组(P<0.05)。联用组患者硝酸甘油用量少于单用组(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应用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血压血脂情况,减少硝酸甘油用量。
作者:孙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内瘘护理的应用进行探索。方法以2012年3月~2013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40名研究对象,首先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然后应用动静脉造瘘术进行治疗,观察护理治疗效果。结果采用人造内血管治疗的患者的血管全部畅通。结论在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开展内瘘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开展有效的护理,对于患者护理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健;梁慧;王洪凤;耿明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对于肛瘘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要点,减少尿潴留的发生。方法将124例肛瘘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并分开护理。结果对照组发生重度尿潴留32例。实验组发生重度尿潴留2例。结论应用自我调节理论对肛肠疾病术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及降低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谭海欧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肩周炎多为中老年人慢性常见病,病者患肩疼痛,活动障碍,影响生活和工作,治疗周期长。一指禅推拿流派手法多,操作性强,针对的病种不受局限,结合个人临床经验总结,治疗该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疗程短,并且简便、经济。
作者:杨杜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科学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要求医学教育工作者不断改革与创新,培养出符合高职高专所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也是目前在医学院校中有着较高的呼声。而在大部分医学院校中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为了能够有效适应现代医学教育模式改革,需树立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作者:杨旭;赵明君;刘春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将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莫西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使用莫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能够有效缓解肺部啰音以及发热等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李春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和依达拉奉综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37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20例选择丁苯酞和依达拉奉的综合治疗,对照组17例患者选择依达拉奉的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的身体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EES和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和依达拉奉综合治疗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并使神经功能得到较好的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宝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急性路脑损伤患者临床麻醉的分析和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35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给予麻醉处理,观察患者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时间和清醒时间。结果3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患者为器官衰竭,患者得到较好的麻醉效果和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中要针对患者具体的身体情况,选择相应的麻醉方法,使颅内压下降,并对麻醉药物给予合理控制,促使手术顺利。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皮肤瘙痒患者使用中药后的皮肤护理方法以及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接受中药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常规护理和综合合理的护理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使用中药后进行综合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荆婷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儿脓疱疮的治疗。方法对2011~2014年收治的小儿脓疱疮患者30例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痊愈18例,显效10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100%。随访1~2年复发3例,与间断用药有关给予重复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注意个人卫生,轻症可采用局部治疗,重者作脓液培养及药敏试验口服药物全身治疗。
作者:张伟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比研究环吡酮胺乳膏剂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9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予环吡酮胺乳膏剂治疗,阴道给药;对照组予环吡酮胺栓剂治疗,同样阴道给药。选择5天为一疗程。检验记录用药前后指标。软件SPSS17.0统计分析。结果环吡酮胺乳膏剂的总疗效优于环吡酮胺栓剂(P<0.05)。结论环吡酮胺乳膏剂能够有效的治疗阴道炎。
作者:肖立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2月诊治的8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止咳、平喘、化痰治疗,参照组给予氨溴索,试验组给予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咳嗽、气喘、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汪秀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过程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4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特殊护理包括疼痛护理、用药护理、溶栓护理、支架术后护理。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特殊护理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过程中,急性心肌梗死特殊护理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吕艳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肾结核患者的CT诊断价值及误诊因素。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肾结核38例,按照不同检查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19例接受CT检查,对照组19例接受B超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并对CT误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相比,实验组诊断符合率较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肾结核患者CT诊断价值较大,应引起重视,加强误诊分析,提高准确率。
作者:郭艳宇 刊期: 2015年第11期